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导航辅助硬质内镜进行透明隔囊肿造瘘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4月至2006年4月,在我科进行神经外科导航下,应用Storz硬质内镜进行透明隔囊壁造瘘术13例,针对透明隔囊肿的形成,症状体征的产生原理,手术方法,及其手术特点,给予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重点护理。结果13例手术病人取得满意疗效,术后未出现护理缺陷,无心理障碍发生,无切口感染,无护理并发症。结论神经外科导航下,应用内镜行透明隔囊肿造瘘术前术后护理,可以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信心,自如应对复杂手术程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治疗作用,探讨DBS对PD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疗效及术中靶点的确定。方法采用微电极记录下丘脑底核(STN)和丘脑腹中间核(Vim)慢性电刺激术对4例PD患者进行治疗。其中3例DBS于STN、1例DBS于Vim。结果3例STN术中刺激发现,能改善PD的震颤、僵直、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1例Vim术中刺激发现,患者的震颤和运动缓慢得以改善。4例PD患者经过1~3次的调试,4~6年的随访发现,患者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不如短期疗效,但仍较术前有较大改善,通过调节程控参数,可以达到满意。其运动部分(UPDRS)评分,术后改善率43%~48%之间。1例合并上肢疼痛患者经3次调试疼痛症状改善不明显,2年后取出埋藏电极。4例患者均没有出现永久性并发症。结论STN的DBS能改善PD的震颤、僵直、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Vim的DBS能改善PD的震颤和运动缓慢。DBS是治疗PD双侧症状的优选方法,其可逆性对患者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颈段脊髓压迫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桂琴 《安徽医学》2001,22(5):64-64
颈段脊髓压迫症手术危险性大,术后并发症多,护理非常重要.我科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颈段脊髓压迫症67例,现将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鼻内窥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内窥镜鼻窦外科发展迅速 ,并应用于颅底外科。自 1 989年 Papay等 [1]首次报道应用鼻腔内窥镜经筛窦和蝶窦修补脑脊液鼻漏以来 ,国内外相继开展 [2~ 5]。 1 997年~ 1 998年 1 2月作者用该方法修补脑脊液鼻鼻漏 5例 ,获得了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 1 2~ 63岁 ,平均 4 6岁。男 4例 ,女 1例。其中筛顶脑脊液鼻漏 1例 ,筛板脑脊液鼻漏3例 ,蝶窦脑脊液鼻漏 1例。 5例患者由鼻腔鼻窦手术引起 2例 ,经鼻蝶垂体瘤手术并发脑脊液鼻漏 1例 ,颅底外伤性骨折 1例 ,不明原因 1例。1 .2 手术方法 :头稍后仰…  相似文献   
5.
江丕菊 《安徽医药》2012,16(3):399-400
目的探讨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措施。特别是术后早期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 61例高颈段椎管内肿瘤,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术后为患者安置恰当的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和肢体活动情况,加强四肢功能训练,训练膀胱及排便功能等。结果 59例患者均无因体位安置不当、头颈活动不规范,而导致呼吸功能障碍。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临床治疗效果满意,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对护理水平要求较高。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有助于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1 我国功能性神经外科发展概况 功能性神经外科由Lericho 于1949 年提出.1956 年Wertheimer<功能性神经外科学>出版.功能性神经外科包括:神经内外科、精神科及其他临床学科的一些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症状为神经系统生理功能失衡所致,通过神经外科手术调整或重建其生理功能达到缓解症状、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上常指运动障碍性疾病、癫痫、疼痛、周围神经性疾病(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精神障碍和视听、脊髓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构成的疾病[1].我国功能性神经外科临床开展稍晚,1957年王忠诚教授首先利用苍白球切开器治疗帕金森综合征.在此时期,赵雅度、史玉泉、段国升等教授先后发表了一些癫痫的外科治疗论文,这些工作只在极少数医院开展,处于萌芽阶段.  相似文献   
7.
对于需要闭塞载瘤动脉的难治性颅内动脉瘤,血管重建技术是解决脑血流代偿不足的良好方法.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移植血管通畅率的不断提高,血管重建治疗难治性颅内动脉瘤的疗效也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秦思宜  庄红霞  王雪琪 《安徽医学》2015,36(11):1405-140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高浓度用药时降低静脉留置针的非预期拔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高浓度用药时降低静脉留置针非预期拔针率”为活动主题,对所有实施品管圈前的104例及实施品管圈后109例患者在高浓度用药时静脉留置针非预期拔针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影响静脉留置针非预期拔针的原因及因素,制定相应的活动计划与实施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在高浓度用药时静脉留置针非预期拔针率从88.5%降低到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降低了高浓度用药时静脉留置针的非预期拔针率,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主人翁意识和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术前及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阅读复习文献,对5例难治性癫痫行迷走神经刺激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出院后随访进行了阐述。结果术前通过评估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程度和知识水平,协助医生使患者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思想顾虑并取得其充分信任及配合;术后重点在于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癫痫发作时的保护,出院后指导患者保护切口,定时复诊,配合刺激参数的调节,按时按量服药。结论对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目的和连续性的身心护理,病人均可得到良好的恢复并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活检术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在颅内多发病灶定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MRI、MRS和立体定向活检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颅内多发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有框架定向活检术22例,无框架神经导航定向活检术15例。结果 37例均获得明确病理学诊断,其中低级别胶质瘤19例,高级别胶质瘤8例,淋巴瘤3例,多发脱髓鞘3例,炎性病灶2例,转移癌2例。术后出现癫痫发作1例,活检靶点少量出血1例。病理学诊断与MRS诊断符合率为83.8%(31/37),误诊率为16.2%(6/37)。结论 MRS在颅内多发病灶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仍有一定的误诊率;立体定向活检术微创、安全,在颅内多发病灶的诊断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MRS的代谢变化在活检术靶点选择上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