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透析方案对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灌流(HD+HP)2种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素氮、肌酐、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进行血瘦素检测,其中19例血瘦素升高者。将此19例中6例进行常规碳酸氢盐血液透析,另13例常规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树脂灌流吸附,两种治疗前后分别取血检测患者透析前、后尿素氮、肌酐和瘦素浓度,计算溶质清除率。透析后瘦素经超滤量校正,前后配对t检验。结果透析前HD组与HD+HP组患者肌酐、尿素氮、瘦素水平无差异。HD后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而瘦素水平无下降。HD+HP后肌酐、尿素氮、瘦素水平都明显下降,其中瘦素清除率显著高于HD(P<0.01)。结论HD+HP能有效清除肌酐、尿素氮、瘦素。HD仅能清除肌酐、尿素氮、不能清除瘦素。  相似文献   
2.
IgA肾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以肾小球系膜IgA沉积为主要特征.IgAN是最常见的原发型肾小球疾病,它是各年龄段人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合肥市成年体检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体检中心的所有年龄大于20周岁的人群体检资料,进行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和危险因素调查。 结果 在资料完整的33 451例成年体检者中,蛋白尿的患病率为2.74%(95% CI为2.57%~2.92%);血尿的患病率为7.67%(95% CI为7.39%~7.96%);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患病率为0.80%(95% CI为0.71%~0.90%)。该人群总CKD患病率为9.92%(95% CI为9.60%~10.25%)。 结论 合肥市体检人群中,CKD的患病率为9.92%;CKD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女性、糖尿病、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静脉用铁剂蔗糖铁(森铁能)、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片(速力菲)分别与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联合应用,治疗伴有缺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72例MHD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36例,分别采用静脉注射蔗糖铁及口服琥珀酸亚铁片进行补铁治疗,治疗时间为5周,观察时间共8周.治疗前,两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例、年龄、维持血液透析时间、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全部病例都合并使用同等剂量rHuEPO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贫血的效果、铁代谢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8周时,静脉组Hb和口服组Hb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而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两组SF和TSAT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而静脉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总有效率静脉组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静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36,0%)明显低于口服组(15/36,41.7%).结论 静脉注射蔗糖铁可有效纠正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缺乏、提高铁利用率及rHuEPO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1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最严重的并发症.一些有大量蛋白尿的PNS患者并无低血容量、药物或感染因素存在,而出现ARF.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近年来成人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999年1月至2005年10月我科住院治疗的尿培养阳性的尿路感染患者,分析其细菌培养结果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60例尿培养阳性患者中,157例为细菌,3例为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77.8%,其中大肠埃希杆菌占51.3%;革兰阳性菌占20.6%。革兰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耐药性高达85.9%,对第二代头孢菌素耐药性达24.0%,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他啶耐药率12.5%;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57.6%;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中的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性达36.0%~51.0%;对磺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68.9%。结论目前尿路感染仍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主,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临床医师在选择抗生素时,要参考当地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随尿排泄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STZ 65 mg/kg腹腔注射后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大鼠注射等量枸橼酸缓冲液作为对照组(NC组)。分别于0周、2周、4周和8周监测两组大鼠血糖、尿白蛋白(UALB)及尿沉渣中PCX含量(UPCX)和8周末HbA1c,为消除尿量影响分别用尿肌酐(UCr)校正称为UACR(UALB/UCr)及UPCR(UPCX/UCr)。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各时间点血糖和8周时HbA1c显著增高,P<0.01;(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周时糖尿病大鼠UACR及UPCR即显著增高,并随时间不断增长;(3)糖尿病大鼠UPCR与UACR呈正相关(r=0.86,P<0.01)。结论足细胞损伤参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发生,尿PCX检测可作为反映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紫外线暴露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紫外线照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提取45例SLE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培养,用不同剂量的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培养的PBMC,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检测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甲基化转移酶1(DNMT1) mRNA的表达.结果 SLE患者DNA甲基化水平低于健康对照,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14);SLE患者经50,100mJ/cm2紫外线照射后DNA甲基化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患者DNMT1 mRNA的表达与健康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紫外线照射后SLE患者DNMT1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E患者DNA甲基化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无相天性. 结论 紫外线暴露可改变SLE患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紫外线可能通过改变DNA甲基化影响SLE.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