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上调Mir-21调控血红素氧合酶(HO-1)机制促进椎间盘退变的修复研究。方法新西兰健康大白兔36只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Blank组(正常大白兔)、Model组(椎间盘退变大白兔)和Mir-21组(椎间盘退变大白兔+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建模处理、外泌体提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检测、HE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外泌体形态、对比分析HO-1蛋白阳性率在椎间盘退变中的表达,Mir-21、HO-1和BACH1在大白兔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大白兔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变化,白兔退变髓核细胞凋亡能力情况。结果 Blank组HO-1蛋白阳性率为(62.23±4.1)%,细胞颗粒呈棕黄色,Model组的蛋白阳性率为(8.96±2.4)%,明显低于Blank组(P0.05),Mir-21组蛋白阳性率为(42.38±3.46)%,细胞颗粒呈淡黄色,显著高于Model组低于Blank组(P0.05);Model组的Mir-21、HO-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Blank组和Mir-21组(P0.05),Mir-21组的Mir-21、HO-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Blank组(P0.05)。Model组的BACH1水平明显高于Blank组和Mir-21组(P0.05),Mir-21组的BACH1水平显著高于Blank组(P0.05);Blank组兔髓核内基质比较高,髓核细胞颜色较深,周边胞浆颜色较淡,Model组通过建模后髓核细胞消失,与Blank组相比基质密度比较低,髓核细胞难见(P0.05),Mir-21组通过Mir-21转染后,与Model组相比髓核内基质明显升高,密度染色加深,髓核细胞出现,并且染色加深(P0.05);Model组和Mir-21组的细胞凋亡能力明显低于Blank组(P0.05),Mir-21组细胞凋亡能力显著高于Model组(P0.05)。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上调Mir-21,抑制BACH1来促进HO-1机制修复椎间盘退变的能力,对退变组织细胞具有促凋亡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和后内侧倒L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安全性及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自2016—2020年收治的累及后外侧的Schatzker 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共57例,按不同手术入路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治疗的患者30例,采用后内侧倒L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的患者27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记录受伤至内固定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等,术后随访评估骨折复位情况、下肢力线、膝关节活动范围及手术并发症,根据HSS、SF36量表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将两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组,13例采用内侧单钢板固定,17例内侧双钢板固定,后外侧平台均采用支撑钢板固定。手术时间平均为(133.7±23.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18.3±111.0)mL,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127.2°(0~5°;115~140°),平均HSS评分为93.9±3.2,平均SF36评分为91.5±3.3,1例患者术后出现内侧切口浅表感染,8例患者已行内固定取出术。后内侧倒L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组,均采用后内侧钢板、前外侧钢板固定,有11例采用后外侧平台支撑钢板固定,手术时间平均为(157.0±31.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03.7±142.1)mL。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128.3°(0~10°;110~140°),平均HSS评分为94.2±3.3,平均SF36评分为91.6±3.6。2例患者出现前外侧切口浅表感染,7例患者已行内固定取出术。所有患者下肢力线均正常,未见其他并发症。两组相比,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数据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倒L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内侧伴后外侧骨折都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医生应根据骨折的形态特征来推导损伤机制、结合客观器械条件制定完善的术前计划,从而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有效的语言翻译应用于数字化视频对少数民族地区肺功能检查的影响。方法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制作的汉语肺功能检查视频翻译成维吾尔语。在新疆伊犁地区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和新源县人民医院,收集做肺功能检查的临床考虑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支气管哮喘的42例维吾尔族和65例汉族患者,随机分为技师指导组(维吾尔族14例,汉族22例),汉语视频演示+技师指导组(维吾尔族13例,汉族19例)、及维吾尔语-汉语循环视频演示+技师指导组(维吾尔族15例,汉族24例)。结果 在患者完成检查方面,维吾尔语-汉语循环视频演示+技师指导组,无论在肺功能检查所需时间,还是检查成功率,都较技师指导组有改善。同样,肺功能检查质量控制方面,维吾尔语-汉语循环视频演示+技师指导组的肺功能检查质量,都较技师指导组有所提高。此外,民族语言翻译有助于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结论 经不同方法比较,应用民族语言视频演示有利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和推广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4.
龚东亮  何小健  周凯华 《安徽医学》2016,37(10):1284-1286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跖骨基底部粉碎性损伤(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住院治疗的65例Lisfranc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6例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29例接受关节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AOFAS足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89、4.522、3.120,P均<0.05);观察组术后的疼痛值得分、功能值得分、力线值得分、总得分以及AOFAS足评分等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547、9.768、12.323、4.745、12.253,P均<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对照组为2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对Lisfranc损伤患者具有较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TES(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urgery)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使用PTE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其中伴高髂嵴24例,均无中央椎管骨性狭窄及椎间不稳。记录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住院天数;对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下肢疼痛情况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年,用Macnab法进行疗效评级,观察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手术时间为(56.3±11.5) min/节段,术中中位透视次数为5(3~14)次,中位出血量为5(2~20) mL,中位住院天数为3(2~4) d,术后平均随访(26.2±2.0)个月。下肢疼痛术前中位VAS评分为9(6~10)分,术后即刻为1(0~3)分,术后2年时为0(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周有3例患者出现下肢疼痛反跳,均在术后2个月内缓解。术后2年,疗效优良率达98.1%(51/52)。无神经损伤、感染、腹腔脏器损伤、大血管破裂等并发症发生,无患者复发。结论:PTE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包括伴高髂嵴的病例)有效而安全,该术式具有定位简单、穿刺容易、步骤简略、较少透视的特点,学习曲线较短。  相似文献   
6.
龚东亮  何小健  周凯华 《安徽医药》2016,37(10):1284-1286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跖骨基底部粉碎性损伤(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住院治疗的65例Lisfranc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6例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29例接受关节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AOFAS足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89、4.522、3.120,P均<0.05);观察组术后的疼痛值得分、功能值得分、力线值得分、总得分以及AOFAS足评分等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547、9.768、12.323、4.745、12.253,P均<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对照组为2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对Lisfranc损伤患者具有较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不同固定方式治疗后外侧关节面塌陷的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利用人工骨建立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伴后外侧关节面塌陷的模型18例,将其均分为3组,分别模拟3种内固定方式固定:A组采用内侧钢板固定;B组采用内侧钢板加后侧支撑钢板固定;C组增加外侧骨窗,采用内外侧双钢板固定。通过力学实验机加载静态负荷,获得塌陷关节面与周围相连皮质断裂时以及垂直位移3 mm时的载荷值。结果塌陷关节面与相连皮质断裂时所加载的负荷为A组(1 715.0±52.1) N、B组(2 631.7±81.8) N、C组(2 763.3±51.6) N,3组间载荷存在差异(F=486.183,P=0.00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塌陷关节面垂直位移3 mm时的载荷为A组(2 360.0±71.0) N,B组(3 125.0±104.4) N,C组(3 418.3±81.3) N,3组间载荷存在差异(F=238.140,P=0.00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合并后外侧关节面塌陷的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增加外侧骨窗、内侧联合外侧钢板固定对于塌陷关节面的固定强度最高,内侧联合后侧钢板固定的强度次之,理论上两者均可承受行走时负荷;单纯内侧钢板固定强度最低,但亦可满足非负重功能锻炼时的负荷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管状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1月—2016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采用管状通道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MIS-TLIF治疗28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测量手术前后及末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