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难复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影像学特点及手术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鹏  李东亮  杨飞  徐九峰 《中国骨伤》2016,29(8):693-696
目的 :分析难复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影像学特点,评价闭合撬拨复位髓内钉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 :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10月,采用闭合撬拨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28例难复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12例,女16例;年龄58~89岁,平均72岁。根据AO分型:A2.1型5例,A2.2型10例,A3.3型13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复查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前X线片判断难复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比较困难,但三维CT有特征性的表现:近骨折端向前旋转移位。手术时间45~100 min,平均65 min。术中出血80~300 ml,平均160 ml。2例患者术后3个月内死亡,2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13.6周。术后有2例患者存在内翻畸形,无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物失效。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6.7±5.3,优14例,良12例。结论:难复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三维CT可很好的进行预测。闭合撬拨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难复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探讨Meta钉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适应症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 10 月采用Meta 钉治疗的12 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0 例、女性2 例;年龄23~58 岁(平均38.2 岁)。按AO分型:A1型3 例,A2型4例,A3型5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线距胫骨远端关节面3~5 cm。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6~18 个月(平均10.2 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24 周(平均18.6 周),无畸形愈合、伤口感染、髓内钉断裂等并发症。患肢踝、膝关节功能采用Johner-Wruhs 评分,优7 例,良4 例,可1 例。结论Meta 钉治疗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解剖锁定板和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Near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解剖锁定板固定(18例)和钩钢板固定(14例)。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20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无伤口感染、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钩钢板组出现2例肩关节疼痛、外展受限,3例肩峰下骨侵蚀,于术后6~8个月取出内固定物,肩关节疼痛逐渐缓解,功能恢复良好。术后3、6个月解剖锁定板组肩关节功能优于钩钢板组(P0.01),内固定物取出后3个月,两组肩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锁定板和钩钢板都是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的有效方法,应根据不同的骨折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钩钢板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应用钩钢板治疗的26例第五跖骨基底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根据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优1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92.31%.结论 应用钩钢板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骨折,术后足部功能恢复好,优良率高,是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20例跟骨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无伤口并发症。跟骨Bhler角由术前5.2°±3.7°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20.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6,P0.01);Gissane角由术前92.9°±4.8°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122.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4,P0.01)。Maryland足部评分:优10例,良8例,可2例。结论闭合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和跟骨结节横形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椎旁肌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单节段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13例,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伤椎矢状面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疼痛、脊柱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获1年随访,切口甲级愈合;术后伤椎矢状面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缩小,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增高( P﹤0.05);术后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 P﹤0.05)。治疗过程中均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椎旁肌肌间隙入路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有效纠正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伤椎前缘高度,纠正后凸畸形,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赵鹏  李玉军  窦勇  王达成 《中国骨伤》2024,37(4):363-367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CroweⅢ-Ⅳ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的满意度及造成不满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69例CroweⅢ-Ⅳ型DDH患者,通过微信进行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手术总体满意度、10项日常功能满意度和患者认为对自己日常生活影响比较大的前5个问题。手术前后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收到完整调查问卷145份,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5(3.23±1.22)年。145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手术疗效满意的118例,不满意的27例,手术总体满意率81.38%(118/145)。患者认为对生活影响比较大的前5个问题分别是术后髋部疼痛,肢体明显不等长、行走、上下楼梯、蹲起。两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满意组术后Harris评分较低。术后髋关节疼痛、肢体不等长是影响手术不满意的直接因素。结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Ⅲ-Ⅳ型DDH患者手术难度大;术后髋关节疼痛(轻度以上),肢体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