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nm23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与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转移抑制基因nm23表达产物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结果表明,NDPK/nm23在前列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阳性率为500%(20/40)。无前列腺癌转移者其阳性率为667%(12/18),有前列腺癌转移者其阳性率为364%(8/2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因此,nm23基因可能在前列腺癌形成及转移过程中起不同的调节作用,其表达程度与前列腺癌转移呈负相关,有可能成为评价前列腺癌病人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单次静注爱肌松(0.3mg·kg-1,对照组)于3.17±0.81分钟(x±s)可获得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预注组(10例)首次量0.27mg·kg-1于预注剂量(0.03mg·kg-1)后5分钟给予,可使爱肌松的起效时间缩短至0.93±0.17分钟(P<0.001),TOF无反应期、25%和90%恢复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别(P>0.25)。全部病例均获得了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预注的优点还在于能评估患者对所选用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敏感性。预往后TOF肌电图T1抑制>10%较无明显TOF抑制者肌松恢复时间显著延长(P<0.05)。同时发现吸入安氟醚可使爱肌松作用时效延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1999年 11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的 130例肝脏移植进行前瞻性调查 ,统计其发病率、病死率 ,描述其时间分布、病原学分布 ,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病率为 32 .31% ,病死率为 35 .71%。 78.5 7%的肺部感染发生在术后第一周。革兰氏阴性菌是最常见肺部感染病原体且多高度耐药。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包括 :术后使用呼吸机≥ 2d、长时间手术、纤支镜检查或治疗、术前大量腹水、术后气管切开、术后肾功能异常、术后肺水肿、术后长时间留置胃管、术中长时间低血压。结论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发生在移植术后早期 ,具有高发病率、病死率高的特点。病原体多为具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围手术期多方面因素均可能成为肺部感染的诱因 ,其防治工作必须贯穿整个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单一拉米夫定 (LMV)干预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后HBV再感染的发生 ,并分析其发生的易感因素。方法 随访 1999~ 2 0 0 3年接受肝移植并采用单一LMV防治HBV再感染的 6 3例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 ,术后定期进行乙肝标志物、肝功能及HBVDNA定量检测 ,调查HBV再感染发生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就术前诊断、病毒学资料及抗病毒治疗等分析其可能的易感因素。结果 在不同时期共出现HBV再感染 17例 ;各时间段HBV再感染率分别是 :6个月内9.5 % (6 / 6 3,其中 5例术后HBV标志物一直未阴转 ) ,6个月~ 1年 13.2 % (7/ 5 3) ,1~ 2年 2 7.8% (10 /36 ) ,2~ 3年 4 1.2 % (7/ 17) ,3年以上 6 0 .0 % (3/ 5 ) ;患者术前HBVDNA阳性及长期服用LMV与术后再感染呈正相关 (P <0 .0 5 ) ,而术前诊断、性别、年龄及血清HBsAg和HBeAg状态与HBV再感染则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 单一LMV预防HBV再感染对大多数肝移植者仍有效 ,但随术后存活时间的延长HBV再感染率呈现上升 ;术前使HBVDNA阴转及建立针对LMV耐药性变异的监测对防治再感染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降压排毒饮和中药灌肠,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血压、尿素氮、血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下降,而内生肌酐清除率、高密度脂蛋白上升;对照组除血压略下降,其他无显著变化,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降压、降脂、改善肾功能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于扬  卢萍 《广州医药》2000,31(6):59-61
目的:了解产妇及胎儿在医院分娩过程中产时保健情况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对11664例产妇接产情况,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年份不同分娩方式及母婴分娩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41.84%,围产儿死亡率为10.68‰,产妇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99%,其中产后出血占95.42%,剖宫产与阴式分娩产后出血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66,P>0.05),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8.58%,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倾斜试验(HUT)中三种不同反应类型的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进行心率变异分析(HRV),探讨其不同的发病机制。方法54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倾斜75度进行持续45min的基础倾斜试验(BHUT)或只到发生晕厥,阴性患者于BHUT结束时恢复到平卧位,含服硝酸甘油0.3mg,然后倾斜75度进行持续20min的硝酸甘油诱导的倾斜试验(NTHUT)或只到发生晕厥,试验过程中进行间隔3min的心率变异分析。结果VVS患者中,血管抑制型(VD)和心脏抑制型(CI)均为8例,阳性率为14.8l%;混合型(MX)10例,阳性率为18.52%。倾斜75度后三组VVS患者的LFn值均增大,HFn值均减小;晕厥前3min时三组VVS的LFn值均升至最高,HFn值降至最低;晕厥时三组VVS患者的LFn值与晕厥前3min相比明显下降,但与倾斜前相比无明显差异;CI和MX组的HFn值与晕厥前3min相比明显增高,与倾斜前相比变化不大,VD组的HFn值与晕厥前3min相比无明显差异;未晕厥组在HUT过程中交感神经活性逐渐增大,试验结束时达到最大,迷走神经活性逐渐减小,试验结束时达到最小。结论VVS的发生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不同类型的VVS患者具有不同的神经调节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原代心肌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I/R)对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以及HIF-1α在辛伐他汀心肌细胞保护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心肌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IF-1α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用HEPES缓冲液在低氧(10ml/L)条件下培养心肌细胞2h(模拟缺血组,ISC组),然后以含有100ml/L新生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在常规细胞培养箱中继续培养细胞6h(缺血/再灌注组,I/R组),辛伐他汀预处理(SIM)组是用2μmol/L辛伐他汀预处理心肌细胞后再进行I/R处理。以这种方法模拟细胞在缺血时缺乏血清、糖和氧供的培养条件,再灌注时恢复血清、糖及正常供氧供的条件。接着,运用表达HIF-1α的腺病毒载体在原代心肌细胞中的过表达HIF-1α,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ARP降解程度方法检测对照腺病毒(AdC)组、对照腺病毒感染细胞进行I/R处理(AdCIR)组、对照腺病毒感染细胞采用2μmol/L辛伐他汀预处理后进行I/R处理(AdCIRS)组和Ad-HIF-1α感染细胞后采用2μmol/L辛伐他汀预处理后进行I/R处理(AdHIRS)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程度。结果:模拟I/R诱导HIF-1α表达,原代心肌细胞模拟缺血2hHIF-1α表达是对照组的(3.4±0.8)倍(P〈0.05);而模拟缺血2h/再灌注6h组HIF-1α达是对照组的(8.9±1.5)倍(P〈0.05)。辛伐他汀抑制I/R诱导的HIF-1α表达增高。采用表达HIF-1α的腺病毒过表达HIF-1α消了辛伐他汀抑制PARP蛋白降解产物的作用。结论:证明I/R可以诱导HIF-1α表达升高,而辛伐他汀可以显著抑制HIF-1表达的升高;辛伐他汀对HIF-1α表达的抑制是其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足下垂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治疗与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5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例,对12个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术后发生足下垂患者17例,多因素分析显示神经牵拉程度、术后血肿、神经根紧张度、椎间指数、神经根粘连与术后足下垂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过度牵拉、术后血肿形成、神经根张力较大、椎间指数≥50%、神经根粘连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足下垂的危险因素。合并危险因素者术前应做好手术准备,术中仔细操作,降低并预防神经损伤导致的足下垂。  相似文献   
10.
黎昌强  李竹  张璐  杨碧坤  李俏丽  余媛 《北方药学》2014,(5):82+61-82,61
目的:探讨禁食轮替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由食物不耐受引起的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荨麻疹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病例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扑尔敏4mg每天3次,西替利嗪1片每晚1次。实验组除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外,加用禁食、轮替的方法,3个月后观察疗法疗效及不良反应,6个月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3个月后实验组痊愈率53.33%,高于对照组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个月后复发率实验组16.67%,对照组4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在治疗前后下降明显(P<0.05)。结论:禁食轮替疗法可以有效减轻由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引起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症状并降低不耐受食物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