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都君彦  杨超  麻莉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7):191-193,170
女性生殖系统器官及组织结构的完整和功能的正常对于女性健康至关重要。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生殖器官结构受损、功能障碍,进而导致生殖能力减弱甚至丧失。近年来,干细胞与生物材料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通过多种机制修复受损生殖器官,改善生殖功能,恢复生育能力。水凝胶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可模拟组织修复和再生所需的环境,作为细胞移植载体能够负载间充质干细胞将其递送到受损组织,增强其生物学活性,修复受损组织,在生殖系统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水凝胶负载间充质干细胞在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应用中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背景 胸腺是最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在接受射线后易受损造成免疫损伤,目前国内外研制的胸腺防护剂仍存在缺陷,中药因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 研究补肾解毒方对放射致小鼠胸腺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2019年1月,将90只C57BL/10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单纯放射组、放射+氨磷汀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和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每组18只。适应性饲养3 d后,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每日予以补肾解毒方汤剂灌胃(0.25 ml/只),同时单纯放射组和放射+氨磷汀组予以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连续灌胃10 d,第11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均接受与照射源同等距离的一次性4 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其中放射+氨磷汀组小鼠在照射前30 min于左侧腹腔内注射氨磷汀200 mg/kg。照射后,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继续予以补肾解毒方灌胃,余4组给予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在照射后第1、7、14天进行取材,计算胸腺指数,在光镜下观察照射后第7天各组胸腺组织结构。结果 五组小鼠在照射后一般情况均较照射前差,具体表现为活跃度下降、精神状态不佳、皮毛光泽度下降,尤其单纯放射组程度更甚,其中5只小鼠出现毛发块状脱落症状。照射后第1、7、14天,空白对照组胸腺指数均高于其余4组(P<0.01);照射后第7天,放射+氨磷汀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胸腺指数高于单纯放射组,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低于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P<0.01);照射后第14天,放射+补肾解毒方防治结合组胸腺指数高于单纯放射组、放射+氨磷汀组和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P<0.05)。空白对照组胸腺结构完整,皮质内可见髓质,中央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胸腺小体;单纯放射组小梁结构破坏,界限不清,胸腺小体模糊;其余3组病理表现基本一致,部分小梁小叶结构破坏,胸腺小体隐约可见,皮质髓质界限不清,其中放射+补肾解毒方预防组还表现出更多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补肾解毒方能减轻放射所致小鼠胸腺组织损伤,发挥了良好的放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联合阿司匹林对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河北燕达医院收治的97例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常规组(n=48,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和联合组(n=49,采用rhG-CSF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血流灌注指标[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流速与舒张期流速比值(S/D)],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I、PI及S/D值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G-CSF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可提高其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子宫血流灌注,有效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Lap-ISR)后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AIR)的变化及其与肛门功能的关系。 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肛肠外科59名行Lap-ISR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回肠造口还纳前、还纳后3~6个月及12个月的RAIR参数变化特征及其与肛门功能的关系。肛门功能评估主要包括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和Wexner失禁评分。 结果59名患者在术前、回肠造口还纳前、还纳后3~6个月及12个月引出RAIR的比率分别为95%(56/59)、34%(20/59)、46%(27/59)和61%(36/59)。RAIR的引出量在回肠造口还纳后12个月与术前相比显著增加(30 ml vs 20 ml,P=0.004),但RAIR的持续时间(7 s vs 10 s,P>0.05)和抑制深度(34.8% vs 38.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肠造口还纳后12个月,RAIR存在组(36例)与RAIR消失组(23例)相比,LARS评分(27分vs 34分,P=0.006)和Wexner失禁评分(6分 vs 12分,P=0.001)均显著降低。 结论Lap-ISR后大部分患者的RAIR消失,但伴随着时间的延长RAIR有逐渐恢复的趋势。术后RAIR的存在与较好的肛门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随访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医院眼科DR患者259名,随机分为光明中心组(134例)与传统随访组(125例)。光明中心组采用光明中心平台线上延续性管理+线下复诊的随诊方法,传统随访组采用常规门诊的随诊方法,所有患者行基线检查后按照推荐随诊计划进行4次随访。比较两组随访前后DR患者的依从性(规范随访率、一线治疗实施率)、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和DR严重程度评分(diabetic retinopathy severity scale scores, DRSS)的差异。结果 光明中心组规范随访率和一线治疗实施率高于传统随访组[(69.60±32.30)%比(52.30±28.90)%],67.74%比37.08%];复诊第1次和第2次时,光明中心组的BCVA(LogMAR)差值高于传统随访组[(-0.10±0.27)比(0.01±0.26),(-0.15±0.33)比(-0.09±0.36)],差异均有统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蒙药巴特日-7对12 Gy 60Co 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肠道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每组15只。存活实验分为照射组和照射给药组,每组10只。12 Gy 60Co γ射线全身单次照射,对照组和照射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照射给药组给予巴特日-7(530 mg/kg)灌胃,给药方式为照射前7 d和照射后3 d连续给药。照射后6和24 h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unel阳性细胞;照射后3.5 d HE染色观察肠道绒毛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rdU、Ki67阳性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小肠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趋化因子5(Cxcl-5)表达水平;测定外周血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含量。结果 照射给药组小鼠存活时间长于照射组(χ2= 5.84,P < 0.05),小鼠体重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照射给药组小肠绒毛长度明显大于照射组(t = 20.24,P < 0.05),两组小肠隐窝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照射后6和24 h,照射给药组肠隐窝Tunel阳性细胞数量较照射组明显减少(t = 3.52、2.90,P< 0.05)。照射后3.5 d,照射给药组小鼠血清FITC-dextran水平、小肠组织IL-6、TNF-α和Cxcl-5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照射组(t = 6.92、7.01、7.18、13.16,P< 0.05);而BrdU、Ki67阳性隐窝数高于照射组(t =3.91、2.57,P< 0.05)。结论 蒙药巴特日-7能够有效改善小鼠辐射后肠道损伤,对放射性肠炎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为药物治疗放射性肠炎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杨堃  徐金操  高雪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12):190-193
SH3GLB1基因编码SH3GLB1蛋白(sh3 domain containing grb2 like, endophilin b1, SH3GLB1),该蛋白在人体多组织中表达,包括肝脏、肾脏、肠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主要定位于细胞质、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它与Bcl-2家族的促凋亡成员Bcl-2相关X蛋白(Bax)结合,参与调节凋亡信号通路。该蛋白也参与自噬、线粒体形态维持。研究显示SH3GLB1功能失调与肿瘤及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本文就SH3GLB1基因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鼠胰腺干细胞与胰岛细胞移植在大鼠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通过链脲菌 素复制1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胰岛细胞组和胰腺干细胞组。用胶原酶V 分别消化新生和成年大鼠 胰腺,Percoll 梯度离心分离胰岛细胞和胰腺干细胞。采用Bonner-Weir 法诱导胰腺干细胞分化,DTZ 染色 检测移植物纯度,AO/PI 检测移植物活性。分别记录手术前后大鼠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及移植物存活时 间;高糖刺激实验和腹腔糖耐量评价移植物功能;取各组大鼠移植部位标本行HE 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 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胰岛细胞组和胰腺干细胞组血糖分别在术后3 和5 d 恢复正常(P <0.05), 两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有差异(P <0.05),胰腺干细胞组的降糖能力强于胰岛细胞组(P <0.05)。 两组大鼠移植后7 d 血清胰岛素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 <0.05)。高糖刺激实验表明,各组移植后15 和65 d 高糖刺激后的C 肽水平较刺激前升高(P <0.05),胰岛细胞组移植后65 d 高糖刺激后C 肽水平低于胰腺 干细胞组(P <0.05),胰岛素和C 肽水平监测结果表明胰腺干细胞组移植物胰岛素分泌维持时间长于胰岛 细胞组。移植后腹腔糖耐量实验结果表明移植物均功能良好。胰岛细胞组和胰腺干细胞组移植物的中位 存活时间分别为73 和88 d,Kaplan-Meier 曲线分析提示胰腺干细胞组移植物生存时间较胰岛细胞组延长 (P <0.05)。HE 染色提示肝脏门静脉移植区域可见新生血管包绕的胰岛细胞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细 胞团胰岛素阳性。结论 胰腺干细胞分化后经门静脉移植能安全有效地发挥降糖作用,疗效优于胰岛细胞 移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4 Gy X线照射对骨肉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143B细胞和U2OS细胞分为对照组和4 Gy照射组,分别于照射后12、24、36和48 h,采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siRNA法干扰细胞MMP-2/MMP-9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4 Gy X线照射后,143B细胞和U2OS细胞12和48 h的迁移能力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24和36 h的迁移能力均显著增强(P<0.05);同时,两种细胞的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在12和48 h无显著变化(P>0.05),在24及36 h显著升高(P<0.05);干扰143B细胞和U2OS细胞中的MMP-2/MMP-9表达后,两种细胞的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及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4 Gy X线照射可通过上调MMP-2/MMP-9表达水平增强143B细胞和U2OS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氨磷汀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小鼠小肠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 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磷脂酰肌醇-3- 激酶(PI3K)/ 蛋白激酶B(PKB)通路mRNA 表达的影响及生 物学意义。方法 将小鼠分成对照组、辐射组及干预组。采用6 Gy 60Coγ 射线全身辐射,在第1、7 及14 天 分批处死小鼠观察病理改变。qRT-PCR 检测不同时间点对照组、辐射组及干预组VEGF、bFGF 和PI3K/ PKB 通路mRNA 相对表达量。结果 辐射后小肠黏膜下层微血管损伤明显。辐射组辐射后第1 天小鼠小肠 组织中VEGF、bFGF 和PI3K/PKB 通路mRNA 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第7 天各mRNA 均呈下降趋势 但仍高于对照组(P <0.05),第14 天VEGF、bFGF mRNA 相对表达量仍高于对照组(P <0.05);而PI3K、 PKB mRNA 相对表达量降至对照组水平(P >0.05)。干预组辐射后第1 天各mRNA 均升高(P <0.05),第7 和14 天各mRNA 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与辐射组各基因不同时 间点的mRNA 相对表达量有差异,干预组mRNA 相对表达量较低,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结论 氨 磷汀能下调急性放射性肠炎早期VEGF、bFGF 和PI3K/PKB 通路mRNA 的相对表达量,对辐射后微血管损 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