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臭氧水对SARS病毒的灭活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观察电解法产生的臭氧水对SARS病毒的灭活效果,采用悬液灭活试验法进行了试验。结果,以臭氧含量为27.73mg/L,作用4min可完全灭活SARS病毒;以臭氧含量为17.82mg/L,作用4min和4.86mg/L作用10min,均可使SARS病毒的灭活率达100%。结论,电解法产生的臭氧水含臭氧量达到4.86mg/L以上,对悬液内SARS病毒具有很强的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2.
磺胺类药物的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与电色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μ-HPLC)和毛细管电色谱(CEC)分离磺胺类药物,建立药物微分离分析方法。方法 用ODS柱为固定相,甲醇和2 mmol·L-1磷酸缓冲液(pH 3.0~7.0)为流动相,电压为0~-15 kV,流速为10 μL·min-1,紫外检测波长254 nm。结果μ-HPLC在甲醇-2 mmol·L-1磷酸缓冲液(30∶70),pH 3.0时5种磺胺类药物实现基线分离;CEC在电压为-5 kV,甲醇-2 mmol·L-1磷酸缓冲液(30∶70),pH 5.0时5种磺胺类药物实现基线分离。结论电渗流随甲醇含量、缓冲液浓度增加而下降,随pH值、电压的增加而增加;溶质的保留值(k)随甲醇含量、缓冲液浓度、电压的增加而下降,随电压增加下降明显的是TMP,随pH值变化较复杂。在相同条件下对5种磺胺类药物的分离,μ-HPLC需67 min,CEC只需25 min,后者更适合于磺胺类药物的快速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3.
Al-桑色素二元络合物的荧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中的黄酮含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 Tris-HCl缓冲液中 ,桑色素和 Al3+形成二元荧光络合物 ,在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分别为 3 65 nm和 499nm时测定该二元络合物的发射荧光强度。发射荧光强度和桑色素的浓度在 4.0× 10 - 8mol.L- 1~ 4.0× 10 - 7mol.L- 1的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 Y=4.5 65 89+ 4.81919× 10 7X(mol.L- 1 ) ,相关系数 r=0 .9994。该方法准确 ,灵敏度高 ,并且成功的运用于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的含量 ,回收率为 10 8.2 4%和 10 8.77%。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角度 ,探讨中药药性的客观真实性。方法 :利用微量热法 ,测定了大肠杆菌在左金丸、反左金水煮液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 ,得到了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 ,结合本草文献报道 ,综合分析了左金丸与反左金的药性差异。结果 :左金丸、反左金水煮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菌的生长 ,温热药方反左金使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显著减小 ,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显著增加。寒凉药方左金丸则使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减小 ,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有所增加 ,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结论 :微量热法可作为刻划中药药性的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袁杰  汪康 《安徽医药》2015,(6):1084-1085
目的:建立测定胃安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C18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以乙腈—0.1%磷酸溶液(50∶50)(按1 g·L-1的量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0.8 mL·min-1。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25~3.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5%(RSD=0.89%,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胃安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量子点荧光猝灭法测定中药饮片中的微量铜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运用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发光性质测定中药饮片中的微量铜.方法:将硫化锌包被的硒化镉核壳量子点(CdSe/ZnS QDs)表面用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修饰.利用QDs-BSA作为发光探针,在pH 7.4的缓冲溶液中Cu2 能使其发生荧光猝灭从而测定铜的含量.结果:Cu2 浓度在6.0×10-4~6.0×10-3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9),检测限为1.0×10-4 μg/mL,加样回收率为93.6%~108.0%.结论:此方法适用于中药饮片中的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陈怀侠  杜鹏  韩凤梅  陈勇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5):1178-1180
 目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串联质谱(LC-MSn)联用法鉴别大鼠血浆中的山莨菪碱及其主要代谢物。方法取单剂量灌胃20 mg山莨菪碱的大鼠血样,甲醇沉淀蛋白,采用LC-MS及LC-MSn等方法分析血样。和空白血样及山莨菪碱相比较,根据血样中代谢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ΔM)及其多级质谱数据,鉴定并阐述其结构。结果在服药后的大鼠血样中发现6种代谢物,分别为6β-羟基托品、N-去甲基6β-羟基托品、脱水山莨菪碱、苯氧化山莨菪碱、N-氧化山莨菪碱以及托品酸。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简便,适合于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硝酸-硫酸-高氯酸消解体系完成苔藓植物的消化过程,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其中钙、铜、铁、钾、镁、锰、钠、磷、锌等无机元素,该实验方法简单,数据准确、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可再生燃料电池双功能催化剂的最优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浸渍还原法、烧结法、共沉积法分别制备载量为20%的Pt/IrO2,对3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进行XRD表征,并且观测其作为URFC氧极催化剂时电池的性能.结果 从操作方法来看,烧结法更为优越;从XRD测试看,浸渍还原法所制得催化剂的Pt-Ir干涉峰更为强烈;从电池极化曲线上来看,浸渍还原法也占有优势.结论 浸渍还原法所制得的催化剂性能更为优越,然而受实验中还原剂浓度,pH值等因素影响较大;共沉积法在离心过程中催化剂损耗较大;烧结法易于放大及批量生产,然而催化剂性能一般.  相似文献   
10.
医学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对医学有机化学实验进行绿色化改革的情况。通过删去污染大的实验,精选并设计具有典型性且污染小的实验、微型实验、回收利用实验和引入新技术和新合成路线,同时结合医学专业教育开展绿色化学意识教育和有机实验绿色化改革,收到了良好效果,提改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绿色化学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