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5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研究中fMRI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前景。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多个中文及英文数据库,系统评价BOLD-fMRI、DTI及1H-MRS在中医药临床疗效研究中的应用。结果:纳入研究的47篇文献中,27篇使用BOLD模态,13篇使用MRS模态,4篇使用DTI模态,3篇同时使用2种模态。目前研究多集中在局部脑区功能和环路异常2个层面,未发现脑网络研究;理论驱动和数据驱动的数据处理方式均得到运用,但ROI的选择存在较高的异质性,限制了DTI和MRS研究结果的可比性。结论:中医药临床疗效的fMRI研究呈爆发态势,但在参数设置方面需更加规范,在多模态融合、节点-环路-网络的靶点选择及数据分析方式等方面应增加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古代经典名方二妙散(EMS)对DBA/1小鼠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的影响。方法 按体质量将20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IA组,EMS(5.4 g·kg-1)组及甲氨蝶呤(MTX,0.5 mg·kg-1)组。CIA组、EMS组及MTX组在第1天以等体积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免疫DBA/1小鼠,于第21天以等体积牛Ⅱ型胶原和不完全弗氏佐剂于尾根部有别于第1次免疫部位免疫DBA/1小鼠建立CIA模型(此为第2次免疫),并于第2次免疫当天开始灌胃给药,除MTX为每周3次外,其余每天1次,共给药28 d。第22天开始观察CIA小鼠的关节红肿等症状并进行关节炎评分,第49天取材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CIA小鼠关节滑膜炎症的情况;免疫荧光(IF)双标法检测CIA小鼠关节中CD4+T细胞中Th17细胞标志物白细胞介素-17(IL-17)和Treg细胞标志物叉头框转录因子P3(FoxP3)在关节滑膜中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及淋巴结中Th17和Treg的细胞比例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CIA组小鼠关节滑膜炎症情况明显,小鼠关节结构严重紊乱,关节软骨及骨破坏明显,骨侵蚀严重(P<0.01);小鼠关节组织中Th17/Treg值显著升高(P<0.01);小鼠脾脏及淋巴结中Th17的细胞表达比例显著增高(P<0.01),Treg细胞表达比例显著减少(P<0.01);与CIA组比较,EMS组和MTX组两组小鼠关节结构均相对正常,骨侵蚀、骨破坏较轻,关节面相对完整光滑;EMS组和MTX组两组中Th17/Treg值显著降低(P<0.01);小鼠脾脏及淋巴结组织中,EMS组、MTX组Th17细胞表达比例显著降低(P<0.01),Treg细胞的表达比例显著增加(P<0.01)。结论 EMS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抑制CIA小鼠中Th17细胞的表达,促进Treg细胞的表达,进而治疗RA。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以网络药理学为基础的策略研究防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收集防风活性成分和治疗RA的潜在靶点,并评估活性成分的药理和毒理学等相关参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验证核心靶点和疾病的关联;对核心成分和相应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体外通过CCK-8实验、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凋亡、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阐明别欧前胡素对MH7A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 从防风中共鉴定出18种活性成分和66个与筛选出的RA疾病靶基因相交的潜在靶基因,最终获得了汉黄芩素、β-谷甾醇、5-O-甲基维斯阿米醇和别欧前胡素等核心成分。防风治疗RA的潜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凋亡等信号通路和多种生物过程来实现,以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分子对接证实了所有的核心成分和关键靶点均具有很好的对接活性。别欧前胡素抑制MH7A细胞的活力、迁移和侵袭(P<0.05、0.01),诱导细胞凋亡(P<0.01),并显著下调IL-1βIL-6IL-8、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和MMP-3的基因表达(P<0.01)。分子分析表明别欧前胡素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发挥对MH7A的调控作用。结论 成功预测了防风治疗RA的有效成分和潜在靶点,为进一步探究其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揭示了别欧前胡素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活力、迁移、侵袭及细胞因子和MMPs的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肥胖型代谢综合征是内分泌科的常见代谢性疾病,为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和经济压力。李惠林主任医师认为脾肾两虚是肥胖型代谢综合征的内因,饮食不节、运动过少是外因,肝失疏泄是重要环节,痰浊瘀血是其病理因素。李惠林主任医师以抵当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本病,以疏肝理气、健脾补肾、祛湿化痰、活血化瘀为法,并指导患者开展锻炼,调起居、畅情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延胡止痛方治疗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肝经郁热证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延胡止痛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普瑞巴林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经1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3%(24/26),对照组为78.3%(18/23),治疗组的总体疗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对VAS评分和PSQI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也均无脱落病例。【结论】口服中药延胡止痛方治疗肝经郁热证PHN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其疗效优于使用普瑞巴林治疗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伴血脂异常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单纯性肥胖伴血脂异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埋线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0例。穴位埋线组中途脱落1例,最终纳入穴位埋线组29例,常规针刺组30例。穴位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脐周下脂肪厚度,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以及体重对生活品质的影响量表(IWQOL-Lite)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BMI、腰围、臀围、脐周下脂肪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穴位埋线组BMI、腰围均小于常规针刺组(P0.05);2组臀围及脐周下脂肪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穴位埋线组TC、TG、LDL-C水平均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2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WQOL-Lit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穴位埋线组IWQOL-Lite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显著降低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伴血脂异常患者的BMI和血脂水平,缩小其腰、臀围,减少腹内脂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临床状态医学理念指导下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失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失眠障碍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将62例失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试验组给予临床状态医学理念指导下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中医健康状况量表(TCM-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脱落1例,最终每组各30例完成试验。(2)PSQI评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PSQI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失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障碍等各维度评分及其总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者对日间功能障碍和PSQI总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SAS和SDS评分方面: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患者均较治疗前略有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对SAS和SDS评分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TCM-HSS评分方面:治疗后,试验组患者TCM-HSS的精力、疼痛、饮食、大便、小便、睡眠、情绪和健康自我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仅大便、小便、睡眠和健康自我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患者对TCM-HSS的精力、疼痛、饮食、大便和情绪评分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临床状态医学理念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障碍均有明显效果,但临床状态医学理念指导下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在改善患者失眠状态、焦虑抑郁状态、中医状态方面有独特优势,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造影剂在临床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造影剂肾病已成为导致急性肾损伤的第三大原因。目前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不明确,且无有效治疗手段,而近年来中医药对造影剂肾病的确切疗效已备受关注。通过从氧化应激、凋亡、炎症、自噬等方面对造影剂肾病的的分子作用机制进行概述,并对近年来中医药(单味药及其提取物、中药复方及中成药)治疗造影剂肾病的消炎、抗氧化、抗凋亡等作用机制进行综述,认为中医药有望在造影剂肾病的防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63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合五苓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 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 4 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2.7%(24/33),对照组为46.7%(14/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泻要方合五苓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IBS-D具有较好疗效,其疗效优于参苓白术散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