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200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283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7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0 毫秒
1.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美学研究所经上级有关部门审批,于2004年3月成立,孙少宣教授任所长。这是我国高等院校口腔医学院(系)首家研究口腔医学美学的专门机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率先开展口腔医学与美学相结合的探索与研究,开设口腔审美学课程达18年之久,主编相关著作和教材7部,发表口腔美学学术论文80余篇。孙少宣教授多次率中国美学牙医学代表团出国访问和出席国际会议,为这门新学科的开创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研究所的成立,将为口腔医学美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应用,为学科专业人才的梯队建议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安…  相似文献   
2.
儿童恒牙患龋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安徽省 5~ 15岁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掌握全省居民的口腔疾病的发病的基线资料 ,为国家和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口腔保健目标与规划提供依据 ,在 1999年~ 2 0 0 0年进行了首次全省范围内口腔健康状况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现将其中 5~ 15岁儿童患龋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选择合肥、芜湖、阜阳和桐城及其所属区乡 ,年龄为 5岁、12岁、15岁年龄组的儿童。1 2 抽样方法及样本含量 参照全国口腔健康状况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设计方案 ,采用分层、不等比、多阶段整群抽样。1 2 1 年龄与性别抽样情况 …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美容医师的外在美素质、内在美素质、知识素质和技能素质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对美容医师的“素质桶理论”和修养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强调对美容医师素质和修养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适合于口腔科医务人员,尤其是口腔颔面外科、牙体修复、牙列修复和正畸学科医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儿童恒磨牙早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MI)的关联,为促进儿童口腔健康提供参考。  方法  整群选取蚌埠市2所小学861名9~12岁儿童,开展父母问卷采集社会人口统计学信息,检查并记录第二恒磨牙萌出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和边际效应命令分别探讨体重状态及BMI与第二恒磨牙早萌风险的关联。  结果  第二恒磨牙早萌检出率为26.5%(228名),其中男童检出率为27.5%,女童为2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P=0.39)。肥胖组儿童第二恒磨牙早萌检出率(39.0%)高于正常体重组(21.5%)(χ2=21.85,P < 0.01)。肥胖与第二恒磨牙早萌风险呈正相关(OR=3.55,95%CI=2.14~5.87,P < 0.01);超重与第二恒磨牙早萌风险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OR=1.64,95%CI=0.95~2.81,P=0.07)。女童较同年龄男童第二恒磨牙早萌发生风险更高(OR=2.19,95%CI=1.42~3.39,P < 0.01)。  结论  肥胖儿童恒磨牙早萌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同年龄女童第二恒磨牙早萌较男童常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对成人下颌后牙区颏孔、颏管、下颌下腺窝等种植相关解剖结构的位置、形态进行测量,分析种植位点牙槽骨颊舌向生理斜度与各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为种植体植入方向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81例行CBCT检查的患者影像资料,其中牙列缺损患者109例,男59例,女50例;非牙列缺损患者72例,男36例,女36例,对其下颌后牙区各解剖标志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左右侧牙槽骨倾斜角度颏孔区分别为(5.08±3.86)°和(3.07±5.20)°,下颌第一磨牙处为(8.57±5.03)°和(9.54±5.19)°,下颌第二磨牙处为(15.48±5.23)°和(14.21±6.67)°,左右侧颏管斜度为(41.81±10.07)°和(44.77±8.96)°。颏孔上缘至牙槽嵴顶(12.35±2.38)mm,颏孔上缘内侧1.5 mm处颏管上缘至牙槽嵴顶(14.14±2.46)mm。第一、二磨牙处下颌下腺窝深度为(0.80±0.56)mm和(1.00±0.50)mm,最凹点至牙槽嵴顶距离为(14.15±5.95)mm和(14.52±3.55)mm,冠方最凸点至牙槽嵴顶距离为(1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功能负荷状态下即刻颌骨内植入种植体的骨整合。方法 选择3种不同种植体采用即刻拔牙后植入5只犬的下颌两个前磨牙及第一磨牙的牙槽窝内,分别于术后2、4、8、12、24周取同标本,作X线、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3个月时所有种植体均已达到完善骨整合,成骨量和骨小梁排列方向与He力负荷方向一致。结论 功能负荷即刻植入种植体有利于缩短疗程,节省费用,提高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环磷酰胺对IL 1α和TNF αmRNA在鼠根尖周炎组织中表达的影响 ,了解免疫抑制在根尖周炎中的作用。方法  16只SD大鼠开髓术前每周 1次腹腔注射环磷酰胺 ,共 3wk ,另 16只大鼠作对照 ;用原位杂交技术 ,测定免疫抑制鼠根尖周炎组织中IL 1α和TNF αmRNA表达 ,并对其进行半定量分析 ,与免疫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 免疫抑制鼠根尖周组织阳性染色细胞计数 ,1~ 3wk逐渐2 0 0 2 0 6 13收稿 ,2 0 0 3 0 6 2 8修回 安徽省教育厅资助课题 ,No 2 0 0 1kj118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  2 0 0 0 11作者简介 :梅陵宣 ,男 ,39岁 ,医学博士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Tel:0 5 5 1 5 118677 82 0 1;刘 正 ,女 ,71岁 ,教授 ,博士生导师增加 ,4wk后降低 ,并与根尖阴影面积呈正相关关系 (IL 1α :r=0 881,P <0 0 1;TNF α:r =0 85 5 ,P <0 0 1) ;各时间段IL 1α和TNF αmRNA表达量与免疫正常组无差别 ,阳性表达细胞类型亦无差别。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减少对鼠根尖周炎的发生及局部IL 1α和TNF α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不同分化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5例不同分化的OSCC组织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进行PCNA检测。结果 正常口腔粘膜PCNA为阴性或仅在基底层见少量阳性细胞;鳞癌中PCNA表达显著增高,且阳性表达率随鳞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递增(P<0.01);淋巴结转移组鳞癌中PCNA较未转移组显著增强(P<0.01);PCNA高表达者术后生存期有短于低表达者倾向。结论 PCNA标记可作为评估和判断OSCC恶性度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但与OSCC预后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某医科大学新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心理健康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人类口腔的常见病之一.近40 a来,国内外学者对TMD进行了一些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研究,尤其是国外有较多的报道,主要集中在焦虑、抑郁、人格等方面[1].为了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相关症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笔者对某医科大学2002年入学新生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冠修复体与牙周组织健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材料选择和冠修复体的设计对牙周组织健康起重要作用。牙周组织健康与正确的临床操作、良好的口腔健康维护关系密切。本文就冠修复对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