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索中老年人抑郁症状与吸烟行为的关联,以及社会人口学特征对这种关联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使用CHARLS2011年与2015年的调查数据,选取基线不吸烟的7 722例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0项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 - D10)评估抑郁症状,运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症状对吸烟行为的影响。结果 随访4年后,有7.17%(554例)的中老年人出现吸烟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抑郁症状的中老年人出现吸烟行为的风险是无抑郁症状者的1.35倍(OR = 1.35,95%CI:1.09~1.68)。分层分析发现,与无抑郁症状者相比,有抑郁症状的女性(OR = 1.67,95%CI:1.11~2.52)、45~59岁(OR = 1.52,95%CI:1.11~2.09)、居住地在农村者(OR = 1.55, 95%CI:1.17~2.06)吸烟行为风险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中国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与吸烟行为显著相关,且在女性、45~59岁和居住在农村的人中更为显著。建议未来的研究进一步探索中老年人临床抑郁与吸烟行为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0项CES-D问卷在中老年人群中的信效度,以及该量表在中年和老年群体中的信效度差异。方法: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数据,样本人群年龄45岁以上,共14931人;首先,运用区分度分析量表各条目对不同水平被试的区分能力;其次,分别对整个人群、老年人群和中年人群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并在3个不同因子结构的假定下(单因子结构;二因子结构:积极因子和消极因子;三因子结构:积极因子、消极因子和躯体因子)分别对3个人群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并利用多组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两因子结构模型在中年人群和老年人群中的恒等性。结果:区分度分析发现,在总分百分位数27%的最高组和最低组之间各项目得分具有显著的差异,在整个人群中的科隆巴赫系数为0.815,两因子结构对整个样本人群拟合较好;在中年人群和老年人群中,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14、0.813;两因子结构模型在4个嵌套模型的对比检验中显示,△CFI、△RMSEA和△SRMR的差异均满足横等性最低临界值要求。结论:10项CES-D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两因子结构模型在中年人群和老年人群具有恒等性,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能有效地测量中老年人群的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在中国成人中的测量结果,并与原数据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实施学校循证心理健康服务的促进与阻碍因素,为推动中国学校循证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提供实践经验。方法 在为河南省10所小学提供循证心理健康服务后,对4名教育局领导、8名学校管理者、7名任课教师、7名服务实施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类属分析。结果 实施学校循证心理健康服务面临着宏观层面、学校层面、个体层面多重因素的影响。共提炼出8个促进因素和9个阻碍因素,其中教师职称评价体系“排斥”心理健康服务、服务与学校教学存在时间冲突、心理健康服务污名化、感知到的服务效果与期望不匹配等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结论 循证心理健康服务在中国学校实施是可行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宏观、学校、个人多层面的因素,推动中国的循证心理健康服务从理论和数据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医防结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调查了七个地区的541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并对家庭医生团队和相关知情人进行了个人深入访谈和焦点组访谈。定量资料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NVIV09.0软件进行编码、归纳和总结。结果:不同的签约服务模式对医防结合的影响不同。采用家庭医生团队的签约服务有助于促进医防结合;团队成员得到有效激励的签约服务有助于促进医防结合,个人付费的签约服务更有助于促进医防结合;服务内容包括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家庭医生签约有助于促进医防结合。建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实施团队签约和个性化有偿签约。设计综合服务包,融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医疗及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体现医防结合理念。探索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与医保基金融合路径,加强医防结合,促使全科医生从服务守门人向健康守门人转变。  相似文献   
6.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按照疾病负担的排序,筛选出"饮食危险因素""高血压""烟草暴露"和"空气污染"四个危害国民健康的最主要因素,将其称为健康"新四害"。基于"新四害"的科学认识,提出建构新健康政策的构想:将"人民健康促进"提升为基本国策,建立国家健康委员会,将控制"新四害"纳入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控制"新四害",并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建立部门协调和中央地方协同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控制"新四害"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断时间序列(ITS)是对具有时间序列特点的结果变量进行分析,评价干预措施是否有效的类实验设计方法。相对于单组ITS,两组ITS可以更好地控制干预前混杂因素的影响,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本文阐述两组ITS的设计原理和统计方法,以两市疾病发病率为例,采用Prais-Winsten法和Newey-West法拟合线性回归模型,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比较。在干预实施的时间窗口中存在多个政策转变时,两组ITS可以更好地平衡序列干预前已存在的趋势,科学地估计干预措施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项目效果评价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高血压病例管理适宜技术的实施对试点区高血压人群规范用药及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通过前后比较的类实验方法,利用随访数据的随机效应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适宜技术对高血压病例管理的作用,研究选取4个试点区分别于项目实施前、后进行两次调查形成了基线数据和终线数据。结果适宜技术的实施使患者的服药率提高了11.9%(P<0.001);血压控制率提高了14.7%(P<0.001)。结论适宜技术通过规范行医行为,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发挥了社区医疗机构在高血压病例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农村既往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与空腹血糖控制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于2007年9~12月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35岁以上农村居民9871人(研究对象为有完整信息的既往糖尿病患者179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样生化检测。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经济收入和合并症等变量的情况下,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探索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格率与空腹血糖达标率之间的关系,线性回归用于探索空腹血糖达标患者和空腹血糖未达标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与空腹血糖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达标率为49.7%。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格率为27.4%。在控制了相关混杂因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格率越高,则其空腹血糖达标率越低(OR=0.47,P﹤0.05);对于空腹血糖不达标的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越好,则其空腹血糖越高(β=0.48,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血糖控制之间呈负相关。也许可以用"久病成良医"来解释,也就是因为血糖难以控制,因此患者会更主动获取糖尿病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浙江省基本药物制度对门诊处方用药数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杭州市下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义乌市义亭镇中心卫生院作为政策干预组,没有实施的东阳市六石镇卫生院作为对照组,形成非随机对照前后测量的类实验设计。利用电子信息系统导出基本药物制度开展一年前及开展后的门诊电子数据,采取双差法(double differences)的评估设计和数据分析。结果:通过负二项回归,控制了年龄、性别的影响和两组基线差异后,结果表明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改革使门诊平均处方用药数下降11.2%(P=0.000)。结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促进合理用药,降低平均处方用药数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