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7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桂枝汤合脱敏汤加减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变应性咳嗽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开瑞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桂枝汤合脱敏汤加减治疗,均治疗2周,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咳嗽、咽痒)积分变化及停药后2周复发情况,检测血清血清总Ig E及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3%,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3. 3%,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 0. 05)。两组AC患者治疗后咳嗽、咽痒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观察组两症状评分治疗后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血清总Ig E、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总Ig 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停药2周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桂枝汤合脱敏汤加减可有效缓解变应性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无复流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96例A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急诊PCI术治疗。根据术中是否发生复流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术中发生复流者为A组(n=72),术中无复流者为B组(n=24)。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压、心率、吸烟史、空腹血糖等和PCI相关情况,包括支架数量、发病至再灌注时间、血栓抽吸例数、支架长度等,并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患者术中无复流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B组患者发病至再灌注时间[(7. 19±1. 32) h]较A组[(5. 65±1. 71) h]明显延长,且血清Lp-PLA2含量[(309. 24±76. 34) mg/L]较A组[(197. 07±55. 35) mg/L]显著升高(P 0. 05);而其它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Lp-PLA2含量是患者术中无复流发生的影响因素(OR=3. 84,95%CI:1. 64~9. 01,P 0. 01)。结论血清Lp-PLA2含量是A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影响因素,故临床中可通过早期测定血清Lp-PLA2含量预判断ASTEMI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4.
我们对脉通灵Ⅰ、Ⅱ方剂及经本方剂治疗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仅叙述血液流变学的观察结果。临床资料按统一诊断标准(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验交流学习班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防治手册以下简称文献1)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住院志者210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大50岁,最小20岁,平均32岁。病程0.5~7年,平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样痛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胆囊息肉样病变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固醇性息肉多为多发且直径小于10mm。结论 B超诊断胆囊息肉是最有效的方法,同时胆固醇性息肉的治疗应注意调节和控制胆固醇代谢,对单发息肉直径大于10mm以上,伴有胆囊结石病人,应该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梁跃华 《陕西中医》2003,24(6):565-565
眨眼是一种保护性的不随意运动 ,属正常生理现象。如眨眼次数增多 ,眼皮不停的开合即为目 。在儿科临床常见 ,多伴有眼睑干涩、刺痒 ,有时分泌物增多等症 ,此病症虽不甚严重 ,但直接影响患儿的生活和学习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现代医学对本病症没有具体论述。中医对本病早有记载 ,名为目 。《审视谣涵》说 :“目 者 ,肝有风也。风入于目  ,上下左右如风吹 ,不轻不重而不能任 ,故目连也。”古人论目 为肝之病变 ,但临床上小儿目 由脾胃变生者为多 ,故本篇只从脾胃方面论述与目的关系。1 脾胃与眼目的关系  1 .1 眼睛依赖脏腑之精…  相似文献   
7.
臀上皮神经炎是因为损伤而引起的严重腰臀部疼痛,亦可以称为臀上皮神经损伤,系臀上皮神经离位所致,中医学属"筋出槽"范畴.该病临床比较多见,主要表现为腰臀部疼痛.  相似文献   
8.
张茂绩  房茂功 《首都医药》2005,12(14):50-50
患者男性,24岁,山东省高密县司机,于2004年8月底猝然头痛三天,未经治疗痊愈,病人出现左侧眼睛向外侧歪斜,双眼视物不清、重影,眼球向上视、向下视、向内视受限,上眼睑逐渐下垂,乃至不能抬举上眼睑,不能视物。当地县医院作脑CT(一),因诊断不清,对症给予维生素B1、B12,口服叶酸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k V扫描技术在肾脏肿瘤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肾脏肿瘤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CT诊断,依据电压的不同分为A、B、C三组,每组42例;A组电压为100kv,B组电压为120kv,C组电压为140 kv,对比三组诊断情况。结果 A、B两组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不大;A、B两组的图像质量明显好于C组。结论低k V扫描技术在肾脏肿瘤CT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为医生提供患者准确的诊断资料,有利于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行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疗程14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TCD监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情况,评价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77.78%,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m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 0.05),对照组患者仅椎动脉Vm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 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V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3)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行气活血化痰方对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较好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头晕症状,改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