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列表法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所有患者均实施限水、限盐和利尿剂、血管转换酶抑制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静脉泵入硝普钠,观察组则加用rhBNP治疗。记录和监测治疗前、治疗72 h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钛前体(NT-proBN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尿酸(UA)等。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SBP、DBP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R、LVEF、NT-proBNP均有好转(P0.05或P0.01),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显著。治疗后对照组Scr、BUN、Cys-C及UA水平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Scr和Cys-C明显下降(P0.05),但BUN和UA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与传统常规用药硝普钠相比,rhBNP可明显改善慢性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肾功能,且起效更迅速,患者整体临床状况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通过构建适合临床实验室常规应用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同源性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分型方法,建立昆明地区临床分离MRSA菌株的MLVA基因分型基础数据库,分析医院MRSA感染流行情况。方法收集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室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分离的111株MRSA菌株,对7个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产物电泳分析,归类各菌株的基因型别。结果 VNTR09-01位点测序结果显示9bp的重复子,重复规律性不强、易突变;111株分离株被分为25个基因型别(A~Y),其中G、A、B为主要型别,分别占47.7%、13.5%、8.1%;呼吸内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和乳腺科存在MRSA集中流行趋势。结论 MLVA分型方法可推广应用于本研究中7个VNTR位点多态性检测,部分科室存在MRSA同源菌集中流行情况,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非心脏手术对已安装冠脉内药物涂层支架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安装冠脉内药物涂层支架后接受过非心脏手术的患者60例,其中27例患者在安装支架后12个月内手术(A组),33例在安装支架后12个月后手术(B组)。另外,随机选择安装冠脉内药物涂层支架,但其后未接受过手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C组)。观察术后1年内(A组和B组)或安装支架后1年内(C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的MACCE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5),B组与C组的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安装冠脉内药物涂层支架后的双抗期接受非心脏手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非急诊手术宜在双重抗凝的12个月以后进行。  相似文献   
104.
刘波  潘琦  王希明  田启俊  周华江  潘锋 《重庆医学》2012,41(35):3732-3733,3736
目的观察镁锌合金(Mg-Zn)共同培养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促增殖作用及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Mg-Zn组、聚L-丙交酯(PLLA)组。采用细胞毒实验(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整合素β2的表达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BMP-2和p-Smad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培养到第2天,3组间细胞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6、8、10天时,Mg-Zn组MC3T3-E1细胞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和PL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PLLA组细胞增殖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MC3T3-E1细胞整合素β2的表达在第2、4、6天逐渐升高,第8天又逐渐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时间点Mg-Zn组整合素β2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PL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PLLA组之间整合素β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Zn共培养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上调整合素β2的表达和激活BMP/Smad信号通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脑梗死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6例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并选取正常对照组66例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脑梗死患者组颈动脉彩超异常率为81.1%,与正常对照组(4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颈动脉严重狭窄伴软斑块形成是卒中高危状态,应早诊断、早干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意义。方法将100例长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分为≤60岁、>60岁组,测定100例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PTH、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收缩压(SBP)、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血磷(P3+)、血钙(Ca2+)水平等,分析BUN、SCr、SBP、Hb、Alb、P3+、Ca2+等与PTH的相关性。结果透析后,患者的BUN、SCr、SBP、P3+、PTH水平显著低于透析前(P<0.01),而Hb、Alb、Ca2+水平显著高于透析前(P<0.01);透析后,>60岁组患者的PTH水平低于≤60岁组患者(P<0.05);透析前,PTH与BUN、SCr、SBP呈正相关(r=0.148、0.651、0.326),与Hb、Alb、KT/V呈负相关(r=-0.621、0.337、0.598)。结论 PTH能对血液透析充分性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间歇性高容量血液滤过(PHVHF)治疗老年脓毒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16例脓毒症合并MODS的老年患者在接受传统治疗方法的同时行PHVHF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血浆炎症介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Ⅱ评分)、MODS评分的改变,以及对死亡率的影响。结果:PHVHF治疗后体温、心率、平均动脉压、急性炎症时相指标、血白细胞等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血浆炎症介质TNF-α、IL-6、IL-8均明显下降(P〈0.01),PHVHF治疗前后APACHⅡ评分分别为(18.94±2.32)分和(14.13±7.01)分(P〈0.05),治疗前后MODS评分分别为(12.50±1.97)分和(9.63±3.91)分(P〈0.05)。结论:PHVHF治疗MODS的老年患者,安全而有效,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8.
下调PCNA和VCAM-1表达参与山柰酚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山柰酚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MTT、细胞计数、流式细胞学等方法检测山柰酚对PC-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molecule 1,VCAM-1)的表达。结果山柰酚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降低PCNA及VCAM-1的表达水平,诱导PC-3细胞阻滞于S期及G2/M期,但山柰酚对PC-3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山柰酚诱导PC-3细胞阻滞于S期及G2/M期,山柰酚抑制PC-3细胞增殖的作用与该药下调PCNA及VCAM-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9.
护士长共情能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情是一个人进入他人精神世界并充分理解他人的能力,高共情能力的人有利于构建和谐关系,确保工作高效率。关注共情和共情能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共情和共情能力的概念及作用,护士长增强共情能力的方法,探讨了护士长共情能力对护理管理工作的影响。促进护士长增强共情意识,提高共情能力,从而正确处理好与领导、患者、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的和谐关系,构建和谐护理团队,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构建和谐病房。  相似文献   
110.
何美林 《医学综述》2012,18(3):359-361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直肠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等,但疗效欠佳,术后5年生存率低,仅为50%左右。近年来,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癌,因其对肿瘤的良好治疗效果,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此综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