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应用灯盏花素减轻顺铂对大鼠肾损害及肾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25mg/kg灯盏花素组(灯盏花素1组)和50mg/kg灯盏花素组(灯盏花素2组)各12只。对照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模型组、灯盏花素1组和2组均腹腔注射顺铂8mg/kg造模。灯盏花素1组和2组分别以25mg/kg和50mg/kg灯盏花素灌胃,给药7d后计算4组肾脏指数,采用原位缺15末端标记法检测肾细胞凋亡情况,左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皮质Bax、Bcl-2表达水平,右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凋亡蛋白Bax和Bcl-2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灯盏花素1组和2组肾脏指数、凋亡指数及Bax、Bcl-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灯盏花素2组肾脏指数、凋亡指数、Bax表达水平及Bax/Bcl-2比值低于模型组、Bcl-2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灯盏花素1组肾脏指数和凋亡指数高于2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增强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影响线粒体凋亡通路,从而减轻顺铂对肾损害大鼠肾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46a靶向Nm23-H1对胃印戒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漯河市中心医院与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胃低分化印戒细胞癌和对应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iRNA微阵列分析分析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miRNA;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验证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miRNA;采用miRNA对照和miR-146a抑制剂慢病毒感染人胃印戒细胞癌细胞系HSC-39,建立对照(对照组)和miR-146a敲降细胞系(实验组)。采用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体内抑制瘤实验分析两组细胞的转移能力;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miR-146a的靶基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组织和组细胞系靶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有84个,其中miR-146a是在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最大的miRNA。胃低分化印戒细胞癌组织miR-146a表达水平(2.96±0.31)高于癌旁组织miR-146a表达水平(1.29±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4,P<0.05)。实验组细胞miR-146a表达水平(0.33±0.15)低于对照组细胞miR-146a表达水平(1.02±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4,P<0.05)。实验组细胞侵袭数量[(32.12±4.14)个]低于对照组细胞侵袭数量[(81.45±8.0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3,P<0.05)。实验组细胞淋巴结转移数量[(6.01±1.89)个]低于对照组细胞淋巴结转移数量[(13.50±3.0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5,P<0.05)。Nm23-H1是miR-146a的靶蛋白。胃癌组织中Nm23-H1表达水平(0.36±0.11)低于癌旁组织中Nm23-H1表达水平(0.84±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0,P<0.05)。胃癌组织中Nm23-H1表达水平(0.92±0.13)低于对照组细胞Nm23-H1表达水平(0.27±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9,P<0.05)。结论miR-146a在印戒细胞型胃癌中呈高表达,通过靶向Nm23-H1调节胃印戒细胞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评价后路小切口下应用膨胀性椎间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3月确诊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资料,将采用膨胀性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的病例归为A组,共28例;将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行腰椎融合术的病例归为B组,共29例。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腰痛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肢疼痛的改善情况;采用腰椎前凸角评价手术节段腰前凸的变化;椎间植骨融合按照Suk标准判定,同时观察过伸过屈位时置入物的稳定性。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A组切口长度4.1±0.4cm、手术时间73.0±28.6min、出血量159.0±50.4ml、引流量180±88.6ml、住院时间7.5±1.2d;B组切口长度12.3±1.6cm、手术时间131.0±26.8min、出血量358.0±46.7ml、引流量360±78.6ml、住院时间16.6±1.5d,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随访时间均为12~26个月,A组平均12.9±7.8个月,B组平均13.7±6.9个月,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A组3例出现脑脊液漏,B组2例出现脑脊液漏,两组均无感染、神经根损伤及内置物松动、移位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植骨均获得融合或可能融合。末次随访时,A组JOA评分由术前的4.52±1.87分提高为12.57±2.95分、改善率(76.81±7.2)%,VAS评分由术前的4.45±1.66分降为1.92±0.64分,腰椎手术节段前凸角由术前的16.82°±1.78°变为21.9°±1.59°;B组JOA评分由术前的4.71±1.62分提高为12.31±2.86分、改善率(73.86±8.6)%,VAS评分由术前的4.68±1.13分降为2.13±1.92分,腰椎手术节段前凸角由术前的17.33°±2.61°变为15.9°±3.26°。两组间JOA评分、改善率及VAS评分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腰椎手术节段前凸角术前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末次随访时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后路小切口下应用膨胀性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与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一样的临床疗效和融合效果,同时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能够维持腰椎曲度的优点。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相关因素与母婴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以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所有患者病例资料,包括妊娠高血压严重程度、孕周、孕次、分娩方式、合并症、母婴不良结局等,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因素及分娩方式对母婴不良结局的影响。结果 母婴不良结局:母亲不良结局55例(27.5%),胎儿不良结局48个(21.5%),新生儿不良结局47个(21.3%)。相关性:尿蛋白严重程度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程度正相关(P<0.05)。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母婴不良结局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孕周、分娩孕周及尿蛋白有关。结论 及时发现并严格控制妊娠高血压疾病及蛋白尿程度,最大限度延长分娩孕周能有效减少母婴不良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喉癌Hep2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以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培养Hep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5、10、20μmol·L-1小檗碱组,CCK-8检测Hep2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剪切后半胱天冬酶(cl-caspase)-9、cl-caspase-3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p-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10、20μmol·L-1小檗碱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 <0.01);凋亡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 <0.01),Apaf1、cl-caspase-9和cl-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 <0.01);划痕愈合率显著降低(P <0.01),侵袭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 <0.01);细胞中VEGF、MMP-2、MMP-9、PI3K、p-Akt、p-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 <0.01),且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小檗碱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抑制喉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6.
辛婧  叶磊 《医学综述》2013,19(6):1012-1014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靶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是生活中的常见病,与心脑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高血压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高血压病常伴有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研究表明血管炎性细胞及炎性因子与高血压关系密切。对炎症与高血压相关性的深入认识能为进一步研究高血压的防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衰竭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脂及微炎症状态的疗效。方法169例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用炭片组、尿毒清颗粒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用炭片组及尿毒清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药用炭片或尿毒清颗粒,疗程8周。结果尿毒清颗粒显著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尿蛋白、肾功能、血脂及微炎症状态,与对照组、药用炭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用炭片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对尿蛋白、血脂、微炎症状态无治疗作用。结论尿毒清颗粒通过减少蛋白尿、改善脂类紊乱、抑制微炎症状态,发挥改善患者肾功能及减少心血管事件、贫血、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纳洛酮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方法:10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惊厥、吸氧、营养支持、降颅压及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纳洛酮0.05 mg·kg-1,静脉注射,随后0.04 mg· kg-1·h-1连续6 h泵入,共3~5 d;复方丹参注射液0.5~1.0 mL·kg-1,静滴,1次/d,连续10 d.比较治疗前、治疗第7天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0)、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对患儿进行NBNA评分.结果:两组治疗第7天,两组MDA,NO,IL-6,hs-CRP,TNF-α水平下降显著,SOD,GSH-Px上升显著(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14,28 d,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纳洛酮能较好的抑制HIE患儿炎症反应,减轻缺氧缺血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机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胫前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接力腓动脉终末前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疗效。方法2014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18例足踝部创面患者。男12例,女6例。年龄8~56岁,平均32.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4例。创面部位:足背部9例,足跟4例,外踝5例。受伤至皮瓣修复时间7~34 d,平均19 d。创面范围6.0 cm×2.5 cm^11.0 cm×6.0 cm。采用大小为6 cm×3 cm^18 cm×7 cm的腓动脉终末前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其供区以胫前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8 cm×3 cm^16 cm×6 cm)修复。结果术后1例腓动脉终末前穿支螺旋桨皮瓣出现瘀血肿胀,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均Ⅰ期愈合。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2.5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皮瓣外形、色泽、质地和厚度与受区基本一致,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腓动脉终末前穿支螺旋桨皮瓣两点辨别觉为10~12 mm,平均11 mm。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评价,获优15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应用胫前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接力腓动脉终末前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不需要牺牲主干血管,还能避免供区植皮,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40.
沈彦坡 《中国基层医药》2014,(20):3100-3102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 PCIA)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术后均行PCIA。镇痛药配方分别:A组,地佐辛复合氯胺酮组:地佐辛0.4 mg/kg+氯胺酮4 mg/kg+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B组,地佐辛组:地佐辛0.6 mg/kg +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C组,芬太尼组:芬太尼15μg/kg+昂丹司琼8 m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毕接PCIA镇痛。观察三组患者术后2、4、8、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 VAS)、镇静程度评分( Ram-say)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术后4、8、12 h时间点A组和C组VAS评分均低于B组(均P<0.05)。术后4、8、12 h时间点A组Ramsay评分均高于B组和C组(均P<0.05)。 C组眩晕、恶心和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B组(均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氯胺酮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开胸手术术后镇痛,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