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15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148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38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 毫秒
91.
吴洁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98-2800
目的分析张家港市艾滋病(AIDS)的流行状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传染病防治示范区工作和完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市2002—2011年报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AIDS患者(HIV/AIDS)病例个案和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市自2002年首次发现HIV感染者,至2011年底累计发现HIV/AIDS 190例,其中AIDS 39例。发现数呈总体上升态势,以外来流动人口居多,近年该市户籍感染者比重在加大。男女性别比为3.32∶1,以20~49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居多。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占79.47%,男男性行为途径感染占29.47%。在HIV感染者的发现上,医疗卫生机构的常规筛查、医务人员主动开展HIV咨询和检测(PITC)工作和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结论该市的AIDS疫情流行特征已发生明显改变,今后应加强宣传、干预、发现、管理及治疗等工作的力度,遏制AIDS快速传播和流行的势头。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监测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62例AMI患者和16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浆LP(a)、Hcy、hs-CRP和cTnI水平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MI患者治疗前的血浆LP(a)、Hcy、hs-CRP和cTn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P<0.01)。在AMI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97例治疗好转患者血浆hs-CRP恢复至正常水平(t=1.586,P>0.05),而血浆cTnI水平降低明显(t=3.322,P<0.01);36例治疗无效死亡患者血浆Hcy、hs-CRP和cTnI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浆LP(a)、Hcy、hs-CRP和cTnI是治疗前诊断AMI有价值的指标,对患者治疗预后判断和随访最有价值的指标是血浆hs-CRP和cTnI。  相似文献   
93.
目的对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BPH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别统计分析TURP和PVP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天数、术后1月IPSS评分降低值、术后1月最大尿流率增加值、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PVP组较TURP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短,两组有统计学差异;在术后1月IPSS评分降低值、最大尿流率增加值方面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VP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URP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V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BPH的手术方式,相较于TURP更安全、患者痛苦少,两者术后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血清胸苷酸合成酶(TS)和胸苷酸磷酸化酶(TP)在晚期胃癌患者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化疗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晚期胃癌患者共82例,行5氟尿嘧啶(5-FU)为主的PLF化疗方案,根据疗效分为化疗临床受益组(CBR组,49例)和非临床受益组(非CBR组,33例)。检测化疗前血清TS、TP水平。根据TS(TP)表达水平分为TS(TP)高表达组和TS(TP)低表达组。观察各组患者疗效并随访预后。结果 CBR组患者的血清TS水平显著低于非CBR组,血清TP水平显著高于非CBR组的患者。TS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42个月和69个月(log-rankχ2=9.34,P=0.002),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8个月和39个月(log-rankχ2=5.49,P=0.032),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TP高表达组和低表表达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71个月和45个月(log-rankχ2=10.42,P0.001),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8个月和27个月,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log-rankχ2=5.87,P=0.027)。结论血清中TP高表达或TS低表达的晚期胃癌患者化疗临床获益率高,检测血清TP、TS表达水平对预估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5.
Objectives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in target vessel failure (TVF) 3 years after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 guidance versus angiographic guidance among all comers undergoing second-generation drug-eluting stent (DES) implantation.BackgroundThe multicenter randomized ULTIMATE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Guided Drug Eluting Stents Implantation in “All-Comers” Coronary Lesions) trial showed a lower incidence of 1-year TVF after IVUS-guided DES implantation among all comers compared with angiographic guidance. However, the 3-year clinical outcomes of the ULTIMATE trial remain unknown.MethodsA total of 1,448 all comers undergoing DES implantation who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ither IVUS guidance or angiographic guidance in the ULTIMATE trial were followed for 3 years.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the risk for TVF at 3 years. The safety endpoint was definite or probable stent thrombosis (ST).ResultsAt 3 years, TVF occurred in 47 patients (6.6%) in the IVUS-guided group and in 76 patients (10.7%) in the angiography-guided group (p = 0.01), driven mainly by the decrease in clinically driven 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 (4.5% vs. 6.9%; p = 0.05). The rate of definite or probable ST was 0.1% in the IVUS-guided group and 1.1% in the angiography-guided group (p = 0.02). Notably, the IVUS-defined optimal procedure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3-year TVF relative to that with the suboptimal procedure.ConclusionsIVUS-guided DES implant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lower rates of TVF and ST during 3-year follow-up among all comers, particularly those who underwent the IVUS-defined optimal procedure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angiographic guidance.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Guided Drug Eluting Stents Implantation in “All-Comers” Coronary Lesions; NCT02215915)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电子肠镜定位下施行腹腔镜辅助结肠息肉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分析22例电子肠镜定位下施行腹腔镜辅助结肠息肉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0~160min,平均(70±16.24)min;术中出血10~60ml,平均(40±2.12)ml;肠功能恢复时间20~30小时,平均(26±2.68)小时;住院5~8天,平均(7±0.44)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8~1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应用腹腔镜、电子肠镜联合手术完成结肠镜无法治疗的结肠息肉,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杨季  庞稼燕  龚明霞 《现代医学》2014,(9):1034-1036
目的:了解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科就诊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68例,其中90例接受了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设为治疗组,78例予盆底肌肉锻炼又称为Kegel运动,设为锻炼组。结果:治疗组及锻炼组盆底肌力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肌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锻炼组(P=0.01);治疗组与锻炼组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有差异(P=0.000),治疗组疗效优于锻炼组。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能提高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穿刺时疼痛的静脉穿刺方法.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1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系统性硬化症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静脉输液治疗日期为单数者为对照组,日期为双数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穿刺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式静脉穿刺法.比较两组静脉穿刺的一次性成功率及穿刺时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87.1%)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度以上疼痛分别为9例和24例,观察组总体疼痛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式静脉穿刺法能提高系统性硬化症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99.
中药汤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汤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得出相对可靠的目前中药汤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NKI、VIP、CBM。全面收集有关中药汤剂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并用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频率分析法对中药进行归类统计。结果:共纳入21篇RCTs,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方案相比,中药汤剂联合化疗方案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客观疗效有效率[OR=1.86,95%CI(1.38~2.50)]、体能状态评分有效率[OR=3.77,95%CI(2.47~5.74)],降低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OR=0.26,95%CI(0.16~0.40)]和重度消化道反应发生率[OR=0.22,95%CI(0.11~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汤剂联合化疗可提高乳腺癌客观疗效有效率和体能状态评分有效率,降低重度骨髓抑制发生率和重度消化道反应发生率;配合化疗的中药汤剂多以益气养血与活血化瘀药物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产后腹胀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8月期间的200例经剖宫产手术的产妇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观察产妇产后的腹胀发生率及腹胀程度,并对产妇产后腹胀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体质量、术前禁食情况、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使用PCA情况及下床活动时间6项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1)产妇产后腹胀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术前禁食情况、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使用PCA情况及下床活动时间有关fP〈0.05),而与患者的体质量无关(P〉0.05)。(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术后使用PCA情况及下床活动时间是剖宫产产妇产后腹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产妇产后腹胀发生的相关因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对其进行早期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可促进产妇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