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4篇
  免费   499篇
  国内免费   1617篇
耳鼻咽喉   275篇
儿科学   114篇
妇产科学   288篇
基础医学   672篇
口腔科学   123篇
临床医学   746篇
内科学   990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429篇
特种医学   1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47篇
综合类   1634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41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410篇
  2篇
中国医学   118篇
肿瘤学   63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374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566篇
  2006年   481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颞骨岩部胆脂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岩部胆脂瘤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方法:经迷路前上径路手术治疗1例,经迷路-耳蜗径路手术治疗8例。结果:术后8例随访2-9年,局部无胆脂瘤复发,其中2例面神经全程减压,术后未能恢复;1例术后2个月出现面肌运动,7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术后仅2个月,有待随访。结论:根据病变部位及侵犯范围选择适当的手术途径;术腔内填塞脂肪,封闭外耳道可防止脑脊液外漏。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咽、食管严重狭窄和闭锁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分析了 1983年 1月~ 2 0 0 1年 6月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的 2 7例咽、食管严重狭窄和闭锁病例 ,其中伴有喉狭窄 12例 ,颈段气管狭窄 1例。根据病因划分包括化学腐蚀伤 2 5例 ,外伤 2例。修复方式 :结肠上徙 2 0例 ,游离空肠移植 6例 ,单纯胸大肌肌皮瓣整复 1例。 12例喉狭窄中利用胸骨舌骨肌筋膜整复 8例 ,胸骨舌骨肌筋膜和会厌下移联合整复 4例。 1例颈段气管狭窄利用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修复。结果  2 7例中 2 5例恢复吞咽功能 ,2例失败。 12例喉狭窄 10例恢复喉的呼吸、发音及吞咽保护全功能 ,2例仅恢复喉的发音及吞咽保护功能 ;1例气管狭窄经手术整复 ,最终拔除气管套管。结论 结肠上徙适于治疗范围大、位置低的严重狭窄或食管闭锁 ;游离空肠移植需要在颈部有正常的食管腔及吻合血管 ;胸大肌肌皮瓣适于修复范围较局限的咽、颈段食管狭窄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 (UHA)患者蜕膜自然杀伤 (NK)细胞的数量、表型特征及杀伤活性 ,探讨其在UH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确定妊娠并难免流产的UHA 32例 ,选取 2 0例正常妊娠行人工流产者作为对照组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蜕膜组织中NK细胞数量及表型 ,用改进的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正常早孕蜕膜中CD5 6+CD3- NK细胞占蜕膜单个核细胞的 60 .73± 13.2 4 % ,为蜕膜组织的优势细胞群 ,UHA患者蜕膜中CD5 6+CD3- NK细胞总量与正常妊娠蜕膜组织中相同 ,而其CD5 6+CD16- 亚群却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 (P <0 .0 5 ) ,CD5 6+CD16+亚群含量及CD5 6+CD16+/CD5 6+CD16- 比值均异常增高 (P均 <0 .0 5 )。UHA组蜕膜组织中NK细胞杀伤活性及其异常增高率均高于正常妊娠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NK细胞是孕早期蜕膜组织中的优势细胞群 ,其亚群失衡及功能异常可导致自然流产  相似文献   
74.
控制性超排卵长、短方案在IVF-ET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短方案控制性超排卵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疗效。方法:将2001年7月-2002年4月因双侧输卵管梗阻IVF-ET的患者100人随机分为长方案组(50人)和短方案组(50人)进行超排卵。长方案组从使用促性腺激素(Gn)治疗前1月经周期黄体期(月经21天)使用GnRHa 0.3mg/d,至垂体完全降调节后加用Gn;短方案组从月经周期第2天开始用GnRHa0.1mg/d,同时加用Gn。当患者有3个以上卵泡直径>18mm时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6小时后取卵行IVF,取卵48小时后行ET。结果:两组患者平均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流产率差异无显著性。而两者的Gn使用量有差别,短方案组少于长方案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用Gn第7天雌激素水平不同,短方案组明显高于长方案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GnRHa长、短方案在IVF-ET中控制性超排卵效果相同,但所需Gn数量不同。  相似文献   
75.
HOXA-11基因与不孕及妊娠失败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HOXA 11基因与不孕及妊娠失败的关系。方法 :选择 4 1例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及 30例难免流产患者 ,同时选择 2 8例正常未孕者及 18例正常早期妊娠者分别作为对照组 ,留取子宫内膜或蜕膜组织。子宫内膜标本通过组织学检查分为增生期或分泌期。难免流产及正常妊娠组均妊娠 6~ 9周。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所有子宫内膜或蜕膜组织中的HOXA 11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整个月经周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中均有HOXA 11基因mRNA表达 ,并因月经周期不同而有所波动。HOXA 11基因mRNA在分泌中晚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阳性表达率为 10 0 % ,在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 3.6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在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中HOXA 11基因失去了它在正常子宫内膜表达的周期性变化 ,而且基因表达缺失明显。HOX A 11基因在正常增生期及分泌期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 .9%、82 .4 %和 6 3.6 %、10 0 % ,在不孕症增生期及分泌期子宫内膜两种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8.9%、4 7.8%和 2 2 .2 %、39.1% ,两组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HOXA 11基因在正常早期妊娠蜕膜细胞中持续表达 ,其阳性表达率均为 10 0 % ,在难免流产蜕膜细胞中的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76.
为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率 (PAG)、细胞间黏附分子 (I CAM - 1)、血小板膜表面α 颗粒膜蛋白 (GMP - 14 0 )的影响 ,将 6 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 ,中药组加服通心络胶囊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AG、I CAM - 1、GMP - 14 0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 8周治疗 ,治疗组患者血液PAG、ICAM - 1、GMP -14 0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提示通心络胶囊可降低黏附分子活性的表达 ,抑制血小板活化 ,对预防和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77.
宫颈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 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在宫颈癌诊断、治疗以及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ELISA)测定 2 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患者和 60例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VEGF含量。结果 :VEGF含量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癌组织中分别为 5 5 6pg/mg、410 2pg/m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肿 瘤≥ 4cm者为 960 0 pg/mg ,淋巴结转移者为 780 5 pg/mg ,而肿瘤 <4cm者 ,淋巴结未转移者分别为 180 5 pg/mg、2 3 0 0p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而在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病理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组织VEGF含量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其含量变化可监测宫颈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78.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 2 7例宫颈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Th1/Th2 两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并与正常人比较 ,了解宫颈癌患者的免疫漂移现象。方法 :利用RT PCR技术检测 2 7例宫颈癌患者PBMC中Th1/Th2 两类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2 7例宫颈癌中IFN γ、IL 2、IL 4、IL 6和IL 10的表达阳性率依次为2 /2 7、3 /2 7、18/2 7、14 /2 7和 18/2 7。结论 :宫颈癌患者高表达Th2 类细胞因子 ,低表达Th1类细胞因子 ,出现典型的Th2 漂移现象 ,为宫颈癌的生物治疗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79.
为讨论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 ,对本科近 13年来治疗的 5例颅内黑色素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示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影像学上CT表现为高密度或混杂密度 ,增强扫描呈不同程度强化。核磁共振检查 (MRI)表现为短T1短T2 信号 ,也可以因顺磁性黑色素含量不同和瘤内有无出血 ,表现为高、低或混杂信号 ,注射二乙胺五乙酸钆 (GD DTPA)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 5例患者中 ,3例手术全切 ,1例大部分切除 ,1例未手术。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颅内黑色素瘤的预后差 ,主张在手术基础上进行包括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bcl-2反义寡核苷酸对肾细胞癌细胞Bcl-2蛋白表达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合成与已知人类基因无同源性的bcl-2反义寡核苷酸(AS1与翻译起始端互补,AS2与编码区互补),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为转染载体,MTS比色实验测定细胞活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bcl-2 mRNA的表达,Western杂交法测定Bcl-2蛋白表达,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细胞.结果:所测定的5个肾癌细胞株均有稳定的bcl-2 mRNA表达;转染的反义寡核苷酸对ACHN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而正义寡核苷酸无明显影响,AS2的抑制作用大于AS1;反义寡核苷酸可诱导ACHN细胞的凋亡,AS1和AS2的诱导率分别为32.1%和43.2%.结论:bcl-2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肾癌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并进而诱导细胞的调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