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5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1617篇
耳鼻咽喉   275篇
儿科学   116篇
妇产科学   289篇
基础医学   674篇
口腔科学   123篇
临床医学   748篇
内科学   992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430篇
特种医学   1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49篇
综合类   1634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42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411篇
  2篇
中国医学   118篇
肿瘤学   63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495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476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416篇
  2008年   439篇
  2007年   566篇
  2006年   481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表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数量及表型的改变,并对其与肝功能、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检测37例慢性乙肝患者和21例健康人肝功能及血清HBV DNA水平,并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进行体外诱导培养,促使其发育成DC,计数其数量并检测膜表面分子的变化。分析DC数量及表型与肝功能、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患者的树突状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且其膜表面分子CD83、CD86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在慢性乙肝患者中,DC数量、DC膜表面分子CD83和CD86与血清HBV DNA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与肝功能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存在DC数量减少及成熟障碍,这种改变与肝内炎症反应程度不相关,但与乙肝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的复制水平呈负相关,提示DC参与慢性乙肝患者体内HBV的清除。  相似文献   
52.
目的构建含有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IGF-1)重组腺病毒,研究rIGF-1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胰岛β细胞损害中的作用。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并感染RINm5F细胞,ELISA、Western blotting检测rIGF-1蛋白表达;STZ诱导细胞破坏,检测培养上清中NO水平,胰岛素释放试验进行功能测定,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成功构建含有rIGF-1基因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为4.0×108pfu/ml,rIGF-1在细胞内外有效表达,并具有抑制STZ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和NO产生、保护细胞胰岛素分泌和促进细胞增殖的活性。结论胰岛β细胞局部表达IGF-1能够保护细胞功能,抑制NO产生,使胰岛β细胞免受诱导凋亡因子的损害,提高细胞存活率。STZ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可能与NO介导有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 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急慢性乏氧状况、乏氧与COX-2过度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兔抗人H IF-1α、GLUT1抗体和鼠抗人COX-2抗体对手术切除的46例肺癌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癌患者46例,其中ⅠA期12例,ⅠB期20例,Ⅱ期8例,ⅢA期6例。H IF-1α、GLUT1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70%(27/46)、39.11%(18/46)和67.39%(31/46)。COX-2表达与H IF-1α、GLUT1的表达相关(P<0.01)。GLUT1表达与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P<0.05)、组织学类型(P<0.01)有关,而H IF-1α、COX-2表达与年龄、性别、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结论NSCLC患者同时存在着急、慢性乏氧,而肿瘤转移主要与慢性乏氧有关。另外,乏氧可能参与了COX-2增强表达的机制。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罗勒多糖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抗原摄取功能以及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未成熟和成熟的DC,实验组加入罗勒多糖(150μg/ml),对照组加入PBS,分别培养24h,收获未成熟的DC,与OVA—FTTC(100μg/ml)共同孵育,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抗原摄取能力。同时收获成熟DC,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罗勒多糖作用组DC的抗原摄取能力显著提高,同时成熟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也明显升高。结论罗勒多糖可显著增强DC的抗原摄取能力,并且能够提高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这可能是罗勒多糖发挥抗肿瘤免疫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雷洛昔芬(raloxifene)对血管内皮细胞雌激素应答元件(ERE)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首先构建ER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ERE-TK-Luc),然后采用真核细胞转染技术将ERE-TK-Luc与内参照质粒PRL-SV40一起转染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检测raloxifene刺激的转染细胞荧光素酶的相对活性,与未用药的转染细胞进行比较。并同时采用raloxifene与雌二醇(E2)共同处理细胞,观察raloxifene对E2作用的影响。结果:在raloxifene处理的转染细胞中荧光素酶表达量低于未用药的转染细胞,raloxifene浓度为10-7mol/L时更明显(P<0.01);E2可使转染细胞荧光素酶表达量明显高于未给药组(P<0.01),而raloxifene与E2同时处理则细胞荧光素酶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近(P<0.01)。结论:Raloxifene对血管内皮细胞ERE转录活性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圈组,通过现状调查、原因解析明确问题真因,从制定动静脉内瘘院前指导规范,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实施“VAP”评估模式,制定围手术期标准化管理流程;构建“互联网 +”智能宣教模式,优化院外延伸服务三方面进行改进。结果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率由10.6%降低至3.3%。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终末期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不良率。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应用网络分析的方法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攻击性以及父母攻击性的相互影响。方法 2019年1—12月选择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108人为ADHD组,正常儿童110人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及其父母均完成攻击问卷。通过构建网络的方法对ADHD及对照组儿童攻击性行为与其父母的攻击性行为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ADHD组儿童躯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易怒得分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2.94、5.92,P<0.001)。ADHD父母的攻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分量表显示ADHD组父母易怒(t=3.83、3.70)、父母敌意(t=2.69、3.0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父母的攻击性和ADHD儿童的攻击性有显著相关(P<0.01);网络分析显示ADHD儿童与正常对照组儿童存在不同的攻击性网络结构,其网络全局强度高于对照组(Z=2.06,P<0.05)。结论 ADHD儿童和其父母较正常儿童均具有较高水平的攻击行为,父母的攻击性和ADHD儿童的攻击性之间相互影响,ADHD儿童攻击性受到父母的影响显著大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8.
目的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力资源效益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经济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2018年10月1-31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PIVAS接收的全部静脉用药医嘱及对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干预结果,分析PIVAS干预不合理用药医嘱产生的药品资源、人力资源节约情况。结果2018年10月1-31日PIVAS药师共审核用药医嘱412782组,其中不合理医嘱1967组,占0.417%,包括不规范、不适宜及超常医嘱等类型。通过PIVAS药师干预不合理用药医嘱,及时纠正医师用药医嘱错误,节约了药品资源及护理工时。结论PIVAS进行用药医嘱审核对于保障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59.
Backgroun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ing disorders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has already been reported. Snoring, a comm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is of clinical value in assessing sleeping disorder severity. However, investigations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noring and CKD are limited, especially in normal-weight populations.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noring frequency and CKD in obese and normal-weight people in China.MethodsA community-based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3250 participants was performed. Study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 the regularly snoring group, occasionally snoring group, and never snoring group – based on their self-reported snoring frequency. CKD was defined as an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of less than 60 mL/min/1.73 m2.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relevance between snoring frequency and CKD prevalence.ResultsThe CKD prevalence in obese participa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weight participants. Frequent snorers ha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CKD than those who were not frequent snorers in the obese group. Snoring frequency was correlated with CKD prevalence in obese participants independent of age, sex, smoking and drinking status,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triglyceride level,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and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odds ratio: 2.66; 95% CI: 1.36–5.19; p=.004), while the same relationships did not exist in normal-weight participants (odds ratio: 0.79; 95% CI: 0.32–1.98; p=.614).ConclusionsSnoring appears to b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CKD in obese but not in normal-weight Chinese adults.  相似文献   
60.
容积调控性氯通道在细胞的容积调节、增殖及凋亡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分子结构尚未确定。近年研究发现容积调控性氯通道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凋亡及多药耐药性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随着研究深入,容积调控性氯通道将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