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陈少如  秦庆祝  张红梅 《全科护理》2021,19(11):1482-1484
介绍心碎综合征概念、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构建全面有效的健康评估计划、及时识别心碎综合征的诱发因素(精神应激因素、躯体应激因素)、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制定心理或精神干预举措等护理对策,旨在为心碎综合征病人制定相应的护理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2.
63.
《Clinical breast cancer》2022,22(4):319-325
BackgroundPoly-ADP ribose polymerase (PARP) inhibitors (PARPi) are active in patients with germline BRCA1/2 (gBRCA1/2)-mutated breast cancer, accounting for 5% to 10% of all breast cancers. Another 5% to 10% harbor somatic BRCA1/2 (sBRCA1/2) mutations or mutations in non-BRCA1/2,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 (HRR) genes but until recently, there were no data for the use of PARPi in these patient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use of olapari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harboring sBRCA1/2 or germline or somatic non-BRCA1/2, HRR mutations and demonstrates potential activity of PARPi in this setting.MethodsIn this retrospective, single institution study,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off-label, off-protocol olaparib f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harboring sBRCA1/2 or germline or somatic non-BRCA1/2, HRR mutations were identified. The primary aim was to describe these patients’ demographics, tumor characteristics, mutations,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response rates,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ARPi-associated survival and subsequent treatment.ResultsSeven patients were treated off-label, off-trial with olaparib for sBRCA1/2-mutated cancers (n = 4) or non-BRCA1/2, HRR-mutated cancers (n = 3). All patients with sBRCA1/2-mutated cancers responded to PARP inhibition; patients with non-BRCA1/2, HRR-mutated cancers did not respond. The 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a sBRCA1/2 mutation was 6.5 months (range 5-9 months) vs. 3 months (range 2-4 months) in patients with non-BRCA1/2, HRR mutations.ConclusionThis single institution experience adds to recent larger reports confirming evidence for PARPi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harboring sBRCA1/2 mutations. No activity was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either germline or somatic non-BRCA1/2, HRR-mutated cancers.  相似文献   
64.
许泼实  赵静  陈光辉 《检验医学》2012,27(12):1040-1042
目的研究中原地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亚型分布,探讨HPV感染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导流杂交技术对11 861例就诊的女性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HPV感染率为29.0%,其中高危型HPV16感染率最高(8.3%),其次依次为低危型HPV6(6.0%)、低危型HPV11(5.5%)、高危型HPV52(4.6%)、高危型HPV58(3.8%)。不同年龄组间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30岁组感染率(42.8%)最高,其次为30~40岁组(25.7%)和50岁以上组(23.2%),最低的为40~50岁组(17.9%)。结论中原地区女性HPV感染的优势亚型为HPV16,20~30岁女性HPV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心肌做功技术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降低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病例-对照设计的诊断性试验。选取2019年5—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为AMI且LVEF>50%的患者为AMI(LVEF>50%)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采用二维超声采集其心尖二腔、三腔及四腔长轴切面连续3个心动周期动态图像,测量并比较两组间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心肌做功各参数的差异。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心肌做功各参数的重复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左心室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做功指数(GWI)对于LVEF保留的AMI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降低的诊断价值。结果AMI(LVEF>50%)组30例,年龄(67.3±9.7)岁,女性14例(46.7%)。对照组30例,年龄(68.1±8.6)岁,女性12例(40.0%)。AMI(LVEF>50%)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比二尖瓣后叶瓣环组织多普勒速度(E/e)、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较对照组大,E、e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AMI(LVEF>50%)组GCW[(1145.9±440.1)mmHg%(1 mmHg=0.133 kPa)比(1425.7±355.4)mmHg%]、GWE[(80.9±9.5)%比(87.3±5.5)%]、GWI[(1001.3±416.2)mmHg%比(1247.6±341.7)mmHg%]低,长轴整体应变(GLS)绝对值低[(8.5±3.4)%比(11.4±3.7)%],峰值应变离散度(PSD)高[(101.3±66.4)ms比(74.7±31.9)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LVEF>50%)组GWW高[(177.2±71.1)mmHg%比(155.7±64.6)mmH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W、GWW、GWE、GWI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重复性良好(ICC均>0.75)。ROC曲线分析显示,GCW、GWW、GWE、GWI 4个参数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0.929、0.808、0.862,均可用于AMI(LVEF>50%)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的诊断。结论心肌做功技术对于LVEF保留的AMI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降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健康生活方式与不同性别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再住院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该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入选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河南省人民医院及其合作医院心内科出院的CHF患者,根据随访6个月内再住院情况,男女两性分别分为再住院组和对照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情况。健康生活方式包括4项,分别为不吸烟、适度运动、体重指数(BMI)正常及合理膳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健康生活方式及其组合对不同性别的CHF患者再住院风险的影响。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2697例,其中男性1308例(再住院组621例,对照组687例),女性1389例(再住院组684例,对照组705例)。男性患者中,再住院组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和医疗保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患者中,再住院组年龄、居住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和医疗保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CHF患者中,具有4个健康生活方式均可降低再住院风险(男性OR=0.34、95%CI 0.11~0.76、P=0.002,女性OR=0.27、95%CI 0.13~0.79、P=0.012)。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CHF患者中,具有不吸烟及其他任意2个健康生活方式的组合均可降低再住院风险,具体为不吸烟、适度运动、BMI正常的男性OR=0.32、95%CI 0.11~0.99、P=0.043,女性OR=0.28、95%CI 0.12~0.93、P=0.032;不吸烟、适度运动、合理膳食的男性OR=0.42、95%CI 0.24~0.98、P=0.044,女性OR=0.40、95%CI 0.12~0.94、P=0.031;不吸烟、BMI正常、合理膳食的男性OR=0.31、95%CI 0.21~0.92、P=0.039,女性OR=0.27、95%CI 0.11~0.87、P=0.014。在女性CHF患者中,健康生活方式两两组合中的不吸烟和适度运动可降低再住院风险(OR=0.23,95%CI 0.19~0.97,P=0.038),而在男性患者中未见到类似结果(OR=0.65,95%CI 0.33~1.84,P=0.315)。结论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CHF患者再住院风险,而不同性别的患者相关的健康生活方式及其组合可能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67.
目的:评估艾尔巴韦/格拉瑞韦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真实世界研究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开放式、单中心的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的103例使用艾尔巴韦/格拉瑞韦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析其临床基线特征,以及抗病毒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103例患者中,男55例(53.4%),女48例(46.6%),年龄为(47.6±13.9)岁;基因1a型2例(1.9%),基因1b型101例(98.1%);17例(16.5%)干扰素经治患者均为基因1b型,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3例(2.9%)。103例患者中,35例合并基础疾病,26例有合并用药。98例完成治疗12周的随访;89例完成治疗结束后12周的随访,均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整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4%(21/103),主要为失眠、焦虑、乏力,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3例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在治疗后无乙型肝炎病毒激活。结论: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性较高,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大疱病(BD)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明确的76例BD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根据治疗20 d患者的临床转归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大疱部位及大小等,检测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再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76例BD患者纳入研究,男67例、女9例,年龄(62.2±13.3)岁,糖尿病病程(11.2±7.2)年。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无明显诱因,在正常皮肤上可见张力性大疱。大疱部位位于下肢68例、上肢8例,面积(14.9±11.7)cm2,63例(82.9%)大疱合并感染。治疗20 d,预后良好组42例,预后不良组34例。预后不良组的年龄≥60岁、大疱病史≥10 d、大疱面积≥20 cm2、大疱感染程度重、HbA1c≥9%、白细胞计数≥9.5×109/L、C反应蛋白≥10 mg/L、ALB<35 g/L、周围血管病变程度重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疱面积大、大疱感染程度重、HbA1c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BD多发于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大疱面积、继发感染、血糖控制不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与湿疗伤口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医院诊治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湿疗伤口敷料治疗,观察组采取银离子敷料联合水凝胶治疗.结果 对照组清创天数(3.37±1.97)d,肉芽组织生长天数(11.46±3.24)d,上皮形成天数(12.21±2.19)d,观察组清创天数(6.28±2.24)d,肉芽组织生长天数(8.87±2.89)d,上皮形成天数(10.34±2.0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对照组有47例细菌培养阳性,观察组有12例培养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对照组显效率36.51%、有效率25.40%、基本治愈率7.94%,观察组显效率66.67%、有效率39.68%、基本治愈率20.64%、完全治愈率3.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离子联合水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较湿疗伤口敷料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2例)及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病理科(10例)2009年6月至2019年2月期间诊治的32例CFT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波形蛋白、CD3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CD117、S-100蛋白等的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行C-KIT、PDGFRA检测;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是否有ALK基因重排或MDM2基因扩增。结果患者年龄范围15~63岁,平均40.8岁,男性12例,女性20例,11例发生于胃,4例发生于腹膜后,4例位于卵巢,阴囊、纵隔、头颈部各2例,胸腔、肺、肾上腺、肾脏、乙状结肠、附睾和输卵管系膜各1例。大体均表现为界限清楚的实性肿块,肿瘤最大径0.6~10.0 cm。镜下特点均为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组织内伴有钙化或沙砾体形成,纤维母细胞稀疏,间质内散在或成片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示梭形细胞恒定表达波形蛋白,9.4%(3/32)病例表达CD34,而calponin、平滑肌肌动蛋白、结蛋白、S-100蛋白、SOX10、STAT6、β-catenin、ALK、CD117、DOG1、广谱细胞角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均呈阴性。全部病例行FISH检测ALK均无重排,11例发生于胃、4例发生于腹膜后及1例发生于乙状结肠的病例行C-KIT、PDGFRA分子检测均未见突变,4例腹膜后病例FISH检测MDM2均无扩增。结论CFT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不同部位CFT应注意与其他良恶性梭形细胞间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