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0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423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282篇
基础医学   292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833篇
内科学   948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77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科学   753篇
综合类   1293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551篇
眼科学   208篇
药学   350篇
  6篇
中国医学   127篇
肿瘤学   2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486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80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功能。方法 :采用随机点同视机立体图 (random dotstereogramssynoptophone,RDSS)检测 6 2例正常人双眼旋转融合范围和旋转融合恢复力。结果 :①RDSS 80 0″~ 6 0″双眼外旋融合力是 (11.79± 3.4 0 )°~ (8.2 3± 1.91)°,内旋融合力是 (9.38± 3.4 0 )°~ (6 .4 8± 2 .72 )°。②RDSS不同视锐度的各组间比较 ,仅 2 0 0″和 6 0″内旋融合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14 1) ,其余内旋、外旋融合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③RDSS 80 0″~ 6 0″双眼外旋融合力恢复点为 (5 .77± 1.89)°~ (3.6 7± 1.17)°,内旋融合力恢复点 (3.6 9± 1.2 1)°~ (2 .35± 1.4 0 )°。结论 :①双眼外旋、内旋融合力范围随立体视锐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 ,即视差越大 ,旋转融合力越大。②不同立体视锐度 ,其外旋、内旋融合力表现不同 ,能反映出与旋转融合功能的关系。临床可采用RDSS对双眼旋转融合力及范围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32.
用多巴酚丁胺99m锝-MIBI(methoxyisobutylnitrile)心肌断层显象(Dobu-ECT)评价冠心病介入性治疗的效果。方法对32例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前、术后3~6个月行多巴酚丁胺心肌显象。多巴酚丁胺以5~40μg.kg-1/min,每级剂量间隔3分钟。在最大剂量时注射740MBq99m锝-MIBI,1小时后行心肌断层显象。24小时后再注射等量399m锝-MIBI行静态心肌显象。结果术前显示116个异常室壁节段,术后显示79个节段缺血消失或缺血改善,术前心肌显象有明显可逆性心肌缺损节段,治疗有效率为75%;而术前仅呈固定缺损节段,治疗有效率为43.8%(P<0.01)。术前心脏断层显象有明显可逆心肌缺损病例,77.8%(21/27)术后心肌缺血消失或改善,22.2%(6/27)心肌缺血无改善或缺血范围扩大,其中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原有扩张部位再狭窄。结论多巴酚丁胺99m锝-MIBI心肌显象可用于评价冠心病介入性治疗的效果,在随访中可发现再狭窄,进一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33.
韩婷婷  崔小川  韩芳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0):2447-2451
全科医学和睡眠医学作为国内目前新兴的两个临床学科,两者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交集,互补性强,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上存在一定的交叉融合。中国专科医师培训认证制度在人才培养方面为全科医师从事睡眠医学工作开辟了道路,使其有良好的协同发展的基础及必要性。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国全科医学与睡眠医学两者学科协同发展的基础及学科协同共建的必要性,介绍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在全科医学与睡眠医学学科共建方面取得的经验,并邀请相关专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4.
王晶玉  洪申达  韩芳  刘国莉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20):2555-2558+256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妊娠人群中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不仅与多种不良妊娠结局相关,也可能对母婴远期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目前诊断OSA的金标准多导睡眠监测在妊娠人群中难以大规模开展,导致绝大多数妊娠期OSA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寻求其他筛查策略和筛查工具准确识别具有OSA风险的孕妇并进行及时诊治,对于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妊娠期OSA患病率、筛查现状、筛查时机、目标人群、筛查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妊娠期OSA的筛查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马勇  高伟波  朱继红 《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7):2120-2124
背景细菌性肝脓肿(PLA)是临床常见的内脏器官感染性疾病,既往PLA发生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较少。目的 分析PLA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并探讨发生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161例因PLA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发病症状(发热、腹痛、恶心、呕吐)、既往病史信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肝胆疾病、恶性肿瘤);收集患者入院时辅助检查结果,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ALC)、单核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Scr)、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计数(PLT);收集患者肝脓肿影像学检查(腹部CT或超声)结果(是否多个脓肿)、病原学检查结果(血培养、培养出肺炎克雷伯菌比例);收集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预后情况。根据外周血PLT是否<1...  相似文献   
36.
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和乳腺X线影像微钙化点计算机辅助检测的前期预处理,本研究提出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CA)的自动提取新算法并且将其应用于乳腺图像感兴趣区域的自动提取.其具体思路是:(1)将乳腺区域图像提取成等大的子图像作为待测乳腺图像感兴趣区域;(2)将ICA应用于乳腺图像感兴趣区域得到基图像;(3)将待识别乳腺图像感兴趣区域在基图像所构成的子空间进行投影求得待测乳腺图像感兴趣区域的特征矢量;(4)用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方法进行乳腺图像感兴趣区域的模式判别.对临床实际病例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率为91%,与同类研究检出率相当.本研究方法简单有效,并具有较高的智能性,为ROI的自动提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7.
Kan X  Shen DH  Shi B  He JS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4):312-315
目的 探讨各种类型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特点、形态学分类、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以及不典型增生与乳腺原位癌的鉴别诊断标准。方法 (1)观察本院300例乳腺良性增生性病变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其病理形态改变。(2)观察86例大切片乳腺癌旁不典型增生病灶与癌灶的关系。结果 乳腺增生症中,纤维腺瘤为主型好发于21~30岁年龄组,而不典型增生病变则多见于40~60岁组。其中囊肿病仅占6.0%,而纤维腺瘤变达25.4%;癌旁组织中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为65.1%,其中以导管原位癌发生率最高,达74.9%。结论 研究证实了1997年(舟山)“乳腺增生症的组织学分类”(推荐方案)的可行性。乳腺不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乳腺增生症可归纳为普通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的特殊增生细胞具有特别的诊断价值。重度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但大部分可分。  相似文献   
38.
背景:腰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除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外,还存在大量的"隐性失血"。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能会影响围术期出血尤其是隐性失血,此前并无报道。目的:针对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腰椎管狭窄患者与非类风湿性关节炎行腰椎后路手术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隐性失血情况进行对比,并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了65例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腰椎管狭窄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筛选87例未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腰椎管狭窄患者(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所有患者均采取椎弓根螺钉+钛棒+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进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术中行自体骨后外侧植骨。提取信息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类风湿性关节炎信息(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Steinbrocker分级、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手术信息以及出血量相关指标。以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隐性失血作为主要指标;以手术时间、术前术后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及其变化值、手术前后贫血数量、术后新发贫血数量、自体血和异体血输注量等作为次要指标。结果与结论:①类风湿性关节炎组腰椎管狭窄患者平均年龄为(65.97±8.0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5.76±3.68)kg/m^2,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和手术节段数上均与之匹配;②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患者平均病程为(16.78±12.73)年,其中单药或联合口服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者最常见,2组在椎弓根螺钉数和椎间融合器置入数量上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2组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③主要结果对比显示2组在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隐性失血以及隐性失血所占总失血量比例在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更低(P<0.001,0.012);根据手术节段数进行分层分析,长节段(≥3节段)手术中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中隐性失血和隐性失血所占总失血量比例均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组;④次要指标对比红细胞压积改变值(P=0.021)在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小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组但血红蛋白减小值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2组新发贫血以及贫血加重情况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异体血输注和手术时间相比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患者隐性失血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Steinbrocker级别高、未服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血红蛋白变化和输注异体血为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⑥提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和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在总失血量、术中出血、术后引流和手术时间上无差异,而隐性失血以及隐性失血所占总失血量比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组高于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尤其是长节段手术;类风湿性关节炎组的Steinbrocker分级高、未服用改变病情抗风湿药、血红蛋白改变较多以及输注异体血为隐性失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了解我国女性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的慢性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河北省固安县 1989~ 1993年 4 1例女性慢性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的现状进行调查 ,包括临床表现 ,血清生物化学指标 ,病毒学标志检测及B型超声检查。其中 ,HCVRNA的测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 ,抗 HIV ,抗 HCV和HBsAg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  4 1例女性丙型肝炎患者平均年龄 (40± 7)岁 ,随访时间 10~ 15年 ,HCVRNA间隔半年两次检测 ,自然阴转率为 19 5 1% (8 4 1)。 30例(73% )现在有症状 ,以乏力最为常见 (77% )。总的丙氨酸转氨酶 (ALT)和 (或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异常率为 32 % (13 4 1) ,均为轻度异常 ,无中度和重度。B超轻度慢性肝炎占 83% (34 4 1) ,中度占 17%(7 4 1) ,无重度。结论 平均感染 (13± 1)年的女性输血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多数肝脏炎症轻微慢性感染进程中有部分感染者出现HCVRNA自发阴转。  相似文献   
40.
We report on the antileukemia effect of interleukin 2 (IL2) on different immune cells from 22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 Bone marrow cells from these patients were first cultured in modified long-term bone marrow culture medium for several days, then separately cultured with 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s (LAK),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 and dendritic cell cocultured CIK (DC-CIK) for another 1-2 days. They were then detected for presence of the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h) by cytogenetic analysis and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The percentage of Ph-chromosome-positive cells in the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after culturing with CIK and DC-CIK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after culturing with IL2 or LAK.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ytogenetics and FISH are useful techniqu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anti-CML effect of immune cells and that CIK or DC-CIK can be appropriate candidates for adoptive immune cell therapy in vivo or for leukemia cell purging ex viv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