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6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80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265篇
内科学   206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188篇
综合类   544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361篇
  4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贵州省中年居民牙周疾病流行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省城乡中年居民牙周疾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口腔预防保健提供信息支持。方法按《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检查受检者牙周健康情况,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贵州省中年居民牙龈出血检出率、牙周结石检出率、牙周袋检出率和附着丧失检出率分别为79.7%、96.6%、21.0%和16.4%,城乡居民牙龈出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牙周结石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居民和男女附着丧失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居民牙龈出血情况高于城市居民;吸烟是发生牙结石、牙周袋的危险因素;男性居民牙周结石和附着丧失的发生率高于女性;牙签可降低附着丧失的发生率。结论贵州中年居民牙周情况不佳,农村地区尤其严重,必须加强牙周疾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Livin在睾丸性不育症生精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睾丸性不育症生精细胞中Livin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10名正常睾丸组织作对照。结果 Livin在正常睾丸组织和睾丸性不育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和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轻度、中度和重度生精障碍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33%和27%,轻度和重度生精障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vin可能与睾丸性不育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有望成为一项有用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小学生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构建我国小学生行为问题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量化分析。方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小学生行为问题临床及专家意见构建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调查获取各指标的专家判断并用AHP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指标体系从儿童、父母、家庭、教师、社会5个层面建立,各层次判断矩阵一致性较好(CR<0.10),前6位高危指标:家庭氛围(10.49%)、家庭类型(7.11%)、教师定期与孩子家长沟通情况(5.65%)、教师教育理念(5.31%)、教师对儿童身心发育知识了解(5.17%)、生活周边环境社会风气(6.17%)。结论所构建的小学生行为问题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较为全面,33个指标权重值可为临床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AHP通过对专家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的结合,对行为问题原因的分析更加合理,可作为优化儿童行为问题相关因素探析模式的一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高脂膳食致C57小鼠脂肪肝内质网应激及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变化。方法采用高脂膳食诱导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脂肪肝、肥胖)小鼠模型(HF组,n=10),以正常普食喂养的小鼠为对照组(NF组,n=12),喂养25周,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PAI-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中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PAI-1mRNA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HF组肝脏病理检测提示中度脂肪肝,血清中FBG、FINs、TC、TG、PAI-1、ALT、AST均较NF组呈不同水平增高(均P<0.05),同时,肝组织中CHOP、PAI-1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上调(均P<0.01)。结论高脂膳食喂养可诱发C57小鼠脂肪肝内质网应激;PAI-1mRNA表达增高且活性增强,可能参与了脂肪肝内质网应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测鉴定汉族和布依族个体表皮生长因子前体基因(preproEGF)第20、21外显子及其内含子DNA序列区段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方法 设计合成11条引物分别以布依族和汉族个体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大片段PCR扩增和产物的DNA测序;以GenBank资料库相应的核酸序列为参照分析比较布依族、汉族个体和外国人种的...  相似文献   
996.
Hangman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Hangman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9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共收治Hangman骨折患者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17~74岁,平均32岁。采用Levine-Edwards分类法:Ⅰ型8例,Ⅱ型12例,Ⅱa型7例,Ⅲ型2例。所有患者均先行牵引复位后再采用Halo-vest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Ⅰ型患者均采用Halo-vest外固定;有硬膜前方受压的5例Ⅱ型和1例Ⅲ型患者采用前路C2/3椎间盘摘除、椎体间植骨、前路钛板固定术(A术式),无硬膜前方受压的5例Ⅱa型患者采用后路C2椎弓根螺钉固定术(B术式),2例Ⅱa型、7例Ⅱ型、1例Ⅲ型患者采用后路C2-3椎弓根侧块螺钉钛板/棒内固定术(C术式)。术后根据颈椎X线片上骨折愈合情况、临床症状及颈椎活动功能改善情况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8例采用Halo-vest外固定治疗的Ⅰ型患者疗效优良5例,可2例,差1例(骨折未愈合,后经A术式治疗,12周后C2-3节段融合,疗效为良)。6例A术式及5例B术式手术患者均在12周后获得骨性融合,疗效均为优良。10例采用C术式手术患者中,1例Ⅱ型患者畸形融合,1例Ⅱ型未融合,8例疗效优良。结论:根据Levine-Edwards分型选择治疗方式治疗Hangman骨折多数患者可获得优良疗效。  相似文献   
997.
桃仁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桃仁对单侧输尿管结扎诱导的肾间质纤维化实验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ig给2 mL自来水,蒙诺组ig予10 mg·kg-1和桃仁组ig予6 g·kg-1释成冲剂2 mL,每日1次。术后14 d处死大鼠,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有较弱表达,肾间质α-SMA和FN有较强的表达(P<0.05);与模型组相比,桃仁组纤维化程度减轻,且α-SMA和FN的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弱,E-cadherin表达较强,有统计学差异(P<0.05),桃仁组与蒙诺组比无统计学差异少。结论:桃仁可能通过增强E-cadherin、减弱α-SMA和FN的表达改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而减缓肾间质纤维化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盆腔自主神经保留(PANP)和双吻合器技术(DST)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选择TME联合PANP及DST(TME组)与传统(传统组)手术治疗的Dukes A期、B期、C1期中低位直肠癌56例和46例作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保肛率、排尿...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究牵张刺激对乳鼠心房肌细胞L型钙离子通道(Ca-L)Cav 1.2 mRNA表达的影响以及替米沙坦(Tel)的调控作用.方法 1d龄SD乳鼠,分离心房肌细胞,于细胞牵引装置培养24 h分组干预:(1)对照组:不予牵张刺激;(2)牵张组:牵张增加16%硅胶膜面积48 h; (3) Tel组:予Tel 1μmol/...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液、胃黏膜及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存在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黏膜病变的影响及乙型肝炎病毒消化道传播的可能性。方法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同时行胃镜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胃液、血清中HBsAg、HBeAg、anti-HBs、anti-HBe、anti-HBc,免疫组织化学法(Envision)检测胃黏膜组织中HBsAg、HBcAg。结果 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胃液中HBsAg、HBeAg的检出率分别为80.0%、25.0%。其胃液中的HBsAg、HBeAg与血清中HBsAg、HBeAg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血清中HBsAg、HBeAg阴性者,胃液中HBsAg、HBeAg出现阳性。60例慢性HBV感染者胃黏膜组织中HBsAg和(或)HBcAg阳性29例,在胃黏膜组织中单项HBsAg阳性2例,单项HBcAg阳性10例,同时阳性17例,胃黏膜中HBsAg、HBcAg与血清中的HBVM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0例慢性HBV病毒感染者中29例胃黏膜组织中可检测到HBsAg和(或)H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