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1篇
  免费   286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299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920篇
内科学   615篇
皮肤病学   234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121篇
外科学   718篇
综合类   1710篇
预防医学   403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371篇
  6篇
中国医学   344篇
肿瘤学   16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504篇
  2013年   533篇
  2012年   619篇
  2011年   696篇
  2010年   453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381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目的 了解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喀什地区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在新疆喀什地区收集肺结核患者193例血液样本,收集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142例血液样本,采用试剂盒法提取全血基因组DNA,采用英国LGC公司生产的基于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技术的SNPline基因分型平台对选定的MBL基因SNP位点rs7096206进行分型,获得该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MBL基因rs7096206位点的三个基因型CC、GC、GG在结核患者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等位基因在两组间的分布上看,突变型碱基G在结核患者组中的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L基因rs7096206多态性位点与新疆结核病易感性存在关联,携带G碱基比携带C碱基具有更高的结核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992.
正胶质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0%,占颅内恶性脑瘤的80%~([1])。2016年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颠覆性地改变了胶质瘤传统形态学分型方法,并第一次以分子分型作为肿瘤分型的核心依据,共分为8个,即弥漫性星形细胞(WHOⅡ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少突胶质细胞瘤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检测微小RNA-125a-5p(miR-125a-5p)在骨肉瘤细胞及正常成骨细胞(NHOst)中的表达特征,并探讨其通过负性调控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骨肉瘤细胞及正常成骨细胞中miR-125a-5p的表达情况。体外转染miR-125a-5p模拟物(mimics)至骨肉瘤细胞系(HOS和Saos-2),并观察其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及Western blot验证miR-125a-5p对MMP-11的负性调控作用。结果 miR-125a-5p在HOS和Saos-2细胞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NHOst细胞(P 0. 05)。HOS和Saos-2细胞中转染miR-125a-5p mimics可显著升高细胞内源性miR-125a-5p表达水平(P 0. 05)。过表达miR-125a-5p抑制HOS和Saos-2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 0. 05)。miR-125a-5p与MMP-11信使RNA(mRNA) 3'-非编码区(3'-UTR)存在互补结合位点,其通过与MMP-11结合而抑制骨肉瘤细胞中MMP-11蛋白的表达(P 0. 05)。结论 miR-125a-5p在骨肉瘤细胞中呈现低表达,过表达miR-125a-5p可通过负性调控MMP-11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提示miR-125a-5p可作为骨肉瘤新的分子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94.
肾上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肾上腺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目前非药物治疗是治愈肾上腺肿瘤的最佳选择,主要的非药物治疗方式包括:开放性肾上腺切除术(OA)、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LA)、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RALA)、肾上腺肿瘤的介入治疗,本文就肾上腺肿瘤目前的非药物治疗方式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5.
99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接受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的多囊卵巢综合征13例患者病历资料,对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时的体重、月经、皮肤、毛发、性激素等变化进行电话随访。 结果13例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在术后随访中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 结论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安全且有一定疗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自杀意念抑郁症的效果,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均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采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定,采用自编不良反应记录表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在不同时间点HAMD-17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F=204.3,P0.01,研究组F=292.6,P0.01),SIOSS评分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F=15.6,P0.01,研究组F=21.8,P0.01)。治疗第2、4、8周末,研究组HAMD-1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有自杀意念者的比例和SIO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1,P=0.325)。结论与单用氟西汀比较,氟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可能更有助于改善伴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和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8周基础军训(basic military training, BMT)对低体重新兵(BMI<18.5 kg/m2)的血清总脂联素、高分子量 (high molecular weight, HMW)脂联素及HMW脂联素与总脂联素之比(以下简称HMW/Total)的影响。方法 BMT的内容主要包括军事训练及体能训练。从2016年新疆某部队应征入伍的300名男性新兵中,抽取了24名低体重新兵,分别在8周BMT前、后测定并记录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BMI和腰臀比;采用12 min跑的方法测定其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consumption,VO2max);采用酶免法测定其血清总脂联素及HMW脂联素水平。结果 经过8周的BMT,BMI、VO2max均显著增加(P<0.01);血清总脂联素、血清HMW脂联素水平与BMT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MW/Total显著提高(0.44±0.15 vs 0.53±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8周BMT可以显著提高低体重入伍新兵血清HMW脂联素在血清总脂联素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21种基因型分型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因阴道不适症状就诊的1 636位女性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临床疾病的特点。结果:本组资料中总的HPV感染率为28.0%(458/1636),检测出19种基因型,高危型最常见的类型为HPV16、58、52、53,低危型最常见的类型为HPV-81CP(8304)、HPV6;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升高,其HPV感染率呈趋势性增加;HPV感染有年龄集中趋势,30~49岁组感染比例最高,占51.3%,但各年龄段感染占该年龄段总就诊人数比例无明显差异;HPV感染各民族间分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的不同程度关系密切,为宫颈癌的筛查、防治提供初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乌鲁木齐地区非综合征性聋患者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乌鲁木齐非综合征性聋患者标本609例,对其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结果 12S rRNA基因突变分析共发现11个突变位点,已知的A1555G、961DelT、C1494T突变分别占2.96%,1.15%,0.16%。另外A1047G突变相关报道较少,A1585G突变未见相关报道。其他突变均为多态性位点。结论 线粒体12S rRNA突变是引起遗传性聋的重要因素,此次乌鲁木齐地区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在聋病人群中的检出率与前期报道相比有所降低,可能与耳毒性药物使用量降低有关。A1047G与新发现的A1585G突变是否与聋相关,还需进一步研究。对筛查中阳性突变携带者及其母系家庭成员需告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风险,使其避免使用,逐步降低药物性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