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9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道损伤的原因,找准其预防对策,减少胆道损伤.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1997年5月-2007年8月实施的4000例LC术中21例胆管损伤的原因.结果 胆总管损伤9例;汇合部分离性损伤6例;穿孔性胆管损伤4例;右侧副肝管损伤2例.21例全部治愈,20例随防2-10年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为了减少胆管损伤,应严格掌握LC手术适应证,其对策是预防为主,关键是在Calot三角的安全区进行解剖,遇到困难时及时中转开腹手术,由有经验的医生共同努力确保患者的手术一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中18号染色体上微卫星位点D18S64、D18S61与bcl-2/IgH基因重排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对37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cl-2/IgH基因重排主要断裂点(MBR)进行检测,PCR-SSCP方法检测bcl-2基因内部、基因周围微卫星位点D18S64、D18S61的MSI和LOH情况。采用DNA抽提试剂盒提取石蜡包埋组织基因组DNA、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银染法-全自动凝胶成像系统对样本进行MSI和LOH分析。结果 37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2/IgH基因重排阳性率为24.3%(9/37)。各位点MSI、LOH频率分别介于16.2%-18.9%和16.2%-21.6%。D18S61位点MSI阳性组的bcl-2基因重排阳性率均高于MSI阴性组(P〈0.05),而D18S64位点则与之相反(P〉0.05);D18S61位点LOH阳性组的bcl-2基因重排阳性率明显高于LOH阴性组(P〈0.05),D18S64位点与之相反(P〉0.05)。结论 bcl-2/IgH基因重排与微卫星位点D18S61的MSI/LOH有显著相关性,表明D18S61可能是bcl-2基因周围区域与bcl-2基因关系较为密切的微卫星位点。  相似文献   
23.
输血科的职能作用与血浆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输血科的职能在临床合理使用血浆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严格按卫生部颁发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血浆使用指南)的要求,对本院临床各科室申请使用血浆的病例进行审核和指导。结果通过对本院三年(2007~2009)血浆用量的统计,血浆的使用比例逐年下降,基本趋于合理。结论输血科在临床合理使用血浆中起到了管理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汇报有关第四脑室占位性病变CT和MRI鉴别诊断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第四脑室占位性病变的CT和MRI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结果髓母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和隐球菌性肉芽肿各1例。结论第四脑室占位性病变无特异性影像征象,但其发病年龄、肿块起源及CT和MRI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其中分清肿块来源是鉴别诊断的关键,MRI在第四脑室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面优于CT且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CT平扫对症状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症状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病例的术前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阑尾炎CT表现,其中,14例见阑尾增粗,16例有右下腹或盆腔炎性改变(如脂肪线增粗、肠周积液、脓肿等),8例有阑尾结石,2例见盲肠末端有局限性增厚。结论腹部CT平扫对诊断症状不典型急性阑尾炎很有帮助;腹部CT平扫检查时,应将急性阑尾炎作为重要疾病加以排除。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苏丹红Ⅰ在核壳结构纳米复合粒子修饰玻碳电极(NiFe2O4@Au/GC)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测定苏丹红Ⅰ含量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方法:电化学阻抗法(EIS)、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结果:在6×10-7~1.5×10-5mol.L-1范围内,苏丹红Ⅰ的差分脉冲伏安响应电流与其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41),检出限为2×10-7mol.L-1。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辣椒粉、辣椒酱中苏丹红Ⅰ的检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老年患者分成两组:脑梗死组40例,非脑梗死组40例,比较两组血尿酸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尿酸水平升高,与非脑梗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与老年脑梗死有关  相似文献   
28.
王雨波  邹玉刚  熊德庆 《中国药房》2011,(30):2811-2814
目的:评价我院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全程持续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普外科360例清洁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患者分为非干预组和2轮干预组(每组均120例),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合理性评价结果及所占费用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第2轮干预后3种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选择逐渐规范;预防用药能把握时机;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24h者达75.83%,明显高于非干预组的5.00%;平均住院药品费用、平均住院抗菌药物费用分别为554.23元、50.41元,均显著低于非干预组的1071.73元和514.38元(P<0.01);平均住院时间为6.94d,明显低于非干预组的7.92d(P<0.05);围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为66.34%,显著高于非干预组的0.83%(P<0.01)。结论:采取宣传教育、技术和行政干预等相结合的合理用药干预措施可行、有效,可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降低医疗费用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29.
王剑虹  安文洪  陈微微  黄波 《中国药房》2011,(26):2454-2455
目的:了解ICU院内感染病例菌株分布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ICU住院患者各类送检标本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内感染病例中共分离出病原菌85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617株,占72.1%;革兰阳性球菌164株,占19.2%;真菌75株,占8.8%。革兰阴性杆菌对第3、4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较好,亚胺培南总耐药率最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所占比例有逐年升高趋势,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总体上有上升趋势,且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2011年遵义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艾滋病/性病相关行为发生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4-7月前来性病门诊就诊的〉15岁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作HIV、HCV、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性病门诊400例男性就诊者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26.8%,最近一年接受预防艾滋病相关干预服务的比例仅为9%,近3个月与小姐发生性行为率14.5%,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率22.4%,HIV检出率0.8%,梅毒检出率12.5%,未检出丙肝。结论性病门诊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性病检出率高,需针对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干预,结合安全性行为和安全套的推广使用,减少艾滋病/性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