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262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67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病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从2011年1~6月住院病理者中随机抽取334例,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抽查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235份(70.4%),合格170份,不合格65份。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选药不适宜、给药时间及疗程不适宜、用法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无适应证使用及更换抗菌药物、溶媒使用不当等。结论:我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情况,临床药师需严密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并将结果反馈给临床,以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2.
安立  王才友  王才会 《中外医疗》2014,(20):135-136
目的探讨耳鸣习服疗法在治疗耳鸣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在该院接受耳鸣习服疗法治疗的耳鸣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并平均分成A、B两组。在完全相同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A组采用习服疗法,对B组不采取任何习服治疗措施。分别在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之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1、3、6个月后,习服疗法A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0%、76%、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只依赖药物的传统疗法,耳鸣习服疗法对治疗耳鸣效果更为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院前急救中无创临时起搏技术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患者时的疗效,为提高该病症的急救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的缓慢型心律失常(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以上)和心脏停搏的患者103例,分组进行无创起搏及药物治疗后观察。结果起搏组中A1组24例心跳停搏患者中13例起搏成功,起搏成功率为541%。平均起搏阈值为(8125±1758)mA。起搏组中B1组29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中28例心脏起搏成功,平均起搏阈值为(68.45±1087)mA,成功率为96.5%,所有进行无创临时起搏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药物组中A2组24例心跳停搏患者中有5例抢救成功,成功率为20.8%;B2组26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中有17例患者经静点异丙肾上腺素心率提升,血压上升可以减轻头昏,昏厥症状,治疗有效率65j%,起搏组和药物治疗组抢救成功率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时应用无创临时起搏,治疗效果好。特别适合于狭小抢救空间,缺乏众多医护人员的院前急救应用,为院前急救心脏急症患者开辟新的抢救途径。因此临床实践中应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临床较常见的骨科疾病,且发病率逐年提高.其发病隐匿,呈渐进性,病变最终可导致关节软骨破坏、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丧失.而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由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具有多方位成像及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度等特点,其诊断ANFH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已成为诊断早期ANFH的金标准[1].本文就ANFH的MRI的诊断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5.
将我院收治的6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早产儿采用常规的头皮静脉或者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观察组的早产儿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注射泵连接管缠绕肢体的发生率。观察组患儿的留置针的保留时间比对照组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注射泵连接管缠绕肢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儿中应用腋静脉留置针,可显著减少患儿的痛苦,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为患儿的安全输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96.
老年Pilon骨折外科治疗极具挑战性。对患者身体健康状况、软组织损伤情况进行评估,是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的因素;骨折的严重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治疗计划包括手术时机,固定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处理。本文提出了老年Pilon骨折的治疗原则,并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了评价,固定方式选择的原则;同时对术后治疗提出方案。  相似文献   
97.
氯氟氰菊酯属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由于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自1978年投放市场以来,获得了广泛应用.该药的毒性比有机磷类毒性低,属中等毒性范畴,但如果误服一定剂量可以引起急性中毒.  相似文献   
98.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经皮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入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于受累椎体内进行止痛治疗,同时进行肿瘤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以及抗骨质疏松治疗.共22例26个受累椎体,其中胸椎11例,腰椎8例,胸腰椎两个椎体受累共有2例,胸腰椎3个椎体受累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及较重难以忍受的腰背部疼痛,2例有轻度神经根症状.对治疗后1周,3月,6月,12月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cores,VAS)进行评估,观察对比手术前后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及病椎的形态学变化和骨密度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26个椎体全部穿刺成功,骨水泥渗透4例,椎间盘及椎体前缘渗漏3例,椎管内渗漏1例,未出现神经根症状.患者PVP手术后1周,3月,6月,12月各时间点VAS评分疼痛缓解率均大于80%,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改善,随访12个月内生存患者有19例,胸腰椎疼痛未见加重,病椎高度未见明显压缩,亦未见肿瘤浸润加重.骨质疏松程度未见加重,5例由OP好转为骨量减少.结论 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具有对患者机体干扰小,止痛效果显著,手术简单,相对安全,可以预防病椎的进一步骨折和塌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疗效满意,是综合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9.
王明军  冉春风  田永锋  李明亮  吴洪  刘盼 《医学综述》2012,18(13):2084-208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一种与长期高血糖及微血管病变有关的糖尿病神经病变,也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早期临床表现以感觉障碍为主。近年来国内外治疗DPN的多种方案,即在严格控制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与物理康复的联合治疗模式。现对临床DPN的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制订更有效、规范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传统常用的标志物与前S1抗原(Pre-S1Ag)之间的关系,以评价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法检测前S1抗原和乙肝二对半,用HBV-DNA核酸扩增聚合酶链反应萤光法检测HBV,统计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检9 989例血清标本,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为1 996例(占19.98%),其中大三阳、HBsAg(+)加抗-HBc(+)及小三阳3种模式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3.99%、64.08%、54.12%,居各种模式的前几位,均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与HBV-DNA核酸扩增(PCR)萤光法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面抗原阴性中检出28例前S1抗原阳性,检出38例HBV-DNA拷贝数大于500。结论 Pre-S1Ag与HbeAg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作为乙肝病毒感染和复制的指标Pre-S1Ag较HBeAg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