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7篇
  免费   1363篇
  国内免费   952篇
耳鼻咽喉   75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180篇
基础医学   2478篇
口腔科学   128篇
临床医学   1947篇
内科学   1392篇
皮肤病学   92篇
神经病学   364篇
特种医学   8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422篇
综合类   5829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046篇
眼科学   132篇
药学   759篇
  17篇
中国医学   1006篇
肿瘤学   62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478篇
  2021年   513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811篇
  2013年   1043篇
  2012年   1583篇
  2011年   1694篇
  2010年   1159篇
  2009年   1034篇
  2008年   821篇
  2007年   1108篇
  2006年   965篇
  2005年   628篇
  2004年   928篇
  2003年   1009篇
  2002年   940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385篇
  1999年   339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后远期并发症(附10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0月至2003年1月105例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后患者资料.男83例,女22例.年龄32~78岁,平均60岁.随访时间9~82个月,平均40.5个月.结果 发生远期并发症27例(25.7%),其中导尿插管困难4例(3.8%),3例行尿道扩张后治愈,1例再次手术利用末段回肠重建输出道;贮尿囊结石5例(4.8%),4例行贮尿囊切开取石治愈,1例无自觉症状者未行处理;贮尿囊穿孔1例(0.9%),行手术修补后痊愈;贮尿囊过度扩张1例(0.9%),行贮尿囊缩小术;肾积水8例(7.6%),合并输尿管返流1例,合并下段输尿管狭窄4例,其中2例行狭窄段输尿管切除再吻合,1例术前为氮质血症者发展为尿毒症需行规律血透;血氯增高7例(6.7%),1例出现高氯性酸中毒需长期口服碳酸氢钠;单纯表现为症状性泌尿系感染1例(0.9%).27例中另合并症状性泌尿系感染10例,根据尿培养结果予敏感抗生素治愈.结论 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后远期并发症多与症状性泌尿系感染相关,积极防治泌尿系感染,规律、充分的贮尿囊冲洗及定时清洁导尿对远期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医科研究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了解在校研究生睡眠质量情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 ,对 2 44名在校研究生进行睡眠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以PSQI总分≥ 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 ,有 7.8%的研究生有睡眠质量问题 ,男女生的比例分别为 6.7%和 10 .0 % ;睡眠状况不佳主要体现在日间功能障碍( 3 4.0 % )、睡眠时间不足 ( 2 4.6% ) ,入睡慢 ( 13 .9)和自感睡眠质量不佳 ( 11.1% )。研究生中博士和硕士 ,男性和女性 ,已婚者与未婚者的睡眠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睡眠质量不同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 (P<0 .0 0 1) ,两两比较发现 ,睡眠越好 ,心理健康状况也越好 (P <0 .0 5 ) ;相关分析表明PSQI总分与SCL 90总均分间有显著的相关 (r =0 .5 0 1)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影响睡眠质量的心理症状因子主要为强迫和焦虑 ,这两个因素可解释PSQI总分变异的 2 6.4%。结论心理因素对研究生的睡眠质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进行HLA-Ⅰ类A、B抗原位点分型的准确性,并探讨血清学分型错误发生的原因。方法用PCR-SSP以及单克隆抗体血清学分型技术对HLA-A、B分型并比较。结果34例样本PCR-SSP基因分型无假阳性和假阴性出现。PCR-SSP法与血清学比较,血清学检出错误或漏检率分别为HLA-A位点23.5%,B位点26.5%。血清学发生错误或易混淆的抗原有:A2和A68、A32和A33,B5、B60和61。结论PCR-SSP法进行HLA-A、B抗原等位基因分型具有分辨率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实验过程简捷快速、分型结果较血清学更加准确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建立外消旋聚乳酸复合神经生长因子(poly-D,L-lactic acid/nerve growth factor,PDLLA/NGF)可吸收性缓释导管桥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动物模型,观察复合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DLLA单纯导管和PDLLA/NGF缓释导管,每根缓释导管含NGF450U。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切除中段坐骨神经10mm之后分别行自体神经移植(A组)、单纯导管桥接(B组)、单纯导管加一次性给药(C组)、PDLLA/NGF缓释导管桥接(D组)修复坐骨神经,除A组外,均保留10mm缺损。术后3个月观察神经再生情况,比较各组光镜、电镜及图像分析等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导管与周围组织粘连松,并开始降解,但外形仍保持完整。再生神经均顺利通过导管腔,组织学观察A组和D组内神经纤维数目多,大小均匀,成熟良好;B组和C组纤维结缔组织多,神经纤维细小,髓鞘薄。图像分析显示除神经纤维计数D组高于A组外,A组和D组在纤维直径、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PDLLA/NGF缓释导管能够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组织学观察指标接近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75.
影响肝外伤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影响肝外伤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AAST和ISS标准,回顾性分析90例肝外伤手术病例,对影响手术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比较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死亡15例,其中Ⅲ级2例、Ⅳ级4例、Ⅴ级9例,总体手术死亡率17%。Ⅳ~Ⅴ级肝外伤手术方式的单因素比较提示:清创性肝切除术的相对危险度是0.73;而规则性肝切除术、肝静脉或肝后下腔静脉修补术相对危险度分别是1.32、1.52。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ISS分会和术中失血量是影响手术死亡率的2个独立因素。结论ISS分值、术中失出血量和手术方式是影响肝外伤手术死亡的3个重要因素,娴熟的手术技能和合理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76.
OBJECTIVE: To elucidate the relation of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DGFR) and c-Fos protein expressions with human bladder transitional epithelial cell carcinoma (BTCC).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PDGFR and c-Fos were investigated in 11 normal bladder tissue samples, 14 adjacent non-carcinoma tissues and 43 BTCC tissues by means of SP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RESULTS: The c-Fos expression was found in the cell nuclei and cytoplasm, and PDGFR in the nuclear membrane, cytoplasm, and cellular membrane. PDGFR and c-Fos were detected in 81.40% and 48.83% of the BTCC tissues respectively, at the rates both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and adjacent non-carcinoma tissues (P<0.05).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c-Fos and the tumor grading was noted (P<0.05). The expressions of PDGFR and c-Fos in tumor blood vess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vessels. CONCLUSIONS: The expressions of PDGFR and c-Fos might b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BTCC, possibly related to the angiogenesis of the tumors. c-Fos expression can indicated the cell proliferative status of the BTCC.  相似文献   
77.
目的 从基因水平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L)组织中H/RS细胞(Hodgkin and Reed-Sternberg cells)是否起源于B细胞、H/RS细胞的克隆性以及与背景淋巴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33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石蜡刮片组织进行IgH基因重排分析,并对其中6例重排阳性的病例经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BSAP)免疫标记,将标记阳性的H/RS细胞和背景淋巴细胞进行微切割后进一步行IgH基因重排分析。结果 16例石蜡刮片组织IgH基因重排阳性。对6例经BSAP标记的cHL成功进行了微切割,其中19管H/RS细胞中,有14管出现重排阳性,细胞数目不同的各管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290);12管背景淋巴细胞有2管出现重排阳性,H/RS细胞与背景淋巴细胞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2)。结论 支持H/RS细胞来源于B细胞的理论,认为部分背景淋巴细胞可能具有瘤性增生活性,参与H/RS细胞的前体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78.
软组织激光全息扫描鼻眶窝的三维数字图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介绍三维扫描仪在非接触条件下采集面部软组织精确数据的方法 ,为临床整形提供标准的鼻眶窝三维测量数据。方法 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Geomagic软件 ,采集 12例标准汉族人的颜面轮廓 ,并对鼻眶窝进行数据测量和分析。结果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和逆向工程软件可以再现出面部形态有意义的任一角度的三维图像 ,且精确度达到 0 0 1mm ,实验初步确定了鼻眶窝最低点的三维定位 ,描述了鼻眶窝的三维形态特征。结论 此方法可以全面反映鼻眶窝与周围结构形态学上的相互关系 ,三维激光扫描是实现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和术后效果评价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9.
Poly-L-Lysine玻片在寡核苷酸芯片制备中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制得适合固定未修饰寡核苷酸的芯片,提高检测灵敏性,对Patrick Brown实验室的多聚左旋赖氨酸包被玻片的方法进行改进。方法 玻片经清洗后用缩水甘油-丙氧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硅烷化,然后应用Poly-L-Lysine在玻片表面形成聚合物涂层,经次亚苯基二异硫氰酸盐表面活化后可使寡核苷酸共价连接在芯片表面。设计了各种实验考察方法改进前后芯片表面的性能,并将改进后的玻片初步应用于SARS冠状病毒寡核苷酸芯片检测中。结果 方法改进后芯片表面性能优良:固定效率高、点的同一性好、杂交效率和热稳定性好、寡核苷酸结合牢固、芯片可以重复利用。结论 利用共价连接,方法改进后的芯片表面适合固定未修饰的寡核苷酸,解决了寡核苷酸与玻片之间物理结合不稳定、易剥离的缺陷,提高了芯片检测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80.
吕海  郑燕芳  金大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2,22(12):1079-1081,1086
目的将激光显微分离(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LCM) 技术应用于噬菌体表面呈现肽库的筛选过程,建立一种可以直接在天然组织中筛选肽库的方法。方法将新鲜人骨肉瘤组织块在噬菌体肽库溶液振荡孵育后制成组织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噬菌体在组织中的浸润扩散。改进常规LCM切片处理方法,以冻干法替代酒精/二甲苯法脱水,以期在LCM操作过程中提高切片上噬菌体的存活率。LCM法分离摄取骨肉瘤切片上的肿瘤靶细胞,转染回收这些细胞上特异结合的噬菌体。滴定法检测所筛选的噬菌体对特异性细胞的亲和力。结果利用LCM技术,可以由肿瘤冰冻切片上收集到足够的与特异性噬菌体短肽,应用于噬菌体表面呈现肽库筛选。经过3轮筛选后所获得的噬菌体与人骨肉瘤组织的特异性亲和力提高16倍。结论本研究首次将LCM技术应用于噬菌体表面呈现肽库的筛选,可以使我们直接在新鲜人肿瘤组织中筛选与特定细胞群甚至单个细胞亲合的短肽;同时又避免了天然组织中其他杂质细胞的污染,为研制细胞特异性导向载体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