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6篇
  免费   949篇
  国内免费   1636篇
耳鼻咽喉   178篇
儿科学   54篇
妇产科学   70篇
基础医学   489篇
口腔科学   171篇
临床医学   881篇
内科学   526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604篇
特种医学   1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985篇
综合类   3056篇
预防医学   883篇
眼科学   238篇
药学   430篇
  5篇
中国医学   241篇
肿瘤学   33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58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487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723篇
  2010年   587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505篇
  2007年   628篇
  2006年   526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72.
手部爆炸伤的临床分型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部爆炸伤新的临床分型以指导治疗、提高疗效。方法1997~2004年收治106例手部爆炸伤,按爆炸伤的严重程度和伤情特点将其划分四型:Ⅰ型:仅有皮肤灼伤、挫裂伤或手部的小面积皮肤缺损,治疗选用清创缝合或植皮修复;Ⅱ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或骨关节损伤,但无手指血运障碍,治疗选用骨与关节复位固定、肌腱修复的同时必须采用皮瓣覆盖;Ⅲ型:手部广泛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血管、神经及骨关节损伤,手指缺血、离断或缺失,治疗必须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实施血管吻合、断指再植或拇手指再造和皮瓣移植;Ⅳ型:手广泛毁损,治疗选择截肢术。结果本组Ⅰ型12例,手功能恢复正常;Ⅱ型31例,手功能恢复较好,14例遗留皮瓣臃肿或肌腱粘连,需二期治疗。Ⅲ型57例,无1例截肢,45例进行了二期功能重建手术,手功能恢复达正常的30%~80%不等;Ⅳ型6例,手功能完全丧失。结论该分型方法简明具体,便于临床判断受伤类型和选择治疗方法,并可估计愈合,对临床处理手部爆炸伤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GATA-3及Th2细胞因子IL-4与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的关系。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PM/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GATA-3、IL-4的mRAN表达,并与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PM、DM组中GATA-3mRNA表达阳性率(85.7%,86.4%)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5%)(P<0.05);PM、DM组GATA-3的表达强度(0.268,0.41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000)(P<0.05);皮肌炎IL-4mRNA的表达强度(0.251)高于正常对照组(0.000)(P<0.05);GATA-3与IL-4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475,P<0.05)。结论皮肌炎的Th2细胞过度分化及体液免疫增强可能与GATA-3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 :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 3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在治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值。并于每一周期治疗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 :蒽环类药物治疗一周期后 ,2 3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1)。其中 11例吡喃阿霉素、6例表阿霉素和 6例米托蒽醌治疗的患者 ,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5 ) ,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蒽环类药物治疗多周期后的 10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5 )。 9例患者的心肌相对定量值 (最大累积剂量为 2 0 0mg/m2 )与一周期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10例患者治疗前及多周期治疗后LVEF均 >6 0 %,且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能监测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肌损害 ,且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 ,比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优越 ,有利于指导蒽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了解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围术期甲状腺激素 (TH)代谢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16例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病 )瓣膜置换手术患者 ,随机均分为实验组 (IP组 )及对照组 (C组 ) ,IP组采取缺血预处理方案 ,对照组不采取预处理 ,其余同IP组。分别于术前、转流中 (最低温 )、再灌注后 5min ,停机、术后 2 ,2 4 ,4 8h采取血样 ,测定血清总三磺甲状腺原氨酸 (TT3 )、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T4)、游离三磺甲状腺原氨酸 (FT3 )、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FT4)、促甲状腺激素 (TSH)浓度 ,组内各时点与术前 ,两组之间各时点进行配对比较。结果 :TT3 和FT3 水平在转流最低温时降至最低点 ,术后 4 8h仍低于术前 ,但IP组术后 2 4~ 4 8h二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5 ) ,两组T4,FT4水平术后 2 4h已恢复术至前水平 ,各时点间无明显差异 ;TSH水平术后 4 8h两组均低于术前 ;IP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对照组有 2例发生低心排。结论 :风心病瓣膜置换手术围术期呈现低T3 综合征 ;缺血预处理可以减轻瓣膜置换手术围术期低T3 综合征的严重程度 ,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受体CCR2表达的影响及氯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人单核细胞株与血管紧张素Ⅱ(10-7mol/L)孵育,加或不加氯沙坦(10-7、10-6和10-5mol/L),检测上清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单核和内皮细胞粘附情况以及CCR2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管紧张素Ⅱ明显增加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26.46±3.58ng/L比10.56±2.34ng/L,P<0.01),增加单核内皮细胞间粘附(596±27比268±16,P<0.01)。血管紧张素Ⅱ刺激细胞后明显上调CCR2mRNA表达,氯沙坦能显著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降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水平,减少单核内皮细胞间粘附,下调CCR2 mRNA表达。结论氯沙坦通过下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受体CCR2基因表达抑制单核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78.
长沙地区淋球菌流行株的药物敏感性检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淋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改良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纸片扩散法检测86株淋球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分别为35株(40.69%)和20株(23.26%)。在测定的9种抗菌药物中,淋球菌耐药性较高的依次为四环素、头孢美唑、青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5.35%,50.00%,62.79%,77.91%,87.21%。而敏感性较高的4种抗菌药物依次为头孢呋辛、头孢三嗪、头孢吡肟、壮观霉素,敏感率分别为77.91%,80.23%,86.05%,98.84%。结论:青霉素、四环素以及氟喹诺在药物已不宜作为长沙地区治疗淋病的常规药物;壮观霉素可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但已出现耐药菌株,应当引起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79.
目的:筛选与大肠癌临床分期相关的蛋白,为大肠癌分子分期和预后预测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临床分期大肠癌组织蛋白进行二维凝胶电泳,选择部分差异表达蛋白进行MALDI-TOF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筛选结果。结果: 建立了不同临床分期大肠癌组织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其中Ⅰ,Ⅱ,Ⅲ,Ⅳ大肠癌组织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970±41,980±32,1010±43,1240±34;以Ⅰ期大肠癌为参照,Ⅱ期大肠癌差异表达蛋白有52.00±12,Ⅲ期大肠癌差异表达蛋白42.00±11,Ⅳ期大肠癌差异表达蛋白72.00±15,通过进行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查询,鉴定30个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其中Ⅱ,Ⅲ,Ⅳ均上调的有3种蛋白:AnnexinⅡ,AnnexinⅣ,热休克蛋白27(HSP27)。而仅在Ⅳ期中上调蛋白有1种蛋白,即肝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AnnexinⅡ和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蛋白质筛选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不同临床分期的大肠癌中存在着差异表达蛋白,这些蛋白可能作为大肠癌分子分期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0.
原发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目的:了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的患病率。方法:选取235名志愿者,男性97名,女性138名,年龄19—79岁,平均53.22岁。运用Scanner SN 3314对跟骨的骨质密度(BMD)进行测量。结果:男性BMD高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的BMD随着年龄的增长均降低。POP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女性急病率在60岁以后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