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6篇
  免费   4076篇
  国内免费   35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14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75篇
内科学   229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331篇
综合类   4759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638篇
  2篇
中国医学   11384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522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778篇
  2016年   874篇
  2015年   699篇
  2014年   1308篇
  2013年   1488篇
  2012年   1721篇
  2011年   1533篇
  2010年   1496篇
  2009年   1208篇
  2008年   1199篇
  2007年   1256篇
  2006年   952篇
  2005年   791篇
  2004年   623篇
  2003年   606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雌激素效应器官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雌性大鼠外周经典效应器官--阴道、子宫形态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用巴氏染色观察阴道脱落细胞,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观察子宫组织结构。结果:调神益肾针法能使原停留在间情期的更期大鼠重新出现典型的动情期阴道细胞涂片,子宫内膜萎缩性变化有所减轻,腺体增多,腺上皮细胞功能活跃。结论:调神益肾针法可改善雌激素效应器官异常的形态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102.
一般资料78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80岁;病程最短1d,最长30a。12诊断标准依据《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进行。2治疗方法21取穴大醒脑针刺法:内关、人中、风池、完骨、天柱、合谷、颈椎夹脊穴;不用极泉、委中、三阴交。  相似文献   
103.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之一,本病是以呆傻愚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神志异常症候群,多在中风病变基础上发病,呈阶梯式或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04.
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是指男性一侧或两侧乳腺胀痛、压痛、乳腺增大、乳晕中央有扁圆形肿块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中医称“乳疬”。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为内分泌失调、激素水平失衡所致。肝脏疾病、内分泌疾病患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及精神病患者均易出现本病,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本病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1辨证分型治疗辨证分型治疗是中医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成忠琴[1]将本病分为3型:肝郁化火型,拟清火疏肝、散结止痛法,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物:柴胡10 g、丹皮10 g、山栀10 g、青皮10g、夏枯草20 g、郁金10 g、生牡…  相似文献   
10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目前尚缺乏形态学、细菌学和生化学指标异常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介绍如下:1辨证论治范汉淮[1]治疗腹泻型IBS40例,具体分型论治(1)肝气乘脾型,治宜抑肝扶脾、调和气机,方选痛泻要方加味。(2)脾胃虚弱型,治宜健脾益气、和胃渗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3)寒热夹杂型,治宜平调寒热、益气温中,方选乌梅丸加减。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肝气乘脾型12例中,近期临床治愈2例,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2例;脾胃虚弱型20例中…  相似文献   
106.
隔药灸脐法,又称蒸脐法,也是通常所说的熏脐疗法,是将药物研成极细药末填满脐部,上置艾炷灸之的一种方法。它具有简、便、验、廉、捷的优点,集中了穴位、灸法、药物的多重作用。隔药灸脐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得到了临床验证,对内、外、妇、儿、皮肤科等多  相似文献   
107.
芒针治疗真性延髓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髓麻痹是一种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最后会导致呼吸功能丧失,是临床中西医都难以解决的危重症之一,亦是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针刺治疗本病有一定的效果。阎莉教授在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中,采用芒针疗法治疗真性延髓麻痹引起的吞咽困难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108.
活血化瘀法即是用调和营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血脉调和流畅,从而达到疮疡肿消痛止的治疗大法.它在疡科临床中,应用相当广泛.中医认为疮疡的发生,虽有各种致病因素,但总的说来,是由于“营气不从,逆于肉理而成”.气滞血瘀是疮疡发病的病理基础,因此运用活血化瘀药可使气血调和,在疮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疮疡疾病出现血瘀症的病因病理不同,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临床表现亦各异,而出现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凝血瘀、热盛血瘀等不同的证型.因此在临床应根据具体病情,辨证论治,配合其它治法灵活应用活血化瘀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9.
<正>每年一度的全国中医执业医师临床资格考试虽然过去,但从近年来考生的考试实际情况看,中医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似乎难如人意,种种忧思让人挥之不去。面对社会人的职业选择,中医人员从业资格的准入和继续教育,面临很多体制与机制上的困惑与问题,必将严重影响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后继乏人乏术的学术与行业的瓶颈和困境,已经活生生地成为摆在每一个关心祖国医学生存发展者案头前一个沉甸甸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0.
胱抑素C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胱抑素C(Cys-C)以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成为较为理想的反映肾脏功能状态的标志性指标,特别是对于老人、儿童等一些特殊人群和疾病情况,Cys-C测定优于血清肌酐及其相关的换算公式。然而,在某些情况下Cys-C也存在着局限性,如个体差异、妊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等。对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