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2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29篇
内科学   94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237篇
预防医学   1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9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3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总结近年来血管内支架成形材料在脑供血动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与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有关的文章,检索时限2000-01/2010-10.检索关键词: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脑供血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纳入标准: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脑供血动脉狭窄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较陈旧文献.结果:金属内支架进入临床治疗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但具有一定的致血栓形成性、永久性存留体内、再狭窄仍较高、金属表面难以附载药物等缺点.针对以上不足,近些年对支架材料、构形设计、制作工艺等均作了不少改进,更引人注目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覆膜支架的出现和生物学支架概念的提出,使血管内支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结论:随着血管内技术的发展,脑保护装置下血管内支架置入已成为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之一,支架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如血栓形成、脑出血、再狭窄以及过度灌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掌握论著研究对象中实验动物的种类及数量,为实验动物的数量提供和管理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阅读武警医学院学报论著内容,记录研究对象中实验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在刊载的791篇论著中,有183篇涉及动物实验,占23.14%。实验动物的总需求量为7 612只。结论:在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管理上要着眼于医学科学研究的需要,确保实验动物的种类、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孙鹏  王晓光 《首都医药》2014,(12):39-41
目的研究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检测的临床应用,更好地规划促红细胞生成素检测的发展方向。方法阐述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临床应用、最新检测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结果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检测发展至今,不论是在临床上,还是在竞技体育中,都获得了极大的进展。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贫血、神经损伤、心肌疾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试验的开展,促红细胞生成素必将在更多领域里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程  闫诺  陈宁 《河北医药》2012,34(19):2901-2902
目的比较不同诱导剂量米库氯胺在女性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声带息肉摘除手术的女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米库氯胺0.15、0.20、0.25mg/kg。记录拇指肌诱发颤搐反应的抑制过程和恢复过程,评价给药后肌松起效时间及程度,肌松维持时间,TOF值=25及75%的时间等指标,记录气管插管评级方法 (Krieg法)。结果 (1)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间25%和75%的恢复时间以及恢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气管插管评级:Ⅰ组明显差于Ⅱ和Ⅲ组(P<0.05);(4)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各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Ⅲ组最明显,Ⅱ、Ⅰ次之(P<0.05)。结论在女性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麻醉诱导中,0.2mg/kg米库氯胺诱导剂量能够提供较好的气管内插管及手术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早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对大鼠心肌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受体(TR)各亚型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雌鼠从怀孕15d开始每天经胃灌注1%丙硫氧嘧啶2.5ml,复制甲减仔鼠动物模型,分别于各时间点称体质量后处死仔鼠,取心脏。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动态监测各组大鼠血清FT3、FT4水平,FQ—PCR方法检测各组心肌TR各亚型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减大鼠心肌TRα1 mRNA表达量在出生后0、21、45d分别下调90%、15%、36%(tod=8.33,t21d=2.58,t45d=3.25,P〈0.05),表达峰值于生后2周延迟出现。甲减大鼠心肌TRα2 mRNA表达量在出生后0、14、21、45d分别上调22%、72%、82%、36%(t0d=3.89,t14d=11.88,t21d=13.90,t45d=6.19,P〈0.05),表达峰值于生后2周延迟出现。甲减大鼠心肌TRβ1 mRNA表达量在出生后0、14、21、45d分别下调75%、62%、68%、60%(t0d=38.96,t14d=5.22,t21d=17.23,t45d=5.43,P〈0.05),表达变化趋势与对照组一致。结论新生早期甲减大鼠心肌上TR mRN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甲减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张燕燕  张晓东  李辉 《安徽医药》2015,(8):1559-1560
目的:观察个体化透析模式对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钠平衡及血压的影响,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需长期透析治疗的高血压肾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先采用标准透析液透析3个月,再使用个体化低钠透析3个月,记录两种透析模式下患者的居家血压,体质量变化及低血压、肌肉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标准透析相比,个体化透析期间5例患者减少降压药物种类或剂量,2例停止口服降压药物。个体化透析期间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标准透析期,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生物电阻抗检测结果提示个体化低钠透析期间包括细胞外液、细胞内液、总体水与标准透析期间差异不明显(P >0.05),但个体化低钠透析期间患者体质量净增加低于标准透析(P <0.05)。结论个体化血液透析可降低高血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钠负荷、容量负荷,有效降低血压,临床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银杏苦内酯B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浆中TNF-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IL-10, IL-12,sTNFR的水平变化及其银杏苦内酯B(BN52021)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成SAP模型组(SAP,n=15),BN52021治疗组(BN,n=15)和阴性对照组(NC,n=15).前两组以50 g/L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主胰管制成SAP模型,NC组开腹后仅翻动十二指肠并触摸胰腺数次关腹.制模15 min后,SAP组经股静脉以5 mL/mg注射生理盐水;BN组以BN52021(5 mg/kg)代替生理盐水静注.制模后分别于1,6,12 h采血,应用ELISA技术测定血浆TNF-α,PAF,IL-10,IL-12和sTNFR水平.结果:SAP组,NC组和BN组大鼠血浆TNF-α和PAF水平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SAP组(746.2±374.1,82.5±35.4 ng/L)显著高于NC组(385.1±86.3.1.1±1.9 ng/L),BN组(503.7±177.9,39.9±29.9 ng/L)显著低于SAP组(P<0.05).血浆sTNFR水平三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SAP组(488.7±363.8 ng/L)显著高于NC组(50.0±21.0 ng/L),BN组(883.4±552.5 ng/L)显著高于SAP组(488.7±363.8 ng/L)(P<0.05).血浆IL-12三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SAP组(97.1±55.9 ng/L)显著高于NC组(20.4±19.4 ng/L),BN组在1 h时相点(133.5±33.4 ng/L)显著高于SAP组(55.9±14.7 ng/L)(P<0.05).血浆IL-10三组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SAP大鼠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均显著升高.BN52021能降低血浆促炎因子含量,提高IL-12和细胞因子拮抗剂sTNFR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关系及分析MC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T2DM患者101例分为MCI组与NC组。均进行MMSE、GDS、CMS、ADL等评测,并检测Ins、HbA1c、血常规、血脂、肝肾功、血压、心电图、头颅CT等,进行成组t检验、直线相关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糖尿病MCI患者Fins、2hIns、3hIns水平明显升高(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方程的是受教育程度、2hIns水平、高血压、HbA1c。结论高胰岛素血症在糖尿病MCI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