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7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73篇
  3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目的:构建预测年轻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列线图,以期帮助临床诊疗。方法:收集SEER数据库中5 525例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信息,通过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筛选出独立预后因素,用于构建预测患者3、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 special survival,CSS)的列线图,将我院就诊的147例年轻乳腺癌患者作为验证集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种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T分期、N分期、M分期、ER状态、HER-2状态、手术方式是与患者OS和CSS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将这些因素纳入并建立预测患者OS和CSS的列线图模型。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基于建立的OS和CSS列线图模型对患者进行了风险分层,能够准确地将年轻乳腺癌患者分成预后有显著差异的三个风险亚组。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能较为准确的预测年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临床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103.
郭娟    袁帅  邹莉  朱月潜 《现代预防医学》2020,(23):4373-4376
目的 了解扬州市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的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根据《江苏省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2015-2019年在扬州市6个县市区进行食品样本的采集,并按其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相关致病微生物的检测。结果 5年共监测16大类1658份食品样本,其中7类106份食品样本检出致病微生物,阳性率为6.39%。共检出9种112株致病微生物,其中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3.84%、9.76% ;粮食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3.33%和16.67%。公共场所、农贸市场、超市的食品致病微生物污染较严重,检出率分别为16.67%、13.59%、7.07%。结论 扬州市粮食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公共场所的直饮水及农贸市场售卖的食品易受致病微生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公立医院实用型护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调动护理人才积极性。方法:以扬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为例,根据调查结果对护理人才培养现状、取得成效、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实用型护理人才总量不足、结构欠合理、质量有待提高。结论:提出目标激励与自我激励相结合、能级对应与标杆激励相结合、环境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信息化激励与网络平台相结合、职称流动化与危机激励相结合、领导行为激励与心智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模式,提升实用型护理人才能力及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5.
背景与目的:miR-16和miR-15a基因复合体位于人13q14区域的DLEU2基因内含子内,是目前公认的抑癌基因之一。该基因区域的缺失与多种实体肿瘤有关,miR-16同时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该研究旨在探讨miR-16对BEL-7402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BEL-7402分为miR-16感染组(加入LV-hsamiR-16-1慢病毒)和阴性对照组(加入阴性对照病毒),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绿色荧光的强度;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miR-16对BEL-7402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iR-16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BEL-7402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百分率数值明显下降,但S及G2/M期细胞的百分率均明显上升(P<0.05)。miR-16促进BEL-7402肝癌细胞凋亡。结论:miR-16抑制BEL-7402肝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miR-16有望成为临床肝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方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疗效机制,探讨"脾肾相关"、"先后天之本"中医理论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的运用。方法建立去卵巢骨质疏松性骨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7、14、28d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分生理盐水、健脾补肾方2组。于骨折术后第2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分别于治疗3个时间点后处死小鼠,取材,进行影像学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染色。结果 X-ray、Micro-CT结果显示,健脾补肾组7、14、28d均可促进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Micro-CT定量分析显示,健脾补肾组7、14d骨痂BV/TV、Conn.D、mean/density of TV、mean/density of BV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有限元分析结果提示,健脾补肾组28d骨折部位刚度、弹性模量结果均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HE染色、ABH/OG染色结果显示,健脾补肾方可以促进骨折部位早、中期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加速骨折愈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健脾补肾方能增加骨痂部位β-catenin、Runx2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结论健脾补肾方可以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增加β-catenin、Runx2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07.
李双  陈雨晴  胡旭  房丽  袁媛  张瑜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1):2661-2668
背景 低血糖是糖尿病管理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其引起的不适症状易使患者产生低血糖恐惧感(FOH),从而影响疾病管理。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FOH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9年6-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扬州市和苏州市3所三级医院内随机选取近半年内有低血糖发作史的住院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接受过统一培训的研究员当场发放纸质问卷、当场回收,纸质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低血糖恐惧量表(HFS-Ⅱ)、糖尿病痛苦量表(DDS)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动问卷(SDSCA)。T2DM患者FOH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FOH与T2DM患者痛苦程度、自我管理水平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286份,回收有效问卷258份,有效回收率为90.2%。258例T2DM患者HFS-Ⅱ、DDS中文版、SDSCA总分分别为35.0(27.8,47.0)、(36.9±11.0)、(33.2±6.7)分。不同病程、用药方案、疾病了解程度、近半年内发生低血糖次数、DDS中文版总均分、SDSCA总分及有无既往史、严重低血糖、夜间低血糖的T2DM患者HFS-Ⅱ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B=0.259,95%CI(0.074,0.443)〕、疾病了解程度〔比较了解:B=0.362,95%CI(0.003,0.722)〕、近半年内发生低血糖次数〔3~6次:B=0.737,95%CI(0.428,1.045);>6次:B=0.322,95%CI(0.123,0.520)〕、夜间低血糖〔B=0.263,95%CI(0.072,0.454)〕、DDS中文版总分〔B=0.711,95%CI(0.600,0.822)〕及SDSCA总分〔B=-0.019,95%CI(-0.031,-0.006)〕是T2DM患者FOH的影响因素(P<0.05),并可解释总变异的64.3%。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HFS-Ⅱ总分与DDS中文版总分呈正相关(rs=0.749,P<0.05),与SDSCA总分呈负相关(rs=-0.204,P<0.05)。结论 T2DM患者FOH较重且与痛苦情绪、自我管理水平密切相关,而病程、疾病了解程度、近半年内发生低血糖次数、夜间低血糖、DDS中文版总分及SDSCA总分是T2DM患者FOH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要重视早期心理筛查并指导患者规范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08.
摘 要 目的:探讨落新妇苷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分为Sham 组(假手术组)、HIRI 组(缺血再灌注组)、试验药物组(落新妇苷组),建立大鼠HIRI模型,于再灌注4h、8h、16h后取血液及肝脏标本。检测血清ALT、AST;光镜下检查肝脏细胞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TUNEL 染色检测肝组织中的凋亡细胞。结果: 试验药物组ALT和AST水平较HIRI组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观察示试验药物组肝细胞损伤明显减轻。Western Blot结果示试验药物组Bcl-2蛋白的表达较HIRI 组显著升高,Bax蛋白的表达较HIRI 组显著降低(P<0.05)。试验药物组的肝脏细胞凋亡百分比较HIRI 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落新妇苷预处理可减轻大鼠HIR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9.
110.
Senecavirus A (SVA) is a member of the genus Senecavirus of the family Picornaviridae. SVA-associated vesicular disease (SAVD) outbreaks have been extensively reported since 2014–2015. Characteristic symptoms include vesicular lesions on the snout and feet as well as lameness in adult pigs and even death in piglets. The capsid protein VP3, a structural protein of SVA, is involved in viral replication and genome packaging. Here, we developed and characterized a mouse monoclonal antibody (mAb) 3E9 against VP3. A motif 192GWFSLHKLTK201 was identified as the linear B-cell epitope recognized by mAb 3E9 by using a panel of GFP-tagged epitope polypeptides. Sequence alignments show that 192GWFSLHKLTK201 was highly conserved in all SVA strains. Subsequently, alanine (A)-scanning mutagenesis indicated that W193, F194, L196, and H197 were the critical residues recognized by mAb 3E9. Further investigation with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ndicated that the VP3 protein was present in the cytoplasm during SVA replication. In addition, the mAb 3E9 specifically immunoprecipitated the VP3 protein from SVA-infected cells.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mAb 3E9 could be a powerful tool to work on the function of the VP3 protein during virus inf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