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1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目的:了解头孢菌素致16岁以下儿童不良反应(ADR)的情况,探究其发生规律。方法:检索《万方数据》中有关头孢菌素引起ADR的文献资料(1998-2016),筛选收集16岁以下儿童ADR的案例报告,按年龄、性别、给药途经、原患疾病、ADR发生时间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ADR的头孢菌素共有26种, 居前3位的品种为头孢曲松(23.78%)、头孢拉定(17.92%)、头孢噻肟(14.01%)。ADR在3~6岁的儿童中发生较多; 多表现为全身性损害(31.92%)、血液系统损害(28.0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2.05%);过敏性休克(26.06%)、血尿(19.54%) 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发生时间主要为用药后30 min内(36.81%)。过敏性休克多发于用药后10 min内(62.50%)。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主要药物是头孢曲松(23.75%)和头孢噻肟(22.50%)。引起血尿的主要药物是头孢拉定(80.00%)。307例病例中有12例(3.91%)死亡。结论:临床应重视头孢 菌素在儿童中引起的ADR,警惕其严重ADR(如过敏性休克、溶血)的发生,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2.
冷海燕  吴玉华 《上海医药》2014,(8):59-60,62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舒缓疗护病房100例患者,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增加音乐疗法干预,每次30 min,1次/d。结果:两组患者心率、疼痛指标和远期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呼吸和血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音乐疗法能缓解舒缓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3.
高红阁  彭芳  俞玲玲  张红 《职业与健康》2014,(10):1325-1327
目的探索利用三磷酸腺苷(ATP)生物发光法快速检测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的可行性。方法利用生物发光法快速检测细菌中ATP量,根据细菌中ATP量与菌落总数成正比的关系,推算生活饮用水中菌落总数,并与国标平皿计数法进行对比,分析2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ATP生物发光法与国标平皿计数法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r^2=0.804,P〈0.05)。ATP生物发光法快速检测生活饮用水定性结果的总体准确率达94.9%。结论 ATP生物发光法具有灵敏、便捷以及相对准确等优点,可用于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中菌落总数的快速筛检。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癌旁距离原发灶不同距离组织及胃癌原发灶LMXl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差异,分析正常胃组织、癌前病变及癌组织中该基因甲基化的动态变化以及LMXlA基因甲基化与胃癌原发灶病理学的关系,探讨LMXl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胃癌阶段性发生及进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距胃癌癌灶边缘1、3、5cm组织及胃癌原发灶组织中LMXlA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LMXl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在胃癌组织及距胃癌灶边缘1、3、5cm组织中分别为46.0%(23/50)、22.O%(11/50)、8.0%(4/50)和4.0%(2/50),从距癌灶边缘5cm胃组织至胃癌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中随距癌灶边缘距离的减少呈上升趋势,原发灶中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距原发灶边缘3cm和5cm组织(x^2=15.42,P〈0.05;x^2=12.63,P〈0.01)。LMXl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在正常胃组织、癌前病变组织及胃癌原发灶中分别为O%(0/25)、16.0%(4/25)和46.O%(23/50),三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4.85,P〈0.01)。LMXlA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在胃癌患者透浆膜组57.6%(19/33)显著高于未透浆膜组14.8%(4/27)(X^2=16.50,P〈0.05);在转移淋巴结数大于7枚以上组52.9%(9/17)显著高于小于7枚组37.5%(6/16)(X^2=12.74,P〈0.05)。LMXlA基因甲基化在性别、年龄、不同大体类型、生长方式及分化程度上胃癌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MXlA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可能与胃癌的临床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调查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卒中相关性肺炎组114例,卒中未合并肺炎组205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伴随疾病、生命体征、血液学指标、卒中严重程度、球麻痹程度等方面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3.310,95%CI为2.016~7.549),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OR=3.624,95%CI为1.574~9.236),糖尿病(OR=3.781,95%CI为1.305~6.842),饮水试验失败(OR=3.625,95%CI为1.604~8.386),卒中体积大(OR=14.784,95%CI为3.737~38.588),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6分(OR=2.913,95%CI为1.029~7.985),简明智力测验(AMT)<8分(OR=4.229,95%CI为2.215~9.368)是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是年龄>65岁,合并有COPD,糖尿病,饮水试验失败,卒中体积大,NIHSS>6分,AMT<8分。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饮食控制对交界性糖耐量异常(BGGI)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及相关不良妊娠结局的效果。方法取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在上海市闵行区产检的孕妇进行糖耐量筛查,将正常者作为对照组(521例),将符合BGGI标准的孕妇分层处理后单盲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525例)、非干预组(521例),干预措施主要为饮食控制,随访并记录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结果干预组孕期体重增加[(12.4±5.7)kg/m2],明显低于非干预组[(13.9±6.0)kg/m2](P〈0.01),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纳入时明显改善,且优于非干预组(P〈0.01)。巨大儿发生率,干预组(9.14%,48例)明显低于非干预组(13.82%,72例),P=0.02;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率,干预组为43.87%(211例),略高于正常对照组(39.50%,188例),但明显低于非干预组(56.07%,268例),P〈0.01;产后出血风险,干预组(3.81%,20例)较非干预组(7.10%,37例)降低,P=0.02。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黄疸、低血糖及转新生儿监护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控制作为简单可行的无创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交界性糖耐量异常孕妇的糖代谢状况,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7.
目的:了解优化孕妇学校课程对改善孕产妇妊娠结局及围产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的效果。方法:采取单盲随机对照方法,取2009年6月~2009年11月在闵行区中心医院建卡并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以接受优化课程者为干预组,接受传统课程者为对照组。调查指标通过问卷、门诊或住院病历资料收集,由专人管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符合纳入条件者371例,对照组368例。两组对象社会人口学及一般指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且孕妇在围产期保健知识掌握程度、母乳喂养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对象能够应用自我保健知识及时就医。结论:优化孕妇学校课程有利于孕产妇掌握基本保健技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8.
项丹红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565-1568
目的分析2002—2011年度上海市闵行区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和趋势,更好地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02—2011年度职业病新发病资料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2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闵行区2002—2011年度职业病发病呈先升后降的抛物线型趋势;共有新发病691例,男性(598例)占86.54%,女性(93例)占13.46%;其中按职业病病种发病占前4位的是职业性皮肤病(35.89%)、职业中毒(17.08%)、职业性眼病(15.05%)、尘肺病(14.91%);发病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在20~49岁的患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8.73%;发病时接毒工龄小于3 a的人数占53.84%。结论 2002—2011年度上海市闵行区职业病病种中高风险职业病为职业性皮肤病、职业中毒、职业性眼病和尘肺病,急性职业中毒防治工作仍待加强。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C-Kit蛋白和肿瘤干细胞标志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2014年3月~2017年1月我院经手术切除治疗的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标本90份,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Ep-CAM蛋白和C-Kit蛋白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分化、有无包膜、不同病灶大小、术前不同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癌组织Ep-CAM蛋白和C-Kit蛋白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在本组90例HCC患者肝组织中,癌组织Ep-CAM蛋白和C-Kit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6%和74.4%,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1.1%和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Ⅲ级和Ⅳ级组织学分化、49例术前血清AFP>400 ng/ml、28例发生血管浸润的癌组织Ep-CAM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0%、79.6%和82.1%,显著高于40例Ⅰ级和Ⅱ级组织学分化、41例血清AFP≤400 ng/ml和62例未发生肿瘤血管浸润的癌组织(分别为52.5%、48.8%和58.1%);Ⅲ级和Ⅳ级组织学分化、术前血清AFP>400 ng/ml、发生血管浸润的癌组织C-Kit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0%、87.8%和89.3%,也显著高于Ⅰ级和Ⅱ级组织学分化、血清AFP≤400 ng/ml和未发生肿瘤血管浸润的癌组织(分别为60.0%、58.5%和6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癌组织Ep-CAM蛋白和C-Kit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增高,并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术前血清AFP水平和是否发生肿瘤血管浸润有关,其临床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去势法联合皮质激素快速诱导兔骨质疏松模型椎体骨小梁Micro-CT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40只8个月龄雌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20)及去势+肌注甲强龙组(B组,n=20)。术后第2、4、8、10周行血清骨转化标志物检测及离体腰5椎体Micro-CT扫描。每组在每个时间点动物数5只。结果两组vBMD在术后第8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VF、Tb.N、Conn.D、Tb.Sp、SMI及Tb.Th分别在术后4、8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TRAP-5b迅速增高,至第4周达峰值,术后第4、8、10周,两组TRAP-5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ALP缓慢逐渐增高,至第8周才达峰值,术后第8、10周,两组BAL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去卵巢+肌注甲强龙可在8周内快速建立兔OP模型,骨微结构衰败早于vBMD变化而与骨转化标志物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