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51篇
  2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7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目的:评价活体肾移植供肾者术后长期安全性.方法:随访26例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2~8(4.27±2.11)年血肌酐、血压、尿蛋白的变化,并评价供肾对供者心理学的影响.结果:供者术后血肌酐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但仍在正常范围内,且一直稳定在一定水平;供者术后血压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1例供者在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微量蛋白尿,经休息后好转,其他供者尿常规检查均为阴性;无1例死亡.1例供者对当初供肾行为表示后悔,觉得供肾对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结论:对于健康供者而言,无偿捐献一侧肾脏是安全可行的,不会给供者带来明显的生命威胁及心理负担,但术前对供者进行安全性评估及术后长期随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43例冠心病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长期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应用无创伤性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利用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与基础治疗组对比.结果 长期应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患者,肱动脉直径和血流量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增加.结论 复方丹参滴九可改善损伤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3.
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微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探讨左卡尼汀对MHD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在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MHD患者62例,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g,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6个月末患者的主要人体学指标、改良主观总体评价(SGA)评分、血生化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丙二醛(MDA)、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浆总高半胱氨酸(tHcy)、透析充分性(Kt/V)和蛋白质分解代谢率。结果:(1)治疗1个月后。MHD患者的透析后于体重、上臂肌围有上升;治疗6个月后,患者平均于体重、上臂肌围平均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改良SG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2)治疗6个月后,MHD患者的血白蛋白(Alb)(P〈0.05)、前白蛋白(PA)和血红蛋白(Hb)(P〈0.01)较治疗前明显升高。(3)CRP、IL-6、TNF-α、MDA、tHcy的平均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GSHPx平均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O.01)。(4)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蛋白(a)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5)蛋白质分解代谢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Kt/V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34.
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标准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Y5050-2005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行业标准,是我国首部医用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标准.标准的过渡期为两年,2007年4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对于生产企业和医院等用户及销售商来说,掌握、了解标准的技术内容和试验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和紧迫的,下面对标准的5个主要内容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p53、bcl-2、PCNA的表达及ER、PR的水平与其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7例术后乳腺癌标本p53、bcl-2、PCNA的表达和ER、PR的水平。结果: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低,bel-2的阳性表达率高;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晚和组织学分级高,p53和PCNA呈高表达,而ER、PR则呈低表达。结论:乳腺癌患者bcl-2、ER的过度表达者预后好,p53、PCNA的过度表达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内镜下行Oddi括约肌切开术预防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复发的方法。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3年6月入院并治愈的168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访。所有病人均为首次发病且未行胆囊切除术,而在内镜下行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将所有病人分为EST组和非EST组,并根据是否行胆囊切除术进一步分组,比较各组胆石性胰腺炎复发率。结果 平均随访28.5mo(6-54mo)EST组57例,其中24例行胆囊切除术,均无胆石性胰腺炎复发;非EST组111例,21例胆石性胰腺炎复发(21/111),复发率18.91%,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非EST组中,胆囊切除者43例,3例胆石性胰腺炎复发(3/43),复发率为6.98%;未作胆囊切除68例,18例胰腺炎复发(18/68),复发率为26.47%,胆囊切除后胰腺炎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复发距病人出院时间为2wk-2年不等。对3例胆囊切除术后复发的胆石性胰腺炎行ERCP,均发现有胆总管结石,EST后,无胰腺炎发作。结论 EST能有效预防胆石性胰腺炎复发,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合于高龄、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胆囊切除能降低胰腺炎复发率,胆总管结石是胆囊切除术后胰腺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7.
于观贞  陈颖  顾小强  倪灿荣  王杰军 《肿瘤》2006,26(11):1015-1019
目的:重新评估CK7、CK14、CK19和CK20在胃肠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7、CK14、CK19和CK20在正常黏膜(n=112)、原发癌(n=112)、淋巴结转移癌(n=106)和肝脏转移癌(n=37)中的表达,比较它们在转移灶与原发灶间表达差异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CK19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均为100%,原发癌和转移癌间呈一致性表达;而CK20和CK7的表达随肿瘤的发生和进展逐步下降,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原发癌中的表达水平(P<0.05),CK20和CK7的下降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P<0.05);CK7的下降表达与肿瘤的远处转移有关(P<0.01),胃癌中CK7的表达率高于肠癌中的表达(P=0.003),CK20正好相反(P<0.001)。CK14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率较低,在胃肠癌的诊断中的价值不大。结论:CK19是检测胃肠癌转移的一个理想指标,而CK20和CK7在检测微转移中价值有待评估,其表达下调可能在胃肠癌发展至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精神分裂症前驱症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前驱症状。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查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0例病人和看护者有关发病前的情况。结果1强迫、人际敏感、忧郁、焦虑和睡眠障碍等症状为最常见的前驱症状;2前驱症状一般出现于发病前的6个月之内;3前驱症状的类型与性别、性格、文化程度、分型和疗效有关。结论临床医生应对前驱症状有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9.
TWeen-80在体内、外对温热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Tween-80在体内外与41℃温热协同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机理;方法将B16黑色素瘤细胞接种至BALB/C小鼠,建立荷瘤鼠模型,观察Tween-80与41℃温热作用后荷瘤鼠死亡率、存活时间、肿瘤生长曲线以及经血行转移的肺部瘤灶数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16细胞在Tween-80与4l℃温热作用后即时、4小时和72小时,c-fos、Ubiquitin(Ub)表达的改变,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ween-80合并41℃温热能明显地抑制荷瘤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延长荷瘤小鼠平均存活时间,使荷瘤小鼠死亡率显著下降;小鼠肺部转移瘤灶数降低有极显著意义;但Tween-80和温热单独作用时均无此效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Tween-80与41℃温热合并作用后4小时,cfos、Ub表达明显增加,并持续至72小时,其它各组经测定均无显著变化.结论Tween-80能使温热在低于临界温度时即发挥有效的抗肿瘤效应,明显提高温热的抗肿瘤效应,可成为一种较理想的温热抗肿瘤协同药物.其协同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40.
超声稀释法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功能评价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稀释法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观察血管通路血流量与患者心输出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透析龄为3~6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2例,病情稳定,已排除急性活动性疾病,均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使用Transonic HD02型血液透析监护仪对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检测,随访期为6个月,分别监测内瘘再循环率、内瘘通路血流量及心输出量等,并观察血管通路血流量与患者心输出量的相关性。结果:(1)观察0个月,内瘘血流量平均为(994.41±434.98)ml/min,心输出量平均为(6.38±3.14)L/min;随访6个月后复测相关指标,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均有所下降,内瘘血流量平均为(961.19±420.92)ml/min,心输出量平均为(6.12±4.17)L/min,但观察6个月与0个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例(4.88%)患者出现再循环,均大于5%。(2)观察0个月,血管通路狭窄的发生率为9.76%;观察6个月后,血管通路狭窄的发生率为26.83%,二者比较,血管通路狭窄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3)血管通路血流量与心输出量呈正相关(P〈0.05),提示患者低心输出量可能导致血管通路血流量的下降。结论:超声稀释法操作简便、非创伤侵入性、安全实用,适用于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功能评估,可以前瞻性监测血管通路血流动力学意义上的狭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