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研究老年鼠胃窦黏膜生长抑素含量和分布状况,探讨老化过程中生长抑素作为一种胃酸抑制因子存在的实际意义。方法选择不同年龄Wistar大鼠,雌雄不拘。青年鼠(3月龄)20只,体质量200~250 g;老年鼠(24~30月龄)15只,体质量400~450 g。动物按规定月龄取血,提取血浆样本,留取胃黏膜组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生长抑素测定。取胃窦新鲜组织,经冰冻切片进行生长抑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不同年龄组Wistar大鼠胃黏膜组织生长抑素具有不同的生理浓度,在老年鼠生长抑素含量呈高浓度分布,与青年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长抑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胃窦D细胞形状不规则,胞质内布满生长抑素免疫复合物颗粒,老年鼠D细胞显色较深,其D细胞数量和免疫复合物颗粒多于青年鼠组,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大鼠D细胞数量增加,生长抑素分泌量增多,与其老年抑酸调节作用增强存在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32.
薛伯寿教授曾拜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为师,继承发挥蒲氏善治外感热病的医疗经验,临床对杨栗山温疫十五方的应用颇有心得,尤其灵活运用升降散,经薛师的灵活运用就成了一方多用,拓展了治疗范围,临床不仅广泛用于外感热病温病,亦用于治疗疑难内伤杂病,往往可提高疗效,薛老认为火热内郁、脏腑受损、升降出入失常是升降散进治疗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的病机要;升降散使用有其相应的原则,要在辨证;在辨病辩证选方用药基础上合用升降散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模拟缺血再灌注(I/R)对乳兔窦房结细胞形态及起搏电流(If)的影响,阐明I/RN备窦房结细胞损伤的电生理特征改变。方法选用新生新西兰乳兔,采用双酶解法/差速贴壁法分离窦房结细胞,模拟I/R制备受损模型,利用膜片钳技术记录动作电位和风结果乳兔窦房结细胞主要呈梭形,搏动频率快,细胞表面光滑完整。模拟I/R后大部分细胞肿胀变形,伪足回缩,胞膜有较多颗粒、欠光滑。模拟再灌注后窦房结细胞If最大舒张电位由(-50.9±5.3)mV变为(-43.5±4.6)mV,电流密度由(-3.2±0.41)pA/pF变为(-2.47±0.32)pA/pF,其稳态激活曲线较对照组明显右移,半数激活电压由(-98.6±2.3)mV变为(-107.8±4.7)mV(P〈0.05)。结论模拟I/R导致窦房结细胞损伤,细胞电生理发生改变,尤以If重构为主。  相似文献   
34.
改良大鼠MCAO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对传统的Zea Longa模型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只,分别进行改良模型制作和传统模型制作,检测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计算大鼠脑梗死体积。两组分别比较模型制作成功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体积、模型稳定性。结果改良后的大鼠MCAO模型在制作成功率为80.00%;神经功能缺失评分3-4级占82.76%;脑梗死体积为(46.4±7.4)%。上述各指标与传统的Zea Longa线栓法模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模型稳定性相近,实验组脑梗死体积变异系数为15.94%,对照组变异系数为16.21%。结论改良的大鼠MCAO模型是一种稳定性好、可重复率高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相似文献   
35.
Nitric oxide (NO) as an immunoregulatory molecule, predominantly depending on S-nitrosylation, acts as a versatile player that executes its regulation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for exerting its multi-functions and pleiotropy. Apoptosis of immune cells is an intricate process coupled with positive/negative selection depending on integrated diverse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signals and functions to sustain homeostasis in the immune system. Here, the dual roles of NO depending on its concentration in apoptosis are reviewed, breeding up a switch mode in the apoptotic process. Following comments of different switches from apoptosis-death, a new finding of checkpoint (early fluorescence point) of GSNO-initiated thymocyte apoptosis and NOS-GSNOR double control are highlighted. Moreover, S-nitrosylation/denitrosylation, being as a redox switch, logically approaches to networks of metabolism itself and further accesses the neuroendicrine-immune-free radical network as a whole. Moreover, the host defense mediated by NO on pathogens, via protein S-nitrosyl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4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年龄(79±6.3)(70-93)岁,首剂静注胺碘酮150mg,10min注入,随后1mg/min维持静滴6h,0.5mg/min维持静滴至24~48h。首剂静注后若心律控制不满意,可间隔30min,再静注胺碘酮150mg追加负荷量2-3次,24h之内总量600-1200mg。根据病情部分患者24h后重叠口服胺碘酮600mg,d,1周后减为400mg/d,2周后减至200mg/d维持。结果有效率89.52%,副反应12.10%。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7.
腹腔镜在急腹症和腹部外伤诊治中的体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外科急腹症及腹部外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在58例外科急腹症和腹部外伤应用中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中有27例在不明确病因的情况下由腹腔镜得到确诊,确诊率为100%,其中24例在腹腔镜下治疗,3例中转开腹;31例病例在已明确病因下用腹腔镜治疗,内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出现腹腔脓肿。31例中有3例死亡,其中1例胃穿孔因延误了手术时机而死于感染性休克,2例死于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症,其余均痊愈出院,治疗成功率为90.3%。结论: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进行治疗,且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比较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不同经验阶段对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41例接受CEA治疗的颈动脉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依照时间分为初期经验组(57例)和近期经验组(384例),对比两组在卒中和病死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初期经验组和近期经验组术后卒中和病死率分别为12.3%和2.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随着手术量不断增加,手术经验不断积累,CEA术后的卒中和病死率也会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39.
目的:检测认知功能电话问卷修订版(TICS-m)在中国老年人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痴呆组病人62例,对照组为健康老人63名。采用TICS-m进行面访和电话访问。结果:TICS-m各部分面访与电话访问的相关系数0.79~0.97,不同评定员之间的评分一致性相关系数0.89~0.97,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1~0.98。TICS-m总分和记忆力部分的敏感性较高。与简短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92、-0.68~-0.92,而与日常生活量表(ADL)的相关系数仅为-0.51~-0.66。结论:电话访问与TICS-m面访一致性好,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痴呆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近现代名老中医及临床专家临床应用桑叶经验的总结,发现桑叶的临床常用剂量为3~60 g,总体来看,小剂量(3~15 g)多用于疏风散热以治疗发热、咳嗽、咽痛等肺系、官窍疾病(上焦病),大剂量(15~60 g)多用于平肝、止汗、降血糖等中下焦杂病的治疗。个别案例因医家经验的差异而有所出入;桑叶除具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外,尚可凉血、止汗、止崩。可用于咳嗽、发热、咽痛、自汗、盗汗、崩漏、糖尿病、肥胖、结膜炎、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且在治疗不同的疾病时,其所配药物及所用剂量均有所不同。桑叶在用于治疗肺系、官窍疾病时,多同连翘、薄荷、菊花、桔梗等辛凉轻清之品相配;用于治疗肝系疾病时,多同菊花、天麻、女贞子、墨旱莲等滋阴熄风之品相配;用于降糖时,多同黄连、知母、赤芍等苦寒之品相配;用于止汗时,多同五味子、黄芪、麦冬等固表敛汗之品相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