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内科学   1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中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机制.方法:280只SPF级SD雌性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40只、假手术组40只、其余采取双侧背部卵巢切除术进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造模.21 d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ig6.4,3.2,1.6 g·kg-1剂量的左归丸混悬液,1次/d;尼尔雌醇组ig尼尔雌醇混悬液0.21 mg·kg-1,每周1次.于连续给药60,120,180 d,分别取大鼠左后肢股骨近端1/3部分,采用RT-PCR方法测定核心结合因子α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股骨中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和模型组比较,给药60,120,180 d的左归丸各剂量组,股骨中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骨组织中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是PMOP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左归丸能够上调骨组织中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表达,从而有效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大鼠肾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GIOP的发病机制及补肾中药复方的疗效机理,并与健脾、活血中药复方比较.方法:肌注地塞米松复制GIOP大鼠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空白组、补肾中药复方组、健脾中药复方组、活血中药复方组、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造模及灌胃给药9周.应...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P)大鼠模型骨组织Runt相关基因2(Runx2)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GIOP的发病机制以及补肾益髓中药的疗效及其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后肢肌注地塞米松(2.5 mg/kg,每周2次,连续9w)的方法复制GIOP大鼠模型,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空白组、补肾益髓中药组、补中益气颗粒组、血府逐瘀胶囊组、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灌胃给药9w.应用XR-2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骨密度,以评价动物模型的成立及药物疗效.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RT-PCR)检测骨组织Runx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Runx2蛋白表达.结果 (1)股骨骨密度: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组明显升高(P<0.01),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补中益气颗粒组和血府逐瘀胶囊组虽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空白组比较,补肾益髓中药组明显上调(P<0.01),骨疏康颗粒阳性对照组也有明显上调(P<0.05),补中益气颗粒组和血府逐瘀胶囊组虽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肌注地塞米松可以成功复制GIOP大鼠模型,(2)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GIOP的发病机制之一,(3)应用补肾益髓中药具有明显防治效果,疗效优于健脾中药和活血中药,其作用机理与上调骨组织Runx2 mRNA及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4.
唐·孙思邈编撰的《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要方》)著录的脏腑辨证内容,是中医学发展早期保存最为完整的脏腑辨证专篇,对了解唐代及其以前脏腑辨证的基本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学术价值。本文对《要方》卷十一肝脏证有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考察与分析,并与当代肝脏辨证相比较,以期对现今脏腑辨证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
梁靓靓  陈苏宁  蔡玉文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4):284-286,271,272
目的:探讨调气消积汤对Lewis肺癌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48只C57BL/6小鼠常规接种Lewis肺癌,5天后选取荷瘤成功的小鼠随机分4组:模型组、调气消积汤组、顺铂组、综合组(调气消积汤+顺铂组),每组10只。每天分别予饮用水、调气消积汤各0.4ml灌胃共12天;隔日1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顺铂0.13ml,共3天。停药后24小时取材,应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各治疗组的MVD、VEGF和MMP-9蛋白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调气消积汤组MVD、VEGF和MMP-9蛋白的表达与顺铂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气消积汤可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调气消积汤对Lewis肺肿瘤的抑瘤作用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常规接种Lewis肺肿瘤,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MG)、调气消积汤组(TG)、顺铂组(DG)、综合组(ZG),每组10只。每天分别予饮用水、调气消积汤各0.4 mL灌胃,共12 d;隔日1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顺铂0.13 mL共3 d。观察其日常生活状况和肿瘤生长情况,应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调气消积汤对Lewis肺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调气消积汤能改善Lewis肺肿瘤小鼠一般状况,与荷瘤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的瘤质量均低于荷瘤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光镜下观察,各治疗组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异型细胞较少,染色质浓缩边集,病理性核分裂较少。TUNEL法结果显示,各治疗组与荷瘤对照组相比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绿色荧光强度高;尤以综合组增多最为明显[。结论]调气消积汤可以改善荷瘤小鼠的一般生活状况,对Lewis肺肿瘤有抑制作用,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严重糖尿病足坏疽血管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及糖尿病坏疽的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功能分类基因芯片筛选糖尿病坏疽血管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对3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 在113个基因中,有1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2倍以上,3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下调2倍以上;RT-PCR检测的其中3个基因,与芯片检测的结果一致.结论 涉及多种基因表达异常的血管组织病变在糖尿病坏疽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分析差异基因的表达,有助于了解糖尿病坏疽发生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利用重组腺病毒载体携带短发夹RNA (shRNA),使难于转染的悬浮细胞达到较高的目的基因沉默效率.方法 分别将含有人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干扰序列及阴性对照序列(scramble)连入pRNAT-H1.1/Adeno载体,获得重组穿梭质粒;将线性化的重组穿梭质粒与腺病毒骨架重组;将重组子转染HEK 293细胞,经过3轮病毒包装,收获病毒颗粒并测定滴度.病毒颗粒感染悬浮细胞——人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 250和NCI-H 209),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鉴定靶基因沉默效应,并利用肿瘤细胞重建基质膜侵袭实验进行功能鉴定.结果 成功构建带有靶基因干扰序列及scramble、空载体的3种腺病毒重组子(AD-shuttle-shPLGF、AD-shuttlescramble和AD-shuttle).经过HEK 293细胞包装,最终获得3株病毒颗粒,病毒滴度分别为1.5×1011、1.6×1011和1.6×1011.NCI-H 250和NCI-H 209细胞感染腺病毒颗粒48 h后,大部分细胞表达GFP,感染率接近100%;且两株细胞感染AD-shuttle-shPLGF病毒48 h后,PLGF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肿瘤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1).结论 携带shRNA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可以代替电转、脂质体介导等方法,使难于转染细胞的目的基因达到有效沉默.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株的抑制与诱导凋亡作用。方法:以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为实验模型,用补中益气汤大鼠血清和顺铂大鼠血清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处理48小时,在光、电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光镜下,药物组细胞由梭形细胞变为圆形或卵圆形,核染色质密集;电镜下细胞变圆,微绒毛及突起明显减少,伪足消失,线粒体空泡化,核染色质凝集,可见凋亡小体;凋亡细胞发生率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补中益气汤具有诱导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研究生科研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研究生科研意识的概念,提出在中医院校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科研意识的重要性,概括了培养研究生科研意识的思路与方法。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参与临床科室的实践,深入实验室进行各项实验技能的学习,在具备基本科研能力的基础上参加导师课题研究,参与科研课题设计申报等工作。通过加强中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科研意识、实验技能等综合素质,把中医研究生培养成为临床与科研能力兼备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