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1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3篇
内科学   191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706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85篇
  2篇
中国医学   2961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402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770篇
  2011年   590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乳腺癌患者因乳房缺失、对癌症的恐惧以及担心后续放化疗的效果等因素导致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出现乳腺癌和抑郁症状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乳腺癌相关抑郁状态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甚至影响癌症的治疗及进展。但目前单纯应用抗情绪抑郁药物有明显的副作用,且起效时间较长,因此谋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就中西医对该病多途径、多手段、全方位的干预进行阐述、归纳及总结,以期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但证实有效的早期溶栓治疗受严苛的时间窗限制。缺血损伤诱导细胞级联反应过程复杂、进展快,针对单一病理因素的治疗不足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患者恢复程度有限,因此增强机体内源性自我保护能力是必需的。针刺可以通过激发人体自身正气,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且经临床验证治疗脑卒中有效。诸多实验研究表明针刺可以增强脑内源性保护通路,即通过增强星形胶质细胞调控途径,以减少氧化应激、抑制兴奋性毒性、炎症及凋亡以保护神经元;促进小胶质细胞抗炎作用,以减少自身免疫反应;调节血管或血脑屏障以恢复血流量,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通过回顾针刺防治缺血性卒中的实验证据,以期揭示针刺可能的内源性神经保护增效机制,为针刺治疗卒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相互滋养,共生共行,互渗气血;营卫双向流动,满溢贯注,互根互用;营卫调和,阴平阳秘。生理状态下,营卫相滋,脉管是营卫相滋的部位;病理状态下,外感、内生邪气阻滞营卫,营壅卫伤,影响脉管结构或功能,营卫相滋异常,形成脉管病。营卫相滞是脉管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调和营卫是其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刺治疗卒中后下肢痉挛的选穴规律。 【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 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美国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 (PubMed) 、荷兰医学文摘 (EMbase) 、科学网 (Web of Science) 等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数据库。通过 Microsoft Excel 2016、IBM SPSS Statistics 21、IBM SPSS Modeler 18.0 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 【结果】①共纳入68条针刺处方,涉及腧穴100个,总使用频次536次;②腧穴使用频次排前5位的分别是阳陵泉、足三里、 悬钟、丘墟、三阴交;③核心腧穴配伍为阳陵泉-悬钟,并得到5个有效聚类群,分别为申脉-照海、委中-昆仑、血海-环 跳-丰隆-足三里、太溪-阴陵泉-三阴交、解溪-太冲-悬钟-丘墟-阳陵泉。 【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发现,针刺治疗卒中后下肢 痉挛多以阳陵泉、足三里、悬钟、丘墟、悬钟为核心,优先考虑足三阳经、五输穴的应用,辨证论治、随证加减,可为临 床治疗卒中后下肢痉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5.
辐照灭菌工艺可能使药物辅料降解从而间接影响活性成分的稳定性。考察了微晶纤维素经过60Co辐照后对阿魏酸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检测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变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阿魏酸的降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辐照处理后的微晶纤维素与阿魏酸混合后可使阿魏酸在一个月内持续降解并产生了一系列降解产物,分别为:3, 4-二羟基苯乙酮、咖啡酸、香草酸、二氢阿魏酸、香草醛、松柏醛。推测微晶纤维素在辐照降解的过程中产生了自由基,这些自由基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使阿魏酸产生降解,此研究结果可为有关药物灭菌工艺的选择以及辐照降解杂质的产生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对脑卒中后抑郁风险预测模型的基本情况、基于不同研究类型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进行综述,旨在为医护人员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为我国构建脑卒中后抑郁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华法林作为一种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具有蛋白结合率高、依赖细胞色素P450 酶进行代谢、治疗窗狭窄 等特点。临床上,华法林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出血风险增加。随着中药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丹参 与华法林合用增多,且丹参对华法林药动学及药效学影响的研究亦越来越多。该文综述了丹参对华法林抗凝作 用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丹参中的多种组分(尤其是脂溶性的醌类成分)可能会通过影响细胞色素P450 酶活性而干预华法林代谢。同时,已有的临床证据认为,对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联合应用丹参和华法林 可提高冠心病和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基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探讨白及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0.3 g·kg-1)及白及低、中、高剂量组(0.3、0.6、1.2 g·kg-1),每组8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法复制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设定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药21 d。在给药干预的第1、11、21天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NETs相关蛋白髓过氧化物酶(MPO)、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紧密连接(TJs)相关蛋白封闭蛋白2(CLDN2)、闭锁小带蛋白1(ZO-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明显升高(P<0.05);结肠组织黏膜层出现大面积变性坏死且肠腺结构消失...  相似文献   
999.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唯一可以明确的导致宫颈癌的致病因子,但HPV感染并不等于已是宫颈癌或者宫颈癌前病变,而提示有一种向宫颈病变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有效的筛查和预防是降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发生的有效措施。宫颈阴道部处于阴道微环境中,正常阴道微环境是由阴道解剖结构、微生物菌群、局部免疫及机体的内分泌调节功能组成,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而当阴道菌群、pH值、局部免疫、雌孕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导致机体对HPV易感性增加,清除力降低。鉴于阴道微环境与HPV感染关系十分密切,本文就HPV感染与阴道微环境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补骨脂酚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噻唑蓝法(MTT法)和倒置显微镜技术考察补骨脂酚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补骨脂酚处理后细胞凋亡;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补骨脂酚对HepG2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及MAPK家族蛋白表达的影响;引入MAPK家族蛋白抑制剂考察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补骨脂酚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其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强于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5-氟尿嘧啶,并且补骨脂酚对人正常肝L02细胞具有较低的毒性。进一步研究发现,补骨脂酚可以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此外,MAPK家族参与到补骨脂酚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补骨脂酚可以剂量依赖性激活JNK的表达发挥促凋亡的作用,同时抑制了ERK促存活通路,然而对p38无明显影响。结论:本研究首次阐明了补骨脂酚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