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5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52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78篇
综合类   508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曹琳  张晋卿 《中国病案》2015,16(1):94-96
目的调查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皮肤瘙痒的部位、程度、治疗情况及皮肤瘙痒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对某院血液净化中心5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皮肤瘙痒部位及治疗情况进行调查,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瘙痒程度,并对其进行皮肤病生活质量(DLQI)评分。结果 5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轻度、中度、重度瘙痒分别为21例(34.2%)、23例(39.7%)、14例(24.1%);合并皮肤感染5例。患者DLQI评分平均7.72±1.61,皮肤瘙痒对生活质量影响最显著的是症状与感受(50%),其次为工作和学习(40.67%)。58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接受血液灌流和(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后症状缓解。18例患者接受皮肤科专科治疗,其中12例给予单纯局部对症治疗,瘙痒缓解不明显;6例给予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治疗效果较单用外用药物为好。结论规律血液灌流和(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能有效地缓解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皮肤瘙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2.
网状纤维的染色方法较多,Gomori银染色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染色过程需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铁明矾溶液、草酸溶液、氨银溶液、甲醛溶液、氯化金溶液、硫代硫酸钠溶液7种[1],其中氨银溶液是提高网状纤维染色力的关键染液,其配制质量至关重要。本实验在配制方法上进行了改良,使网状纤维染色阳性强度增加,且使染液保存期延长,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硝酸银、氢氧化钠、氨水。  相似文献   
2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建立了以预算为导向的绩效考核和分配体系,实行综合目标管理和工资总额制度。介绍了其以预算为导向绩效考核体系指标筛选、制定权重和确定目标值的做法,简要阐述了其工资总额制度的要点和对医技科室的绩效分配思路。  相似文献   
24.
以建设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医院决策支持系统为目的,利用数据仓库等信息化技术对各业务系统数据进行采集、清洗、整合,建立数据中心进行综合管理,保证数入一门、数出一门。有效消除信息孤岛、解决数据混乱状态、缓解信息化应用瓶颈。以数据挖掘为手段以病种为核心着重分析医疗核心指标及医保的总额预付管理两个主题,通过深入分析明确管理目标、缩小管理范畴、抓住主要矛盾,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5.
脑损伤被认为是导致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挽救、阻止神经细胞损伤,恢复神经功能对 于改善复苏预后意义重大。作为心脏骤停患者诊疗中的重要一环,亚低温治疗已经体现出其在神经功能保护方面的 优势,但最终使患者获益的不仅仅是体温的降低,还取决于亚低温治疗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器官功能的连续评估与监 测、必要的辅助支持治疗等集束化诊疗策略的执行。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时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发生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出血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15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时应用替罗非班,平均年龄57.8±9.6(35~78)岁,男性116例。分析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住院期间出血事件是否达到TIMI出血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TIMI出血组(n=10)和非TIMI出血组(n=140),分析两组的相关临床和介入治疗情况,以及出血事件对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探讨应用替罗非班发生TIMI出血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TIMI出血组中,达到轻、重度出血标准的患者分别占总病例的4.7%和2.0%。住院期间随访发现,发生TIMI轻重度出血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再梗联合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TIMI出血组(分别为40%和3.6%,P<0.01),住院时间延长(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TIMI出血事件的患者中,女性比率,补救性应用替罗非班比率和术后即刻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较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术后即刻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是急诊PCI治疗应用替罗非班发生TIMI出血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P=0.013,OR=1.458)。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存在一定的出血发生率,发生TIMI轻重度出血的患者近期预后不良。较高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是应用替罗非班发生TIMI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7.
An L  Zhang HY  Pang BS  Niu SJ  Ma L  Xin P  Weng XZ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3):181-185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和MMP 9在阻塞性肺气肿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白细胞介素 (IL) 1 0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的水平。方法  2 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2组 ,每组1 2只 ,阻塞性肺气肿模型组 :将大鼠置于自制有机玻璃染毒箱内进行被动吸烟 (金键牌香烟 ) ,每天 2次 ,每次 1 6支 ,持续 30min ,2次之间间隔 4h ,连续 75d。健康对照组大鼠 2级实验动物房内室温常规饲养。 2组大鼠行第 0 3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0 3)、FEV0 3/用力肺活量 (FVC)、功能残气量 (FRC)的测定。大鼠处死后 ,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各分类细胞数、MMP 2和MMP 9的活性及IL 1 0和TNFα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支气管、肺组织中MMP 2和MMP 9的表达及其蛋白相对含量。Weigert弹力纤维染色观察弹力纤维的变化。结果 阻塞性肺气肿模型组大鼠支气管黏膜上皮大片脱落 ,管壁及周围大量的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肺泡结构紊乱 ,肺泡壁变薄或断裂 ,肺泡弹性减弱 ,呈囊状扩张 ,肺泡腔扩大 ,部分融合成肺大疱。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阻塞性肺气肿模型组大鼠FEV0 3[(5 1 2± 0 42 )ml]、(FEV0 3/FVC)× 1 0 0 % [(71 1 5± 9 84) ]显著降低 ,FRC[(7 2 2± 2 1 8)ml]显著增加 (P值均 <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ADC值及相对ADC值(rADC)对乳腺肿块样和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1例乳腺病变患者(共177个病灶)的术前 MRI和DWI(b=0和800s/mm2)资料,测量并比较(t检验)乳腺肿块和非肿块样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及rAD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值及r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效能。结果:177个乳腺病变中良性病变112个,恶性病变65个;按病变形态分组,肿块性病变144个,非肿块性病变33个。肿块性病变中恶性47个,平均 ADC 值及平均 rADC 值分别为(1.06±0.27)×10-3mm2/s和0.62±0.17;良性97个,平均ADC 值及 rADC 值分别为(1.58±0.26)×10-3mm2/s 和0.91±0.17;ROC分析显示,以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23×10-3mm2/s和0.72作为阈值,鉴别肿块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1%、92.8%和80.9%、89.7%。33个非肿块性病变中恶性18个,平均ADC值及rADC值分别为(1.25±0.40)×10-3mm2/s 和0.76±0.25;良性15个,平均 ADC 值和 rADC 值分别为(1.50±0.18)×10-3mm2/s 和0.89±0.12;ROC分析显示,以ADC和rADC值分别为1.36×10-3mm2/s、0.84作为阈值,鉴别非肿块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80.0%和77.8%、73.3%。结论:根据ADC和rADC值可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ADC值的诊断价值略高于rADC值,对乳腺肿块性和非肿块性病变应采用不同的ADC。  相似文献   
29.
<正>硬脊膜破裂(incidental durotomy,ID)是脊柱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脊柱手术硬脊膜破裂的整体发生率为1%~17%[1]。其中腰椎手术硬脊膜破裂发生率最高,Kalevski等[2]报道其发生率为12.66%。早期、准确的诊断是成功处理的关键。在硬脊膜破裂的治疗方面缺乏系统的治疗原则,从而导致并发症的增多[3]。笔者就脊柱手术硬脊膜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口服铁剂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心功能、肾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将87例心功能Ⅱ~Ⅳ级(NYHA)的老年CHF合并贫血(Hb〈110g/L)患者随机分至治疗组(n=44例)及对照组(n=43例)。在CHF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铁剂,治疗组给予口服铁剂+皮下注射EPO。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血红蛋白、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心功能、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变化。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组Hb明显升高[(112.1±3.4)g/LVS(98.3±5.4)g/L,P〈0.01],血清肌酐水平明显降低[(162.1±39.3)vmol/LVS(185.0±31.2) μmol/L,P〈0.053,肌酐清除率增加[(43.5±7.1)ml/minvs(38.2±9.O)ml/min,P〈0.053,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2,5±0.5VS3.2±0.7,P〈0.01),血浆NT-ProBNP显著下降[(1636.3±436.7)ng/LVS(2217.8±960.2)ng/L,P〈0.053。对照组,上述参数均有所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2)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Hb高于对照组,血清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肌酐清除率高于对照组,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低于对照组,血浆NT-ProBNP低于对照组。结论在CHF合并贫血的老年患者中应用EPO和口服铁剂治疗,在纠正贫血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功能(NYHA分级)、肾功能并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