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1篇
  免费   498篇
  国内免费   160篇
耳鼻咽喉   162篇
儿科学   68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279篇
口腔科学   108篇
临床医学   2931篇
内科学   1034篇
皮肤病学   112篇
神经病学   187篇
特种医学   288篇
外科学   1292篇
综合类   1798篇
预防医学   325篇
眼科学   129篇
药学   455篇
  33篇
中国医学   313篇
肿瘤学   15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330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582篇
  2012年   632篇
  2011年   883篇
  2010年   759篇
  2009年   722篇
  2008年   528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427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317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胃癌腹膜转移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而胃癌腹膜转移是胃癌复杂和转移的常见现象,其术前早期诊断和术后治疗均比较困难。现就胃癌腹膜转移的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2.
循证医学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已成为医学界的热门话题并在医学实践中积极推广。现代循证医学的思想是英国流行病学家、内科医生Archie Cochrane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1992年在Iain Chalmers博士的领导下,由英国国家卫生服务部资助,成立了以Cochrane姓氏命名的世界上第1个循证医学中心——英国Cochrane中心。  相似文献   
73.
李梅蕾 《河北医药》1998,20(4):238-239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涉及临床多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病情重,病死率高。目前,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仍为肝素抗凝治疗。依据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理过程中凝血、纤溶机制的变化,临床上可分为凝亢期、凝溶期和凝衰期。 及时了解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活动情况是临床治疗所必需的,故应动态监测DIC的相关实验室指标。急性DIC时凝血因子消耗性减少,抗凝物质增多,PT延长率达75%,APTT延长率达60%,且两种指标操作简便,成本低,故为国内临床常规采用。DIC患者常接受肝素治疗,而肝素可引起PT、APTT不同程度延长,影响实验室对PT、APTT结果的正确分析和判断。为此,我们就体外不同活性肝素及不同浓度硫酸鱼精蛋白对PT、APTT的影响做了观察。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互动微信群结合病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在血管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随机分组的128名在血管外科临床见习的7年制学生分别实施互动微信群结合CBL(试验组)和单纯CBL(对照组);用统一的考核方法评估两组学生接受专业理论及临床知识的情况,评价两种教学在血管外科见习中的教学效果。用SPSS 22.0进行t检验。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为(86.36±7.42)分,临床考试成绩为(88.44±7.62)分,高于对照组的(84.71±6.72)分和(86.22±6.41)分;试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自学能力、临床思维和团队精神共5方面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结论 互动微信群结合CBL能提高血管外科临床见习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5.
目的 筛选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异时性进展期腺瘤的危险因素,构建个体化风险筛查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筛查效果。方法 将2007年4月至2017年10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34例患者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术后3年结肠镜随访。建模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风险筛查模型。利用验证组验证模型的筛查效果。结果 734例患者包括建模组485例,验证组249例。平均年龄为(64.6±11.5)岁,男性440例,女性294例。总的异时性进展期腺瘤发生率为11.9%(建模组12.0%,验证组1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糖尿病病史、右半结肠癌、中低分化腺癌、腺癌合并腺瘤,腺癌合并进展期腺瘤为异时性进展期腺瘤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筛查结直肠癌术后出现异时性进展期腺瘤的模型,并建立风险筛查列线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0.957(95%CI:0.935~0.9...  相似文献   
76.
目的 通过检测健康志愿者的羧酸酯酶1 (carboxylesterase 1,CES1)和羧酸酯酶2 (carboxylesterase 2,CES2)的基因多态性和基因表达水平,探索CES1和CES2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从48例健康志愿者获得血样并提取DNA,对DNA进行二代基因测序,并提取总RNA检测基因表达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ES1和CES2基因表达量与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关系。结果 CES1的基因表达量为141.8(72.7,237.8),CES2的基因表达量为74.4(30.8,133.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BMI与CES2的基因表达有关,性别、年龄和BMI与CES1的基因表达无关。发现CES1 20个基因变异,其中10个会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发现CES2 6个基因变异,其中2个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结论 发现CES2的表达水平与BMI相关,CES1的表达水平与BMI无明显相关,基因预测结果提示CES1的遗传变异可能影响其功能表达。  相似文献   
77.
患者女性,54岁,因发现脾脏肿大4年而入院,有乏力、多汗、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体检:脾脏肿大,下缘平脐,质中等,边缘钝,轻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B超和CT示脾脏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骨髓穿刺涂片及活检未见异常。遂行脾切除术,术中见脾脏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明显肿大,颜色正常。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3 cm以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实性结节的薄层CT征象,以提高其病理组织学类型预测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8例3 cm以下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实性结节病例(其中鳞状细胞癌76例、腺癌142例);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病理类型)和薄层CT征象(包括结节部位、直径、形态、边缘特征和强化情况)。结果周围型鳞状细胞癌(p-SqCC)和腺癌实性结节在男女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实性结节在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上较p-SqCC显著性增高,而二者在结节形状、分叶征、空洞征、支气管血管集束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短毛刺征同时出现时,对腺癌实性结节诊断的特异性达89.7%,灶状坏死对p-SqCC诊断具有特异性。薄层CT征象有助于周围型鳞状细胞癌与腺癌实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9.
老年人的群体在不断扩大,而他们烧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要比年轻人高。最近的一项病例回顾研究分析了一家烧伤中心7年来住院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1557位住院患者中有221位(11%)年龄在59岁以上(含59岁)。其中有97位(44%)是女性,反映出老年患者中女性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和EB病毒原位感染特征,以提高对IM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采用HE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技术,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对15例IM进行了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EB病毒感染的研究.结果 (1)IM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人(中位年龄18岁),起病急,常有发热(12例),伴浅表淋巴结肿大,多数在短期内痊愈.(2)病变以T区增生为主,斑驳状改变常见,细胞混杂,种类多样,可见B细胞分化谱(活化淋巴样母细胞、免疫母细胞、浆样细胞、浆细胞),包膜不厚,间质不多.(3)病变中以CD3阳性的小T淋巴细胞为主,部分活化的淋巴样母细胞和免疫母细胞表达CD20和CD30,信号强弱不等,散在分布.(4)所有病例都有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阳性细胞,数量多少不一(10~100个/HPF),大中小淋巴细胞均可阳性,主要分布在T区,也见于套区、初级滤泡和生发中心内.结论 进一步确认了IM是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自限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IM在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和EB病毒感染方面都具有特点,只有综合考虑这4方面的信息才能减少错误,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