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lvitamin D,25OHD)营养状况及其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在北京同仁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16例(男性410例,女性306例),年龄32~93岁,平均年龄(58.78±11.31)岁,检测血清25OHD水平,应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测定腰1-4、全髋及股骨颈的BMD。结果在71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者为230例(32.1%),缺乏357例(49.9%),不足97例(13.5%),充足仅32例(4.5%)。不同年龄组别中,血清25OHD水平以及缺乏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女性及维生素D缺乏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严重,女性更为明显。血清25OHD缺乏程度越重,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 入选首次AMI患者共161例,以入院后24h内空腹8h后测定的血糖水平为空腹血糖水平.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三组:1组,空腹血糖<6.1mmol/L;2组,空腹血糖6.1-6.9 mmool/L;3组空腹血糖≥7.0 mmol/L,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包括2组与3组.所有患者分别于发病后72h内、发病后30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YEF.结果 2组和3组入院时及30d随访时的LVEF明显低于1组[入院时:(49.3±6.7)%、(45.8±7.4)%比(52.4±7.7)%,P<0.05;30 d随访时:(52.7±7.3)%、(49.2士7.2)%比(55.8±7.4)%,P<0.05].结论 AMI后空腹血糖水平升高是常见的临床特点,合并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的AMI患者的LYEF降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3.
员战民  李如强 《当代医学》2021,27(17):41-43
目的 探究帕罗西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内分泌及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央民族大学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2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采用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糖代谢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良情绪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FT3、FT4、TT3、TT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HAMD、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帕罗西汀,可改善不良情绪及糖代谢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糖尿病教育模式与临床效果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现将我科对 30 2例糖尿病患者开展一系列糖尿病教育后 ,患者血糖等指标的变化进行总结 ,以探讨何种教育方式疗效更佳。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抽取 1999— 2 0 0 1年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0 2例 ,其中 1型糖尿病 38例 ;2型糖尿病 2 6 4例。男 14 2例 ,女 16 0例 ,年龄 (5 8.9± 9.8)岁 ,病程 (5 .7± 9.6 )年。文化程度 :大学 13例 ;高中 2 0 9例 ;初中 5 6例 ;小学 19例 ;文盲 5例。其中高级知识分子 11人 ;干部 76人 ;工人 179人 ;家庭妇女 4人 ;自由职业 32…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比较桥本甲状腺炎(HD)与非HD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HD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观察组)和209例非HD合并甲状腺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特征、甲状腺功能指标及病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女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小钙化的比例较高(46.41%),观察组患者无钙化的比例较高(47.14%),两组患者的钙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边界不清晰的比例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无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比例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D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年龄较早,多见于女性,超声检查多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和无钙化,以上特征有助于鉴别HD合并甲状腺癌和非HD合并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BIOMED-2聚合酶链反应(PCR)在成熟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B-NH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成熟B-NHL组织标本72例,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7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35例为研究对象,并以反应性增生病变25例作为对照.提取以上组织的DNA,并以PCR来检测其完整性和可扩增性,选取质量合格的DNA.85.6%(83/97)的样品DNA长度>300 bp,其中60例成熟B-NHL和23例反应性增生可用于BIOMED-2 PCR检测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kappa轻链(IgK)基因重排的克隆性.结果 利用BIOMED-2 PCR检测的60例成熟B-NHL中,57例存在Ig基因的克隆性重排,其检测敏感性为95%,23例反应性增生病例中未出现Ig基因的克隆性重排,其检测特异性为100%.结论 BIOMED-2 PCR适用于石蜡包埋组织.该方法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成熟B-NHL诊断的辅助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ime)水平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CAG)证实为AMI患者(n=100)的hs-CRP、Fbg、D-Dime浓度,分析冠脉病变支数与相应hs-CRP、Fbg、D-Dime浓度的关系.结果 非特异性炎症因子hs-CRP、Fbg和D-Dime浓度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以及左主干组,其浓度依次增高.结论 非特异性炎症因子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关联密切,有助于临床上预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的范围.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腰臀比等指标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62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的骨密度,按年龄分两组(A组:<60岁;B组:≥60岁),同一年龄段按体重指数各分为两组(L-BMI组:BMI<25 kg/m~2;H-BMI组:BMI≥25 kg/m~2)进行分析.结果 H-BMI组多部位骨密度明显高于L-BMI组(P<0.05或P<0.01).年龄与骨密度呈负相关,体重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 体重及体重指数均与骨密度相关,其中体重是影响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9.
全球范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但同时不能忽视继发性糖尿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新发糖尿病.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胰岛素作用下降即胰岛素抵抗所致;特殊类型糖尿病是由其他因素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下降所致,因为两者发病机制不同,所以治疗原则各异.2型糖尿病应围绕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对于特殊类型糖尿病则应主要治疗其原发病,对有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为了避免误诊误治酿成不良后果,应注意对高血糖进行鉴别.本文报道两例新发糖尿病的诊治经过,均为特殊类型糖尿病,并回顾相关的文献报道,提高对新发糖尿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血糖升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2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胰岛素治疗组及甘精胰岛素治疗组,每组各26例。结果出院时空腹血糖平均值常规组和甘精胰岛素组分别为7.1mmol/L和6.9 mmol/L,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餐后2小时血糖平均值分别为9.4 mmol/L和9.5 mmol/L,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3.1%和3.8%,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平均住院日分别为7.1天及6.8天,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住院期间均无死亡病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血糖升高患者,较常规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疗效相似,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