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103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山东沿海居民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目的 探讨山东沿海地区居民的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实验设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分层设计的方法 ,调查研究了4 988名山东沿海地区居民一般生活、健康及营养状况,采用白动生化分析仪和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受试者的空腹血尿酸、血脂、胰岛素等指标.结果 在男女受试者中,其心血管危险因索如收缩压、舒张压、肌酐、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腰围以及体重指数(BMI)都随着血清尿酸值的升高而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逐级降低.女性受试者的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逐级升高,而男性受试者的升高不明显.与血尿酸<280μmol/L组相比.血尿酸280~319、320~349 >1350 μmol/L 3组女性受试者发生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DR)分别为1.54、1.88和2.70,而发生代谢综合征(MS)的OR分别为2.29、4.15和4.96;在男性,与血尿酸<280μmoL/L组相比,血尿酸320~379、380~419和≥420 μmol/L 3组受试者发生MS的OR分别为I.41、1.87和3.27,血尿酸/>420 μmol/L组发生高血压的OR为1.52.调整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男性和女性巾高尿酸均可视为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较高的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临床实践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4G/5G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主要组分的关系.方法 728例绝经后女性均来自医院健康查体中心,依据改良的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MS诊断标准,分为无任何MS组分的健康对照组(92例)、伴有1~2个MS组分的非MS组(364例)和MS组(272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散射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扩增技术检测PAI-1基因型.结果 3组人群中,4G/4G基因型者血清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5G/5G基因型者(P< 0.05或0.01);健康对照组4G/4G基因型者收缩压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5G/5G基因型者(P<0.05);非MS组4G/4G基因型者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者(P<0.05);而MS组4G/4G基因型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5G/5G基因型者(P<0.05或0.01);3组人群间PAI-1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x2=5.316,P=0.256);但3组人群间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存在显著差异(x2=6.147,P< 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S组和非MS组4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升高,而5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显著降低(x2=5.690和4.173;P均<0.05); MS患者PAI-1不同基因型间肥胖、高血压和低HDL-C血症检出率无显著差异(x2=0.575,4.230,5.202;P均>0.05);但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x2=7.078,8.969;P均<0.05),其中,4G/4G基因型患者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检出率显著增高.结论 PAI-1 4G/5G基因多态性与MS及其组分,尤其是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密切相关,4G等位基因可能为其易感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74.
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白蛋白的增加和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与肾脏血液流变学异常密切相关,改善DN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是有效防止患者肾功能进行性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肾康注射液主要由丹参、红花、大黄、黄芪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的作用.许多临床实验已证实肾康注射液具有延缓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及保护肾功能的作用[1,2],本文评价老年DN患者应用肾康注射液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使用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控制血糖不达标的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15例,将原治疗方案中的胰岛素改为艾塞那肽,疗程12周,期间根据血糖水平微量调整口服药物用量。治疗前后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餐后2hC肽、胰高血糖素(GC)、生长抑素(SS)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艾塞那肽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BMI、2hPG、HbA1C、TG、TC、GC均明显降低(t=2.54~6.61,P<0.05),SS、餐后2hC肽明显升高(t=7.44、2.62,P<0.05),FPG呈下降趋势,空腹C肽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病人,艾塞那肽可有效降低糖血、控制体质量、改善脂代谢、降低低糖血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76.
14例新生儿糖尿病(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入选,比较胰岛素(n=5)和格列本脲(n=9)的疗效.扩增6例患儿KCNJ11、ABCC8、INS基因并测序.共发现2例存在ABCC8基因突变,1例KCNJ11基因突变,1例为INS基因突变,1例为6q24甲基化减低,1例突变基因不清.9例新生儿糖尿病格列本脲治疗者8例血糖控制良好(88.9%).5例采用胰岛素治疗后均失访或死亡.提示新生儿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差,格列本脲可有效降低血糖.
Abstract:
Fourteen 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NDM)patients were recruited. 9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glyburide and the other 5 with insulin. ABCC8, KCNJ11, and INS genes were sequenced in 6 of them. Gene mutations were found in 2, 1, and 1 cases in these genes, respectively. One case with 6q24 hypomethylation and another without known mutation were also found. 8 out of 9 patients treated with glyburide reached euglycemia(88.9%). The other 5 patients with insulin therapy either died or lost contact.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glyburide therapy is effective in 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 while insulin therapy may contribute to poor compliance.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TCFL2基因rs790314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青岛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早相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213例青岛及周边地区汉族人(其中2型糖尿病病人99例、正常对照114例)的TCF7L2基因rs7903146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用左旋精氨酸兴奋实验测定胰岛β细胞...  相似文献   
78.
极低密度脂蛋白对HK-2细胞hUAT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是否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人尿酸盐转运子(hUAT)mRNA的表达。方法 根据培养液中所含VLDL浓度的不同,将HK-2细胞分为:①仅使用DMEM/F-12组(对照组);②DMEM/F-12+ 50 μg/ml VLDL组(V1组);③DMEM/F-12+100 μg/ml VLDL组(V2组);④DMEM/F-12+200 μg/ml VLDL组(V3组);⑤DMEM/F-12+400 μg/ml VLDL组(V4组)。每组均培养 6瓶细胞。上述细胞在不同培养液中分别培养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K-2细胞中hUAT mRNA的相对表达量(2ΔΔCt法)。结果 所有标本均能检测到hUAT mRNA的表达,但V1~V4组hUAT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VLDL最低浓度(50 μg/ml)组hUAT mRNA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64%,VLDL最高浓度(400 μg/ml)组hUAT mRNA表达水平仅为对照组的24%。结论 VLDL下调hUAT mRNA表达,VLDL的这种作用可能与脂代谢紊乱易合并高尿酸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79.
患者男,34岁,10天前因"胸闷、憋气加重"就诊于我院。4个月前因"胸闷、憋气"于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肾功能不全,血肌酐362μmol/L(正常参考值44~132μmol/L),尿酸637μmol/L(正常参考值149~416μmol/L),给予对症治疗好转,但血肌酐仍持续升高。患者既往运动不耐受10余年;右侧神经性耳聋7余年(重度),左侧神经性耳聋1年(中度);认知力、智力、记忆力和计算力进行性减退5年;血压升高4月;否认糖尿病史。母亲患有糖尿病和神经性耳聋,父亲无重要病史。育有一女,体健。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内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可能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生长方式,进而影响患者预后.PDGF,VEGF与肿瘤的生长和浸润密切相关.本研究主要探讨PTC患者PLT水平、PDGF和VFGF表达及肿瘤生长方式的关系.方法 实验随机选取Ⅰ/Ⅱ期和Ⅲ/Ⅳ期PTC各30倒,并对2组惠者的PLT水平,甲状腺癌组织内.PDGF、VEGF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对PLT水平.癌组织有无浸润和转移以及PDGF、VEGF表达水平之问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Ⅲ/Ⅳ期患者的PLT水平、PDGFB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LT表达水平与PDGFB表达水平呈正相关,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尺寸以及甲状腺外浸润呈正相关.结论 血液中PLI水平较高的PTC患者肿瘤组织局部的PLT浓度相应增高,高浓度的PLT分泌大量PDGFB,激活了肿瘤细胞内的MAPK信号传导系统,导致了细胞生长信号的高表达,从而促进了细胞的生长和增殖.VEGF表达水平较高者PTC肿瘤体积较大,腺体外浸润发生率高.PDGF-B与VDGF的相对高表达可能与PTC临床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