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53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449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5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目的:探讨椎旁阻滞联合全麻对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04例,根据患者术中采用的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46),观察组术中给予椎旁阻滞联合全麻,对照组仅给予全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应激激素血管紧张素II(AngII)、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焦虑自我评分(SAS)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时观察组AngI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皮质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9);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时SAS评分显著降低(P=0.000),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降低(P=0.001);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减短(P=0.002);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03),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比较两组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椎旁阻滞联合全麻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远处转移部位与预后的相关性及生存分析。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2010年至2015年共439例食管鳞癌伴远处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比较食管鳞癌远处转移部位与预后的相关性,通过χ2检验比较两组变量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肺转移、骨+肺转移、肝+肺转移患者预后较好;骨转移、脑转移、骨+脑转移、骨+脑+肝+肺转移患者预后较差。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灶部位、T分期、手术情况、多器官转移情况与食管鳞癌远处转移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情况与多器官转移情况是影响食管鳞癌远处转移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食管鳞癌伴远处转移的患者整体预后较差,但年龄在60~69岁区间、接受手术治疗与较好的预后相关。仅单器官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中,骨转移、脑转移患者预后较差;合并多器官转移的患者中,骨+脑转移、骨+脑+肝+肺转移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反向添加疗法联合醋酸亮丙瑞林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病灶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机体Th1/Th2漂移现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6例E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50例)。两组均接受腹腔镜下EM病灶切除手术,术后,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反向添加疗法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LH、AMH和腰椎BMD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FN-γ水平及IFN-γ/IL-4均升高,IL-4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8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向添加疗法联合醋酸亮丙瑞林应用于EM病灶切除术后,可有效纠正机体生殖激素表达,减少骨量丢失,促进患者卵巢功能恢复,纠正Th1/Th2漂移现象,预防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35.
36.
37.
前置胎盘在剖宫产术中出现的难治性产后出血病情凶险,进展较快,其严重地威胁着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在术中采用尽早缝合子宫切口法、局部多点催产素注射法、低位B-Lynch缝合术、宫内球囊压迫术、髂动脉球囊导管置入术、改良宫腔填塞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方法,止血效果较好,避免了子宫切除.该文就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合并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硒对体外神经细胞生长发育的直接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体外新生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培养法观察微量元素硒对神经细胞形态学及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的影响。结果 中低浓度的硒能增加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最长突起长度和细胞平均直径;硒能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表达NSE蛋白;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NGF的表达减弱,与对照组比较,硒能促进神经细胞NGF的表达。结论 硒可能是通过促进、增强NSE、NGF蛋白的表达,进而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与分化。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c-kit基因表达和外显子11突变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方法 选取病理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标本60例(其中15例标本同时收集新鲜标本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及Western-blot检测KIT蛋白表达;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c-kit基因的表达;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方法筛选c-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病例。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高分化GIST相比,KIT蛋白在低分化GIST中表达强度较高(P<0.05)。Western-blot结果发现,与低侵袭危险度GIST比,KIT成熟蛋白在中高侵袭危险程度GIST中表达量较高(P<0.05)。c-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率为52%(31/60),发生在女性、肿瘤最大径>5 cm、核分裂数>5/50 HPF及中高度侵袭危险性的GIST外显子11突变率较高(P<0.05)。在外显子11突变的GIST中成熟型KIT蛋白表达量较高(P<0.05)。 结论 KIT成熟蛋白可能在GIST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且与GIST高度侵袭危险性的生物学行为相关;c-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可能是GIST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早期足量蛋白质摄入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rith weight infant,VLBWI)早期生长速率的影响。方法将出生体重1 000~1 500g并治愈出院的61例VLBWI随机分为研究组[n=31,氨基酸2.0g/(kg·d)开始,1.0g/(kg·d)递增]和对照组[n=30,氨基酸0.5~1.0g/(kg·d)开始,0.5g/(kg·d)递增],比较两组蛋白质、能量摄入情况及蛋白/能量比,血生化指标、体格增长及合并症等,并对两组蛋白质和能量摄入及蛋白/能量比与体格增长速率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研究组体重下降幅度比对照组低(6.2%vs 9.5%),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比对照组早(6dvs10d)(P均0.05);平均每周头围增长速率比对照组快[(0.75±0.32)cm vs(0.45±0.25)cm)](P0.05);每日平均体重增长速率比对照组快[(22.3±3.2)g/kg vs(15.1±2.3)g/kg(P0.05);平均每周身长增长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第7天总热卡及蛋白质摄入、蛋白/能量比与恢复出生体重后每日平均体重增长速率及平均每周头围增长速率呈正相关(均P0.05)。两组患儿平均血清总胆汁酸及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平均白蛋白水平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足量蛋白质摄入能够降低VLBWI出生早期的体重下降幅度,更早恢复至出生体重,加速住院期间的体重及头围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