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背景:肌源性干细胞易于提取、分离及扩增,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肌肉等中胚层组织细胞,还可以跨胚层分化为神经细胞等.目的:观察糖尿病鼠胰腺内植入的肌源性干细胞存活情况,及其调节血糖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7-04/09在辽宁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SPFNAF级新生5d龄SD大鼠31只,由辽宁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造模使用的链脲佐菌素为星隆达公司产品.方法:取5只大鼠的前肢肱三头肌与后肢腓肠肌,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扩增大鼠肌源性干细胞,传至第3代用于移植,临用前以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悬液进行转染.取20只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15只成功造模,取12只随机均分为2组:细胞移植组胰腺被膜下移植肌源性干细胞约2×106个,模型对照组同法给予等量不含细胞的培养液.余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肌源性干细胞移植至胰腺后的存活情况.移植后大鼠血糖浓度的变化.结果:移植后1周,胰腺组织争网架样结构,表达较强的黄绿色荧光;4周后仍有荧光表达,但强度减弱.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移植前2d细胞移植组大鼠血糖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移植后4,8d,大鼠血糖浓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至移植后第4,8周大鼠血糖浓度明最下降(t=-2.416-8.372,P<0.01).结论: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后能在糖尿病模型鼠的胰腺部位存活,且一定程度上可下调大鼠血糖浓度.  相似文献   
12.
背景: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后常遗留较大的松质骨缺损,需要有效的植骨填塞和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运用纳米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特点。 方法:由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以“纳米人工骨,胫骨,骨折” 为中文关键词,计算机检索1990-01/2010-12有关纳米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文章,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48篇,筛选纳入20篇文献进行评价。同时对采用纳米人工骨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纳入分析的42例患者,随访6个月~2年6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2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其中优39例,良2例,可1例。检索分析表明纳米人工骨是应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生物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骨修复材料。人工植骨材料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避免骨折再移位和关节面高度的丢失,与宿主生物相容性好,骨传导性好,无排斥、过敏反应,创伤小,固定牢固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背景:成人与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差别很大,国内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椎间盘突出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 目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锦州地区青少年椎间盘突出发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青少年椎间盘突出患者94例作为实验组,男56例,女38例;年龄9~18岁。居住地为锦州市。对照组患者选自同期因其他非椎间盘突出疾病入院的同年龄组同居住地患者共100例。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椎间盘突出发病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OR > 1为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危险因素:OR < 1为椎间盘突出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果与结论:19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椎间盘突出患者家族遗传OR =6.427,P=0.015;创伤因素OR=17.196,P=0.011;先天畸型 OR=31.429,P=0.002;运动过量OR=12.644,P=0.027。结果表明,家族遗传、创伤、先天畸型和运动过量是锦州地区青少年椎间盘突出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预防方案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背景:已证实血管内皮细胞种植于组织工程材料上在体内可增殖分化形成血管,但获取内皮细胞时创伤较大,且来源极其有限.目的:观察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体外联合诱导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否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设计、时间及地点:2006-11/2007-06在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的细胞对照观察.材料:清洁级8周龄日本大耳白兔1只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均为Peprotech公司产品.方法:兔麻醉后抽取骨髓液,贴壁法 胰酶消化分离培养获得足够数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两组,诱导组向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加入10μg/L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诱导2周.对照组单纯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主要观察指标:对诱导后细胞进行形态观察、NO含量测定、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电镜观察Weibel-Palade小体形成情况.结果:诱导5d后细胞呈集落样分布,形态趋于圆形;未诱导细胞均匀散在分布,呈长梭形和三角形.诱导14d后,诱导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3.75, P<0.05).诱导组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特有表面标志Ⅷ因子,超微结构可见Weibel-Palade小体;对照组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阴性表达.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上述3种细胞因子体外联合诱导后,可向血管内皮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TAT3基因异常活化在人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法、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epG2、Bel7402、SMMC7721和肝癌组织中STAT3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 结果:肝癌细胞株SMMC7721、Bel7402和HepG2中均有STAT3基因的高表达,3种肝癌细胞间表达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原发性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有STAT3的mRNA及蛋白水平的高表达,与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癌组织中VEGF、survivin和c-myc 的mRNA表达上调,p53的mRNA表达下调。结论:STAT3
的异常活化可能发生在癌变的早期,在肝癌的形成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后常遗留较大的松质骨缺损,需要有效的植骨填塞和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运用纳米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特点。 方法:由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以“纳米人工骨,胫骨,骨折” 为中文关键词,计算机检索1990-01/2010-12有关纳米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文章,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48篇,筛选纳入20篇文献进行评价。同时对采用纳米人工骨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纳入分析的42例患者,随访6个月~2年6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2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其中优39例,良2例,可1例。检索分析表明纳米人工骨是应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生物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骨修复材料。人工植骨材料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避免骨折再移位和关节面高度的丢失,与宿主生物相容性好,骨传导性好,无排斥、过敏反应,创伤小,固定牢固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足母)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慢性溃疡的临床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足跟慢性溃疡5例,其中良性溃疡4例,恶性溃疡1例。溃疡创面2.5cm×1.5cm~3.5cm×2.0cm。均采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足母)展肌肌皮瓣修复,切取皮瓣大小较实际创面边缘大0.5 cm,皮瓣供区游离植皮覆盖。 结果 术后5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5例随访3~6个月,平均4.7个月,恶性溃疡病例随访未见远处转移。全部病例的皮瓣颜色正常,质地软,耐磨,外观满意,皮瓣感觉恢复良好,皮瓣两点辨别觉为1.0~1.5 cm。患足能够正常负重行走,足跟溃疡未见复发。 结论 足跟慢性溃疡创口深度缺损大,早期肌皮瓣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背景: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后常遗留较大的松质骨缺损,需要有效的植骨填塞和内固定治疗。目的:探讨运用纳米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特点。方法:由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以"纳米人工骨,胫骨,骨折"为中文关键词,计算机检索1990-01/2010-12有关纳米人工骨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文章,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48篇,筛选纳入20篇文献进行评价。同时对采用纳米人工骨植骨结合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42例患者,随访6个月~2年6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4.2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其中优39例,良2例,可1例。检索分析表明纳米人工骨是应用纳米技术制备的生物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骨修复材料。人工植骨材料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避免骨折再移位和关节面高度的丢失,与宿主生物相容性好,骨传导性好,无排斥、过敏反应,创伤小,固定牢固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背景:肌源性干细胞易于提取、分离及扩增,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肌肉等中胚层组织细胞,还可以跨胚层分化为神经细胞等,是组织工程临床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目的:观察肌源性千细胞移植对脊髓半切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均进行脊髓半切损伤,伤后9 d,移植组于伤处移植体外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大鼠肌源性干细胞,而对照组仅注射等量PBS,于移植后1,2,3,4周用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测大鼠的运动功能,同时进行损伤脊髓取材、快速冰冻切片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与结论:所有大鼠脊髓半切损伤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动物死亡.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后1周,移植组与对照组均有所恢复,斜板实验和BBB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4周移植组恢复明显较好,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移植组后肢活动与前后肢活动的协调性明显优于对照组.荧光显微镜观察经诱导分化和基因标记的肌源性干细胞在损伤脊髓组织局部生长良好,并且有沿着脊髓神经束向头尾两侧迁移的趋势.提示脊髓半切损伤大鼠经肌源性于细胞移植后能在损伤脊髓组织局部长期存活并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对脊髓半切损伤大鼠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survivin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人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肝正常组survivin基因及相关基因c-myc、p53、STAT3和VEGF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上述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定位。结果: 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 肝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肝癌及癌旁组织中c-myc、 STAT3、VEGF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而p53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P<0.01)。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1),且肝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结论:surv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可作为治疗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