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1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170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Alzheimer病患者α2-巨球蛋白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α2 巨球蛋白基因 (A2M)位于 12号染色体 ,基因长度大约 4 8kb ,目前对A2M的研究表明 ,A2M除负责各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激素的运输以外 ,还负责血浆蛋白酶的结合和失活 ,介导淀粉样蛋白的清除和降解作用 ,α2 巨球蛋白、α2 巨球蛋白受体、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配体、APOE和APP在遗传学上均与AD相关 ,提示这些蛋白可能参与引发AD的共同神经致病途径。我们旨在探讨中国散发性AD患者A2M多态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对 10 0例AD患者 (AD组 )和 98名健康老年人(对照组 )进行A2M多…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844ins68、甲 硫氨基合成酶(MS)基因A2756G三种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相关酶基因突变在北京社区汉族老年周围动脉闭 塞性疾病(PAO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PCR扩增老年PAOD83例及100例老年健康对照的MTHFR、CBS、MS基 因突变点,直接或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行凝胶电泳确定基因型。结果:老年PAOD病例组MTHFR基因中,T/T基 因型占34.9%,明显高于老年健康对照组的19%(P<0.01);C/C占13.3%,明显低于老年健康对照组的31% (P<0.01);C/T与老年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PAOD病例组MTHFR等位基因T突变位点的频 率占60.8%,明显高于老年健康对照组的44%(P<0.01)。CBS844ins68、MSA2756G各种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 频率在老年PAOD病例组和老年健康对照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在北京社区汉族老年人群中,MTHFR等位基因 C677T突变可能是老年PAOD独立的遗传性危险因子,而CBS基因844ins68、MS基因A2756G的突变可能不足以 成为遗传危险性。  相似文献   
73.
背景:维生素D受体基因5’端启动子区外显子2上存在而Fok 1酶切位点多态性,这一位点的多态性影响维生素D受体氨基酸的结构,与骨密度变化相关。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 1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 设计:病例一对照,对比观察。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和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 对象:选择2002—01/06解放军总医院及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门诊就诊的26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为骨质疏松组,平均年龄(70&;#177;5)岁。腰椎骨密度均低于峰值骨密度2.0~2.5个标准差。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老年男性66名为对照组,平均年龄(73&;#177;4)岁。纳入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且相互无血缘关系,汉族,北京地区居民。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确定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1基因型,分析老年男性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1基因型的分布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两组老年男性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1基因型分布情况。 结果: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26例及健康老年人66名均进入结果分析。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1多态位点基因型分别为FF,Ff,ff基因型。对照组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1多态性FF,Ff,ff基因型频率与骨质疏松组(42%,42%,15%;15%,50%,35%)比较,差异明显(x^2=12.078,P〈0.01),等位基因F,f频率与骨质疏松组(64%,36%;40%,60%)比较,差异也明显(x^2=-8.232,P〈0.01)。 结论:正常老年男性与骨质疏松症老年男性患者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5’端启动子区Fok 1酶切位点多态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4.
背景随着年龄的增加,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而造成的损伤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猪脑肽溶液能否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对脑神经起保护作用,目前只是临床病例报道,对其实验研究国、内外报道较少.目的探讨猪脑肽溶液对D-半乳糖拟衰老小鼠脑以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观察.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1-02/2001-04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完成(军队重点实验室).选择NH小鼠82只,雌雄各半,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提供,体质量18~22 g,随机分为对照组、猪脑肽溶液(施普善)大、中、小剂量组、阿尼西坦组(阳性对照组)和D-半乳糖组.方法各组分别给药,连续给6周,采用D-半乳糖诱导的脑老化小鼠动物模型.各组分别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MDA含量.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的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猪脑肽溶液大、中剂量均能显著提高脑以及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为(30.23±5.23),(29.65±4.88);(19.84±5.79),(16.75±5.32)μkat/g],降低丙二醛含量[分别为(630.00±59.40),(626.74±49.68);(934.90±207.50),(916.06±235 31)nmol/g],与D-半乳糖组比较[分别为(22.89±4.54),(12.26±6.31)μkat/g;(749.69±92.80),(1 212.89±142.54)nmol/g],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猪脑肽溶液具有明显的抗氧化能力,对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及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为评估其对老年机体脑及肝细胞的抗自由基氧化损伤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脑老化中淀粉样β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在脑中沉积情况,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的不同类型以及脑实质中Aβ沉积的特点。方法:应用甲苯胺蓝、LFB染色及Aβ免疫组化方法,观察28例正常增龄病例[23—100岁,平均(65.75&;#177;22.78)岁,男:女=23:5]尸检脑标本的额叶、枕叶、壳核、海马及6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病例[76~94岁,平均(83.33&;#177;7.74)岁,男:女=5:1]的海马标本。结果:正常增龄病例中,部分70岁以上病例脑中出现AO沉积,未出现Aβ沉积者年龄最高为90岁。7例正常老年病例出现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分别表现为嗜刚果红血管病(congophilic angiopathy。CA)、斑样血管病(plaque-like aagiopathy,PA)及混合型。8例正常老年病例脑中可见老年斑(senile plaque,SP),额叶最常受累,海马最少受累及。其中2例白质中也出现类似于终末斑的Aβ沉积。AD患者在海马及海马旁回出现大量Aβ沉积,表现为SP和CA及PA,其数量和严重程度均远远超过正常老年人。结论:Aβ沉积是脑老化的重要组织形态改变之一,但并非其必然结果。脑老化中斑块样Aβ沉积并不局限于灰质,白质内也可出现。不同类型的CAA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遗传性朊病毒病(Prion disease)额中回皮质差异表达蛋白以探究朊病毒病的发病机制和干预靶点.方法 对我国经临床、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诊的3例遗传性朊病毒病尸检脑组织额中回皮质,以3例同年龄组的心脏猝死且无神经系统病变的尸检脑组织为对照,进行了差异蛋白质组研究.应用荧光双向差异凝胶蛋白电泳、MALDI-TOF/MS串联质谱仪进行差异蛋白质谱分析.Mascot search results软件进行搜库,确定差异表达蛋白.结果 表达上调的蛋白有: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Gal-1);泛素(Ubiquitin);兰尼碱受体2(Ryanodine receptor 2,RyR2);肌动蛋白结合蛋白(Profilin-2,PFN2);Rab相互作用溶酶体蛋白样蛋白-1(Rab-interacting lysomes protein-like protein 1,RILPL-1);髓鞘碱性蛋白异构体4(Isoform 4 of myelin basic protein);表达下调的蛋白是血色素β亚单位(Hemoglobin subunit beta).结论 结合文献分析其中泛素、Gal-1、RyR、PFN2和RILPL-1可能与遗传性朊病毒病发病机制关系更为密切.Gal-1可能在朊病毒病中发挥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RyR2与记忆及肌阵挛有关;泛素、RILP-1与错误折叠蛋白质清除有关;PFN2可能与神经变性病的轴浆运输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中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运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346例西安地区军队离退休干部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将173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173例非脑卒中者作为对照组,对照按年龄相差不到1岁、性别和职级相同匹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患者腰臀比0.953±0.049,对照组0.926±0.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型血比较,A型血、O型血和AB型血的OR=0.246(95% CI:0.129~0.467)、0R=0.355(95% CI:0.196~0.644)和OR=0.237(95% CI:0.116~0.4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收缩压、TC、TG、吸烟、饮酒等因素后,与腰臀比<0.95者比较,≥0.95者的OR=2.667(95% CI:1.675~4.245),与B型血比较,A型血、O型血和AB型血的OR=0.221(95% CI:0.112~0.434)、OR=0.359(95% CI:0.193~0.670)和OR=0.217(95% CI:0.103~O.456).结论 在该调查人群中血型可能与脑卒中患病相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分析不同性别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其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纳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经冠脉造影确诊为CHD患者共3765例(男性2661例,女性1104例),收集患者各类临床资料及冠脉病变数据.根据患者年龄和性别进行分层,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HD传统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的特点.结果 (1)女性发病年龄迟于男性,且合并CHD传统危险因素多;女性随年龄增长,吸烟的比例下降,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比例显著升高.男性患者中,吸烟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2)性别间比较的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糖尿病可显著增加女性罹患CHD的风险(OR=2.05,95%CI:1.49~ 2.81,P<0.001),而吸烟则可明显增加男性罹患CHD的风险(OR=9.27,95%CI:7.68~11.19,P<0.001).(3)随着年龄增长,女性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血管狭窄程度加重;而男性冠脉病变程度无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趋势.结论 不同性别的CHD患者在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和冠脉病变特点.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似对女性冠脉病变的影响较大,而吸烟则对男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9.
循证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近十余年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它的崛起必将推动着21世纪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经验医学向新型的循证医学模式转变,并引发一场极为深刻而激烈的医学革命,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一、循证医学的定义国际著名临床流行病学家及循证医学的推动者Sackett于1996年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专论,对循证医学定义为“通过系统研究,自觉、明确、明智地运用目前最佳证据,结合各个临床专家可利用的最佳外部临床证据,来决策各个患者的保健措施”。该定义包…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活性氧对神经细胞活性的调控及脑活素的抗氧化功效。方法 以过氧化氢 (H2 O2 )作为活性氧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 (MTT)比色法 ,观察对培养的PC12细胞生长活性的调控和脑活素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以 0 .0 3mmol LH2 O2 对PC12细胞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 P <0 .0 5 ) ,0 .1~ 1.0mmol LH2 O2 可导致PC12细胞不同程度的氧化损伤 ;脑活素浓度在 0~ 10g L对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当浓度超过 2 0g L后 ,可导致细胞生长受抑制 (P <0 .0 1) ,10~ 2 0g L脑活素可有效保护PC12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结论 活性氧对神经细胞的生长具有双重作用 ,脑活素具有保护PC12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