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分析麻醉深度监测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0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是否根据意识指数(Io C)进行麻醉深度监测分为Io C组(n=59)与对照组(n=41),Io C组麻醉期间根据Io C的变化调节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对照组根据生命体征的变化调节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统计2组丙泊酚、瑞芬太尼总用量、输注时间及靶浓度调整次数,记录两组患者自主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出手术室时间,比较2组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统计2组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1) Io C组丙泊酚用量低于对照组,瑞芬太尼用量高于对照组,瑞芬太尼靶浓度调整次数较对照组高(P <0.05);(2) Io C组自主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皆短于对照组(P <0.05);(3)两组OAA/S评分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 Io C组血压异常及总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麻醉深度监测可指导乳腺癌根治术全凭静脉麻醉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提高患者苏醒质量... 更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RISS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19月1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RP组、LP组。两组均行全身麻醉,RP组全身麻醉前实施超声引导下RISS阻滞,LP组由手术医生在术毕行切口局部麻醉。记录RP组RISS阻滞20 min后在锁中线处的感觉阻滞范围;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及瑞芬太尼用量;比较术后舒芬太尼消耗总量、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性镇痛;比较入PACU时及术后2 h、6 h、12 h、24 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及各时间点咳嗽能力评分;比较PACU停留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RP组瑞芬太尼用量较LP组低(P <0.05)。RP组不同时间点的静息时或咳嗽时VAS评分均低于或等于LP组(P <0.05)。RP组或LP组咳嗽时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较静息时高。两组患者咳嗽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P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较LP组少,补救性镇痛较LP组低(P <0.05),满意度较LP组高(P <0.05)。RP组术后PACU停留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LP组短(P <0.05)。RP组术后1例(3.3%)发生头晕,LP组为2例(6.7%)。RP组2例(6.7%)发生恶心呕吐,LP组为8例(26.7%),两组各发生低血压1例(3.3%),两组均无呼吸抑制、皮肤瘙痒;RP组没有发生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RISS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可以作为术后镇痛的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小剂量抗组胺药盐酸异丙嗪对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影响.方法 选200例拟行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1、2、3组,麻醉诱导前各组分别给予0.1 mL/kg的4种药液:0.9%盐水,0.5、1.0、1.5mg/mL异丙嗪,所有患者麻醉诱导注射芬太尼3μg/kg,记录注射芬太尼2 min内患者咳嗽发生情况,包括咳嗽发生次数、强度、时间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情况.结果 试验1、2、3组咳嗽发生率为16%、12%、10%,与对照组(32%)相比明显下降(P<0.05);试验1、2、3组轻度咳嗽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各组中度和重度咳嗽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咳嗽的平均时间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点对照组、试验2组、试验3组的舒张压升高较试验1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3组心率增快高于对照组和试验1组、试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注盐酸异丙嗪可降低芬太尼诱发咳嗽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1)一般情况:患者女性, 年龄87岁, 身高150 cm, 体质量56 kg。主因"间断胸闷、气短1月余, 加重3 d"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胸闷、气短, 活动后加重。心脏超声提示:左心扩大,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左室心尖部室壁瘤形成, 室间隔穿孔, 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 考虑"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病情稳定后行冠状动脉造影, 提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近端95%局限性偏心性狭窄, 中段远端至远段近端60%~80%弥漫性狭窄, 可见重度肌桥(收缩期狭窄最重约99%)。该患者近3 d扶床行走出现胸闷气短, 卧床休息无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神经肌肉阻断剂顺式阿曲库铵在机械通气SD大鼠膈肌萎缩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   将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①对照组(CON组,n=6),禁食30 h;②机械通气组(MV组,n=6),禁食6 h后机械通气24 h,同时持续泵入戊巴比妥钠+0.9%氯化钠;③机械通气+顺式阿曲库铵组(MVC组,n=6),禁食6 h后机械通气24 h,同时持续泵入戊巴比妥钠+顺式阿曲库铵;④机械通气+氯喹(chloroquine, CQ)组(QMV组,n=6),机械通气前24 h和前30 min腹腔注射自噬抑制剂CQ 30 mg/kg,其余操作同MV组;⑤机械通气+顺式阿曲库铵+CQ组(QMVC组,n=6),机械通气前24 h和前30 min腹腔注射自噬抑制剂CQ 30 mg/kg,其余操作同MVC组。各组大鼠于30 h后处死,取肋膈肌标本。HE染色观察膈肌纤维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CSA),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线粒体外膜转移酶蛋白-20(TOM20)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共定位,Western blot检测肋膈肌中肌肉萎缩相关蛋白MAFbx、MURF-1,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P62、LC3的表达水平。   结果   MV组和CON组相比,MVC组和MV组相比,CSA减小(P<0.05),MURF-1、MAFbx蛋白的表达量增加(P<0.05),TOM20和LC3的共表达的线粒体数量增加,LC3表达增加(P<0.05),PINK1、Parkin、LC3Ⅱ/Ⅰ蛋白的表达量增加(P<0.05),P62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QMV组和MV组相比、QMVC组和MVC组相比,CSA增大(P<0.05),MURF-1、MAFbx蛋白的表达量减少(P<0.05),TOM20和LC3的共表达的线粒体数量减少,LC3表达减少(P<0.05),PINK1、Parkin、LCⅡ/Ⅰ蛋白的表达量减少(P<0.05),P62蛋白的表达量增加(P<0.05)。   结论   机械通气24 h,引起SD大鼠膈肌萎缩;顺式阿曲库铵通过自噬-溶酶体(autophagy-lysosome, AL)途径加重机械通气大鼠的膈肌萎缩,此过程可能与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有关;氯喹通过阻断AL途径可改善顺式阿曲库铵引起的机械通气大鼠膈肌萎缩。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分析结节性筋膜炎(NF)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NF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7~69岁,平均(38.7±12.4)岁。结果:47例NF病灶均为单发,位于上肢占36.2%(17/47),躯干占27.7%(13/47),头颈部占21.3%(10/47),下肢占12.8%(6/47),乳腺占2.1%(1/47)。其中黏液型19例,细胞型12例,纤维型14例,余2例为混合型。黏液型NF病灶中央细胞排列疏松并见液化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7例可见“反靶征”。细胞型NF细胞成分多且排列紧密,毛细血管分布均匀,增强后5例病灶呈相对均匀强化。纤维型NF病灶中央富含胶原纤维,其中7例相应区域T2WI呈稍低信号,可见星芒状纤维瘢痕改变。结论:结节性筋膜炎的影像学表现可反映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筋膜尾征”及“反靶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获得表达microRNA-29b-3p 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miR-29b-3p),并检测其在大鼠前额叶皮质中的感染效果和表达水平。方法将前体miR-29b-3p 基因片段置入AAV 表达质粒中构建重组AAV质粒,将重组AAV 质粒、包装质粒和辅助质粒通过脂质体LipaFiterTM共转染HEK293 细胞包装rAAVmiR-29b-3p。从转染的HEK293 细胞中收集并通过树脂柱纯化rAAV-miR-29b-3p,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rAAV-miR-29b-3p滴度。通过脑立体定位仪注射rAAV-miR-29b-3p 至大鼠前额叶皮质,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rAAV-miR-29b-3p的感染效果,qRT-PCR检测rAAV-miR-29b-3p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包装的rAAV-miR-29b-3p 经纯化后获得了高纯度的rAAV-miR-29b-3p,qRT-PCR检测rAAV-miR-29b-3p 的病毒滴度达到1.0×1012 vg/ml,经感染21 d后,脑组织前额叶皮质荧光表达明显,miR-29b-3p 表达水平明显提高。结论构建的rAAV-miR-29b-3p 可使大鼠前脑皮层miR-29b-3p 高表达,为进一步研究miR-29b-3p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8.
王健成  章卓  姜鲜  贾静   《四川医学》2023,44(4):337-342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键基因,以及关键基因表达与COPD肺组织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47460。使用R语言筛选正常组及COPD组样本并利用limma包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EGs),使用ClusterProfiler包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对DEGs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并筛选关键基因。分析关键基因在正常组与COPD组以及在COPD组内不同严重程度的差异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关键基因对COPD不同严重程度的诊断性能。应用单样本基因富集分析(ssGSEA)评估关键基因表达与COPD肺组织免疫浸润的关系。结果 筛选出DEGs 75个,上调基因47个[矫正后P<0.05及log2(差异倍数)≥0.5],下调基因28个[矫正后P<0.05及log2(差异倍数)≤-0.5]。鉴定了3个在COPD组高表达且与COP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9.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手术患者尤其是老年手术患者麻醉和术后认知的损害,其发生机制不明确。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及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老年患者进行手术的机会大大增加,且大多数老年患者会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随着麻醉深度监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手术患者在不同麻醉深度下POCD的发生有了更多的研究与认识,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了解不同麻醉深度下POCD的发生情况及其作用机制,可为POCD的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的心肌保护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糖尿病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敏感化会削弱一些心肌保护措施的效果,这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事件高发和高病死率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由于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等原因,导致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增高。抑制线粒体的氧化应激可以有效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糖尿病心肌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