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1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218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713篇
内科学   442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科学   314篇
综合类   1202篇
预防医学   140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942篇
中国医学   730篇
肿瘤学   1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347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414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401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7 毫秒
61.
目的:探讨CD80-IgG1 Fc段融合蛋白修饰的HepG2细胞对淋巴细胞抗肿瘤免疫的影响。方法:应用福建省临床免疫研究所构建的CD80-IgG1 Fc段融合蛋白,修饰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修饰的HepG2细胞上CD80的表达。将修饰的HepG2细胞与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混合后进行培养,分别应用MTT比色法、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检测经CD80-IgG1 Fc段融合蛋白修饰的HepG2细胞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及其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CD80-IgG1Fc段融合蛋白可有效地结合于HepG2细胞膜上,结合的量在一定范围内与融合蛋白的浓度呈正相关(P<0.05)。融合蛋白修饰的HepG2细胞可明显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增强CTL的细胞毒活性(P<0.05)。结论:CD80在抗肿瘤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用CD80-IgG1Fc段融合蛋白修饰的HepG2肿瘤细胞能明显增强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为CD80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登革病毒Ⅱ型(DEN2)重组包膜蛋白的免疫原性,为登革Ⅱ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扩增DEN2E基因片段(254—395AA),与表达载体pET-30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重组蛋白。重组蛋白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纯化后,进行阻断DEN2感染C6/36细胞试验,同时用重组蛋白免疫小鼠,采用中和实验法测定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结果该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可被抗DEN2多克隆抗体识别,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能有效地抑制DEN2感染C6/36细胞,经重组蛋白免疫的小鼠可产生中和抗体。结论表达的DEN2重组包膜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诱导中和抗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63.
动态脑电图对脑死亡诊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器官移植的快速发展 ,脑死亡的早期诊断愈来愈重要 ,临床诊断脑死亡已有较明确的标准 ,动态脑电图监测在脑死亡的诊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收集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7月我院住院深昏迷病人 11例进行动态脑电图监测分析 ,探讨其在脑死亡诊断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 11例中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12~ 80岁 ,平均 4 3 8岁。临床诊断 :电击伤 2例 ,重型颅脑外伤 2例 ,脑出血 3例 (1例破入诸脑室 ) ,脑炎 1例 ,肺源性心脏病1例 ,心房纤颤介入术后 1例 ,全身多发性骨折脂肪栓塞 1…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白血病细胞和正常血细胞的细胞因子及相应受体(R)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红白血病细胞系(HEL、K562)、髓系白血病细胞系(HL-60)、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U937)、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DAMI、MEG-01)、T淋巴瘤细胞系(HUT78)及EB病毒感染的B细胞系(CA)和正常血细胞(CD34+造血干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熟粒细胞、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的多种细胞因子及受体的表达。结果:①CD34+造血干细胞同时表达IL-1(α、β)、IL-3、IL-6、GM-CSF、G-CSF及相应受体和干细胞因子受体(SCFR)、血小板生成素受体(MPL)基因,在成熟粒细胞仅表达IL-6、IL-6R、G-CSFR、GM-CSF,巨核细胞、血小板仅表达IL-3R、IL-6、IL-6R、MPL。而TGFβ1、TNFα及相应受体在上述正常血细胞均有持续表达。②HEL、K562、HL-60、U937、DAMI、MEG-01、HUT78及CA可同时表达至少两种以上正调控因子及相应受体,而负调控因子TGFβ1、TNFα及受体在上述各细胞系均有表达。结论:白血病细胞株细胞存在正性多自泌环节,白血病细胞的正、负自分泌因子失衡与白血病发病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肽1-40(beta-amyloidpeptide1-40, Aβ1-40)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以40mg/L的Aβ1-40诱导离体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 流式细胞仪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的周期依赖性激酶4(CDK4)、磷酸化的视网膜神经胶质瘤蛋白(pRB)水平;RT-PCR技术检测E2F1mRNA表达水平;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半胱氨酸基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活力;观察在Aβ1-40诱导凋亡过程中是否伴随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①CDK4、磷酸化pRB水平在Aβ1-40作用后2-4h显著升高;②Aβ1-40孵育3h后皮层神经元E2F1基因表达上调;③Aβ1-40作用12-24h后caspase-3活力明显升高。结论:CDK4-pRB-E2F1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Aβ1-40诱导的大鼠皮层神经元凋亡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6.
动态脑电图对缺血缺氧性昏迷病人的预后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动态脑电图和临床检测指标对缺血缺氧性昏迷病人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在45例缺血缺氧性昏迷病人急性期进行动态脑电图检测和Glasgow评分、瞳孔对光反应、脑干反应检查,随访3个月时病人的预后,将动态脑电图检测和各项临床检查结果与病人的预后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动态脑电图对昏迷病人预后的评估在敏感性(83.3%)、特异性(100%)和对预后评估的准确率(91.7%)方面均比临床检测结果高,临床指标Glasgow评分、瞳孔对光反射、脑干反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73.1%、84.2%及77.9%;76.9%、73.7%及75.6%;76.0%、68.4%及68.9%。结论:动态脑电图检测对急性缺血缺氧性昏迷病人预后的评估有确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7.
目的:构建大鼠IL-1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大鼠肝细胞系BRL中的表达,比较有无受体介导的脂质体的转染效率.方法:抽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总RNA,通过RT-巢式PCR方法获得大鼠IL-10的全长编码序列,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并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分别通过脂质体TransfastTM与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脂质体PEIjet-gal转入大鼠肝细胞系BRL,通过RT-PCR方法检测IL-10 mRNA的表达,比较二者的转染效率,用ELISA法检测后者分泌型IL-10的表达.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证实,重组质粒插入片段与大鼠IL-10的全长编码序列完全相符.发现受体介导的脂质体PEIjet-gal转染效率明显高于非受体介导的脂质体TransfastTM .通过受体介导的脂质体转染,BRL细胞获得高水平的IL-10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pcDNA3.0-IL-10重组质粒.受体介导的脂质体对肝细胞有较高的转染活性,可能成为IL-10基因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转染载体.  相似文献   
68.
赵勇  赵蕾 《医学信息》2006,19(6):1115-1116
半边莲又名急解索、细米草、蛇舌草等,是一味常用中药,为桔梗科(Campanulaceae)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的全草,其始载于《滇南本草》,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有记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功效,主要分布于中南、东南及西南等地,常生于水田边、路沟旁及潮湿的阴坡、荒地上。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瞬时表达的反义CD4 0RNA ,对EB病毒转化的健康人B细胞膜表面CD4 0分子表达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T A克隆技术和亚克隆技术 ,构建人反义CD4 0R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CD4 0 ,并以其转染本室建立的EB病毒转化的健康人B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 (FACS) ,检测B细胞膜上CD4 0分子表达的变化。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反义CD4 0RNA对B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转染空载体pcDNA3组相比 ,转染pcDNA3/CD4 0细胞上CD4 0分子的表达降低 (P<0 .0 1) ,其增殖能力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反义CD4 0RNA技术 ,可作为有效的免疫调控手段。CD4 0基因本身在细胞的生长代谢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林萍  孙天恩 《解剖学杂志》1995,18(6):496-498
根据54侧成人尸体肘部桡管,旋后肌管及桡神经深支在肘部行程的解剖学研究,特别观察到桡侧腕短伸肌纤维桥有90.6%为全腱性,其中有88.9%与旋后肌弓外侧半重叠直接紧邻桡神经深支,认为该纤维桥是桡神经深支在肘部卡压的主要因素。并注意到桡神经深支与桡骨头部位的关节囊等关系密切,提示临床医生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