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27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224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9篇
  2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91.
目的:通过体外加载实验观察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变化情况,分析洞缘斜面的必要性。方法:将140颗离体牙按是否制备洞缘斜面、不同疲劳循环加载次数及位点随机分为14小组。所有样本采用复合树脂(3M P60)充填,包埋后经不同疲劳循环次数(0、1×105、1.3×106次)或加载位点(颊尖、颊界面、修复体)进行加载试验,检测修复体界面染料渗透深度。结果:1.3×106次组微渗漏大于1×105次及0次组。0次加载时,不同洞缘组间差异不显著;加载1×105次后,牙体受力时洞缘斜面组的微渗漏比无洞缘斜面组小(P<0.05);加载1.3×106次后,洞缘斜面组微渗漏小于无洞缘斜面组(P<0.05)。结论:体外疲劳循环(模拟咀嚼半年)后,洞缘斜面有利于减少复合树脂的微渗漏。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了解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状况,探讨潜在的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实施心理授权提供依据,以有效提高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水平.方法 采用中文版心理授权量表对湖北省襄阳市3 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44 名合同制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问卷总分(40.70±4.96)分,不同年龄、婚姻状态、护龄、学历、职称、科室的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工作目的 不同的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合同制护士的心理授权水平有待提高,认识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的重要性,培养合同制护士热爱护理专业有助于提高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水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究Twist调控对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确诊的卵巢癌患者中选择7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早期14例,中期42例,晚期19例;另随机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7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卵巢组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Twist、N-cadherin与E-cadherin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用RT-PCR法检测Twist、N-cadherin与E-cadherin、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mRNA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卵巢组织中的Twist、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卵巢组织中N-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对照组患者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卵巢组织中Twist、N-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卵巢组织中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Bax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P<0.05)。 结论:Twist在卵巢癌的侵袭与转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参与了上皮间质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在预防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s,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 将264例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2例。干预组患者分别于PICC置管前1 d、置管后4周内每周检测1次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血液高凝者行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按常规PICC置管,并于置管前1 d、静脉血栓形成后行TEG检测。2组患者均于PICC置管后4周内每周行血管超声检测1次,比较2组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血液高凝状态者抗凝治疗前后TEG参数变化及静脉血栓者血栓形成前后TEG参数变化。结果 67例置管后血液高凝状态者行抗凝治疗后,TEG各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76%、对照组为19.70%,2组相关性静脉血栓比较,χ2 = 25.79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例静脉血栓形成者TEG参数与PICC置管前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TEG预测肺癌PICC患者静脉血栓,并建立个体化的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形成,保证PICC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995.
[摘要] 目的 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LC+LCBDE组(44例)与ERCP/EST+LC组(43例),对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项临床指标、机体免疫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胆总管结石残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LC+LCBDE组在手术时间[(76.55± 13.92)min vs (115.29±16.68)min]、术中出血量[(32.81±5.93)mL vs (44.76±7.01)mL]、肛门排气时间[(18.37±4.69)h vs(21.29±5.83)h]、住院时间[(5.19±2.63)d vs (7.53±2.81)d]、住院费用[(1.59±0.26)万元 vs (1.81±0.33)万元]及镇静剂使用率[6.82%(3/44) vs 11.63%(5/43)]方面,均低于ERCP/EST+L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前后CD3 + 、CD4 + 、CD8 + 及CD4 + /CD8 + 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LC+LCBDE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36%(5/44)]、胆总管结石残留率[2.27%(1/44)]均明显低于ERCP/ EST+LC组(P < 0.05)。结论 LC+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术中及术后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ERCP/EST+LC;两种术式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均较轻,但采用LC+LCBDE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胆总管结石残留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997.
消渴灵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非凡  曾丽  王丽玉  李炳森 《中国药师》2013,(11):1641-1644
目的:建立消渴灵片的质量标准。方法:使用显微特征法对茯苓、石膏进行鉴别,采用TLC法对牡丹皮、黄芪、红参和黄连进行鉴别。用HPLC法测定消渴灵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使用Discovery C_(18)为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50:50)(每100 ml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 g),检测波长:26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为室温(27℃),进样量:10μl。结果: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斑点清晰;HPLC法中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在0.16~16.2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回收率为98.99%(RSD=0.86%,n=6)。结论:该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消渴灵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宫颈活检组织DAPK1基因甲基化在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宫颈癌患者和正常女性宫颈活检组织DAP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比较其差异并分析宫颈癌患者宫颈活检组织DAP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宫颈癌患者宫颈活检组织DAP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正常女性(P < 0.05).宫颈癌患者宫颈活检组织DAP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在年龄、吸烟史、酗酒史和病理类型无明显差异(P > 0.05),在HPV感染、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宫颈癌患者宫颈活检组织DAPK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高于正常人,与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成功构建重细CEA、CEA/IL-2抗肿瘤基因疫苗,并检测其激活的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将CEA、CEA/IL-2基因导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并转染入DC细胞,通过转染DC细胞活化淋巴细胞,将活化的淋巴细胞与人CEA+肝癌细胞共培养,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重组CEA、CEA/IL-2组均检测出较强的抗肿瘤效应,且重组CEA/IL-2组与重组CE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CEA/IL-2基因疫苗具有抗肿瘤作用,且其抗肿瘤作用明显优于单基因CEA基因疫苗,证实了重组肿瘤基因疫苗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