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1.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考虑到每个患者胫骨近端解剖学特点和几何形态差异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不同民族的差异。目的:分析三维化数字技术在不同民族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各32例,每个民族患者又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维化数字技术辅助组(辅助组)和无三维化数字技术辅助组(无辅助组),每组各16例。观察比较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膝关节HSS评分以及术后患者的下肢轴向力线的情况。结果:汉族患者中辅助组的术中出血量、总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有一定改善,低于未辅助组(P<0.05);维吾尔族患者中辅助组的上述指标有明显改善,低于未辅助组(P<0.05)。汉族未辅助组的术中出血量、总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维吾尔族未辅助组(P<0.05)。汉族患者中辅助组的A、B、C角均有一定改善,优于未辅助组(P<0.05);维吾尔族患者中辅助组的上述指标有明显改善,显著优于未辅助组(P<0.05)。汉族未辅助组的A、B、C角改善明显优于维吾尔族未辅助组(P<0.05)。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中辅助组和未辅助组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中辅助组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未辅助组(P<0.05),维吾尔族非辅助组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汉族非辅助组(P<0.05)。结论:三维化数字技术为维吾尔族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提供了一定的解剖学依据,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精准程度,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2.
43.
陈虎  曹力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4):336-339
下肢的骨关节手术常常并发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导致疼痛、静脉炎及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其中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osty,TKA)后DVT的发生倍受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44.
一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关节外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合并关节外畸形患者一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10年4月对9例骨关节炎合并关节外畸形患者行一期TKA.男 2例, 女7例;年龄 34~69岁,平均 51岁。股骨侧畸形5例.胫骨侧畸形4例;除 1例畸形由发育不良引起外.其余 8例均由骨折畸形愈合造成。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 7~54个月,平均 29个月。 HSS评分从术前平均 18.7分(6~39分).提高到术后平均 89.8分(81~96分)。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 46.7°(0°~100°).提高到术后平均 100.6°(85°~115°)。下肢力线由术前平均偏移 11.8°(2°~21°)减少到术后平均偏移 1°(0°~4°);未发现假体松动征象。除 1例患者随访发现截骨处延迟愈合外.其余患者均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膝关节不稳及髌骨问题等并发症。结论虽然伴有关节外畸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一期行 TKA手术难度较大.但通过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可以取得与普通 TKA相似的手术效果。如果可行.推荐采用关节内代偿性截骨加软组织平衡术矫正畸形。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重要器官栓塞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其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285例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栓塞将患者分为栓塞组和未栓塞组。选取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感染、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深静脉血栓形成、使用骨水泥、使用止血带作为围手术期重要器官栓塞的可能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进行筛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器官栓塞15例(1.17%),其中脑栓塞3例,肺栓塞12例。糖尿病(P=0.020、OR=4.778、95%CI=1.275~17.904)、深静脉血栓形成(P=0.029、OR=4.098、95%CI=1.156~14.541)、年龄(P=0.029、OR=2.944、95%CI=1.119~7.752)、心脏病(P=0.031、OR=3.930、95%CI=1.134~13.626)、使用骨水泥(P=0.036、OR=3.870、95%CI=1.095~13.667)与使用止血带(P=0.041、OR=4.052、95%CI—1.062~15.456)是围手术期发生器官栓塞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年龄、心脏病、使用骨水泥、使用止血带可能是人丁关节置换术后围手术期重要器官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器官栓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经腹Heller手术附加Dor部分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比较不同胃壁肌层切开长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2月-2010年1月间经腹Heller手术附加部分胃底折卺术治疗的5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按照胃壁肌层的切开长度分为A组(胃壁肌层切开长度〈2cm组)和B组(胃壁肌层长度≥2cm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症状评分、胃食管返流情况及食管末端直径变化。结果56例随访6个月~5年,无同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术后6~18个月评分优良者53例,症状改善者3例。术后5例m现反流症状。两组的疗效评分和胃食管返流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Heller手术附加Do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时,胃壁肌层切开长度可以〉2cm。减少经腹Heller手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关键在于附加合适的抗反流措施。  相似文献   
47.
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能及时妥当地诊断及处理会引起患者病情迁延不愈,甚至血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目前国内外研究并未确定有高血压病的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后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目的:观察高血压是否会影响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9月至2014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因膝骨关节炎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高血压,将其分为高血压组与对照组。在置换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比较两组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否有差异,分析高血压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525 例患者,高血压组219例,对照组306例。全膝关节置换后20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8%,其中高血压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3例(2.5%),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1.3%)。通过卡方检验分析,高血压组全膝关节置换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是对照组患者的2.7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术前患有高血压病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其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高于术前血压正常患者。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应用Meta分析评价空心加压螺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对术后股骨头坏死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等医学文献数据库所有关于空心加压螺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或回顾性对照研究文献,截止到2018年10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7篇文献 纳入标准,其中RCT3篇,CCT4篇,Meta 分析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率与两种内固定方式无显著差异(OR=0.71,  相似文献   
49.
目的 通过组织学方法探讨肩袖损伤的病理机制,并明确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肩袖损伤肌腱止点处异常骨重塑.方法 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鼠龄12周,体质量(450±3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术后14、30、60d组,各10只.正常组不做任何操作,模型组离断大鼠右...  相似文献   
50.
假体周围感染(PJI)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的并发症,其治疗极具挑战性。目前,PJI治疗手段包括保留假体清创手术,一期翻修手术,二期翻修手术,关节融合术及截肢术等。保留假体清创手术因可避免假体拔除,创伤小,花费少,对医生及患者极具吸引力,本文将对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机,术中细节及抗生素使用方案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