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21.
中枢肥大细胞是脑内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其与小胶质细胞、神经元等中枢细胞一起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起着双向调节作用。文章综述了生理状态下中枢肥大细胞在神经系统中参与调节神经发生及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及其异常激活后引起血脑屏障破坏、神经炎症、应激、神经病理性疼痛等病理过程,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2.
<正>一项基于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的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cardiovscular disease,CVD)仍然是全球各地区健康损失的主要原因,其中脑卒中是全球和各地区CVD死亡的第二原因[1]。我国第3次国民死因调查结果表明,脑卒中已经上升为第1位死因[2],其中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age,SICH)有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目前针对出血量较大的SICH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目的是及时清除血肿、解除脑  相似文献   
23.
疼痛作为本能反应可以使机体避免更严重的伤害,同时,疼痛作为一种疾病或症状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一直以来,由于研究技术的限制,人们对调控疼痛行为的脑内结构认识非常有限,不够深入.进入21世纪以来,高度特异性病毒工具,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观察和干预方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疼痛脑机制的认识.本文简单介绍了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  相似文献   
24.
目的调查江苏省部分城市麻醉科医师工作压力来源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并探讨医院逐步建立麻醉科、麻醉医师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江苏省23所医院432名麻醉科医师中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江苏省部分城市麻醉科医师工作压力来源依次为麻醉工作中的风险或意外,劳动时间过长,科研、职称晋升,领导的要求,医患关系,外科医师的干预,麻醉设备、药品不足。麻醉科医师的工作压力主要受工作风险、休假制度、每日手术例数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江苏省部分麻醉科医师工作压力来源虽是多方面的,但有所侧重,各医院应有针对性地逐步建立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以减轻麻醉科医师压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25.
背景 脊髓背角浅层中间神经元与初级传入纤维、背角浅层的投射神经元、来自上位脑结构的下行投射纤维以及其他类型的中间神经元之间形成复杂的局部环路,在感觉信息(如痛觉、触觉和痒觉等)的传导和调节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的 探究脊髓背角浅层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在瘙痒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为瘙痒治疗提供的新靶点. 内容 脊髓背角浅层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表达的BhIhb5抑制性中间神经元(Bhlhb5-expressing inhibitory interneurons,B5-I)和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中间神经元分别在“化学痒”和“机械痒”的研究中发挥的作用. 趋向 瘙痒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为其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γ-氨基丁酸(γ aminobutyric acid,GABA)A型受体激动剂加波沙朵对神经病理性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痛阈和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方法 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CCI)法建立NP模型.雄性SD大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S组)、CCI组(C组)和CCI+加沙波朵组(G组).术后10~14 d,S组和C组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G组皮下注射加波沙朵10 mg/kg,1次/d.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分别于术前,术后3d,术后10 d给药前,术后14 d给药后0.5、1、2、4、8、12 h,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每组取4只大鼠,于术后14 d给药后2h处死,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染色情况. 结果 与S组比较,C组大鼠术后3 d PWMT[(13.46±1.67)g比(4.65±0.46)g]开始降低,持续到术后14 d给药后12 h(P<0.05),术后14d给药后2h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数明显增加[(103±7)个比(402 ±20)个](P<0.05);与C组比较,G组大鼠术后14 d给药后0.5 h PWMT[(2.73±0.57)g比(7.31±0.55)g]明显升高,持续到给药后8 h(P<0.05),术后14 d给药后2h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数明显减少[(251±20)个](P<0.05). 结论 皮下注射GABAA受体激动剂加波沙朵可减轻大鼠NP,其机制与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2 种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肺癌根治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癌术后入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6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两组,每组30 例,分别静脉微泵0.6 和0.8μg/(kg·h)剂量的Dex。观察并记录给药前(T0)和给药后15 min(T1)、30 min(T2)、1 h(T3)、2 h(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输出量(CO)、经皮氧分压(TcP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乳酸(Lac)值。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不同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差异,均呈下降趋势,以B 组更明显,两组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同时间PaO2、PaCO2及TcP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同时间Lac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呈上升趋势。两组不同时间Tc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两组给药后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TcPO2均较用药前升高。结论0.6μg/(kg·h)Dex 泵注肺癌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微循环改善更显著。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高血压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高血压患者105例,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3组,即硫酸镁较低剂量组(M1组)、较高剂量组(M2组)、对照组(C组)。M1和M2组在气管插管后5min,分别泵注30mg/kg及50mg/kg硫酸镁,随后维持15mg/(kg·h)泵注1h。C组泵注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记录诱导前(T0)、插管后(T1)、气腹即刻(T2)、气腹后5min(T3)、气腹后30min(T4)、60min(T5)、气腹结束后(T6)的SBP、DBP、HR、SVR、CO、CI、SV;同时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后0.5h、术后12h及24h的VAS。结果 C组气腹前后血压波动明显高于M1和M2组,与C组比较,M1和M2组SBP、DBP、SVR在T3~T6降低,M2组SV在T3~T5升高(P<0.05);3组CI和CO在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组拔管后0.5h及术后12h的VA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腹前应用硫酸镁可稳定高血压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可减轻术后疼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