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9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9篇
综合类   18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饶海芳  韦建勋  黎柱芳 《广西医学》2009,31(11):1727-1728
目的总结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对136例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体住护理及功能康复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通过术前、术后高质量的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特殊并发症。结论科学认真地做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2.
无需影像导航系统在矫形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需影像的导航系统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临床上主要的导航系统。该系统由计算机主机、红外线光学定位系统、脚踏控制板和导航软件组成。目前其在矫形外科方面已经成功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人工膝关节单髁置换、人工髋关节置换、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人工肩关节置换、膝前交叉韧带重建和膝关节周围截骨。从1997-01 Saragaglia等采用首个无需影像的OrthoPilot系统导航人工膝关节置换以来,已经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报告。总的来说,临床结果表现在此类系统的导航手术比传统手术提高了精确度,减少了超出理想范围的病例。研究表明其与CT影像为基础的导航系统具有相当的精确度,可以作为标准的导航系统在临床上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43.
背景:前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试验证实,采用以三维骨建模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可以进行精确地假体三维定位及下肢力线重建,减少髌股关节并发症,取得韧带平衡,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目的:拟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时假体旋转对位的量化分析,验证三维骨建模的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对量化操作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于2002-11/2003-06在法国亨利蒙多医院矫形与创伤外科完成。 对象:纳入保守治疗无效的三间隔骨性关节炎患者21例(21膝),其中14例膝内翻,7例膝外翻;患者均为初次置换,所用假体为后稳定型人工表面全膝关节(Hermes®,Ceraver,法国)。 方法:采用三维骨建模Ceravision系统对21例患者(21膝)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计算机系统提供假体预设方案,安置好截骨定位导向装置后进行截骨,注意保持良好的伸屈膝关节间隙和韧带平衡及关节稳定,额面上控制应力下膝内外翻在±3°以内,下肢力线(180±3)°以内,适当地假体旋转对位后行假体固定。 主要观察指标:根据相关的临床体检、影像学和导航系统资料,对术中假体旋转对位测量值、置换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松弛度和髌骨稳定性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在保证下肢力线与膝关节额面松弛度于正常范围内,术中股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1°~外旋5°,胫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0°~外旋5°。其中14例膝内翻患者,股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1°~外旋5°,胫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2°~外旋5°;7例膝外翻患者,股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1°~外旋4°,胫骨假体旋转对位内旋0°~外旋 4°。置换后3个月时,膝关节最大屈膝度为105°~130°,平均115°,无膝痛、髌骨失稳和脱位等并发症,膝关节额面松弛度无异常。 结论:应用以三维骨建模为基础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可针对患者个体精确三维截骨和假体旋转对位,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屈伸位下关节等距间隙,保证良好的膝关节韧带张力与平衡稳定, 避免髌-股并发症,可在手术中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44.
股骨干骨折在儿童骨折中最常见,临床治疗方法多样。现将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2月间收治并随访的157例儿童股骨干骨折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结果 按照Nakai分级标准,术后66例中优56例,良8例,可2例,差0例,手术优良率近97%.结论 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组织创伤小、手术出血少、对脊椎稳定性破坏轻微、疗效确实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6.
骨水泥阻塞骨干髓腔后远侧骨内压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后对股骨远端骨内压的近、远期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7/2003-04在重庆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2只。采取兔左侧股骨髓腔内灌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而右侧不灌注作为正常对照的方法制作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的动物模型。将32只实验兔分成5组,随机取出8只不做模型作为正常组,其余24只制作骨水泥阻塞骨干髓腔的动物模型,根据不同的观察时间段随机分成术后当天(0d),4,8,16周组,每组6只。使用生理测压仪,对正常和模型动物双侧股骨远端骨内压进行测量和比较。结果:32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实验侧和对照侧骨内压比较:正常组双侧股骨远端骨内压比较无差异性;造模后0d,4,8,16周实验侧骨内压明显比对照侧增高[(4.6&;#177;0.5)比(3.1&;#177;0.4)kPa,(4.8&;#177;0.5)比(3.0&;#177;0.4)kPa,(4.7&;#177;0.4)比(3.1&;#177;0.4)kPa.(4.1&;#177;0.2)比(3.1&;#177;0.4)kPa,P〈0.01)。②模型后不同观察时间段骨内压比较:造模后在不同观察时间段对照侧骨内压均无差异性;实验侧处于持续骨内高压状态,4周显著高于16周(P〈0.05)。结论:骨水泥阻塞股骨近中段骨干髓腔后严重破坏了骨内和髓内的血液循环状态,引起了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变化,导致股骨远端的骨内压持续升高并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47.
唐四桂  韦爱仙 《广西医学》2005,27(3):449-449
乳癌根治术后胸壁放射性溃疡临床上较难治疗。我科采用逆行岛状腹直肌肌皮瓣修复乳癌根治术后放射性溃疡9例,疗效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8.
尺、正中神经损伤后手内在肌功能恢复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斌 《医学文选》2002,21(5):727-729
现代手外科高度重视术后手功能的恢复 ,但目前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的功能恢复率仍不尽人意。因此如何提高其功能恢复率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及研究的课题。周围神经损伤虽然局限于神经元轴突部分 ,但作为一个细胞整体 ,功能恢复的研究重点涉及胞体保护、纤维再生、末梢及效应器三部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神经损伤后胞体保护及纤维再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较多 ,而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对神经末梢和效应器的保护及促进其功能恢复的研究则较少 ,尚无突破性进展。周围神经的再生速度较慢 ,平均每天 1 mm。当尺或正中神经损伤修复后 ,尤其是高…  相似文献   
49.
腕管综合征非手术疗法的康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非手术疗法对腕管综合征 (CTS)的康复效果。方法 :63例CT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 3 1例 (41只手 )和观察组 3 2例 (3 9只手 ) ,均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同时增加温热疗法、电脑中频疗法、运动疗法及ADL指导等 ,并用Carroll手功能评定法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 2 0d的治疗 ,观察组临床疗效、手功能评分、平均治愈天数等均优于常规组 (均P <0 .0 5)。结论 :多种非手术疗法协同作用治疗CTS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0.
关节镜下Bone Morphing导航系统辅助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无需任何术前和术中的X线、CT或MRI影像,通过三维骨建模技术、可视化处理而提供使用方便、实时显示的精确的膝关节三维表面模型,定量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而模拟移植腱,以获得良好的等距参数,避免移植腱与股骨髁间窝切迹的撞击,实现适合于患者个体化的前交叉韧带的准确定位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