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7篇
  免费   502篇
  国内免费   229篇
耳鼻咽喉   93篇
儿科学   71篇
妇产科学   65篇
基础医学   427篇
口腔科学   105篇
临床医学   1657篇
内科学   834篇
皮肤病学   88篇
神经病学   172篇
特种医学   220篇
外科学   769篇
综合类   3808篇
预防医学   1296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1073篇
  248篇
中国医学   1451篇
肿瘤学   34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331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618篇
  2013年   751篇
  2012年   956篇
  2011年   985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730篇
  2008年   779篇
  2007年   993篇
  2006年   724篇
  2005年   648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409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8篇
  197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更昔洛韦、纳洛酮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更昔洛韦纳洛酮组(治疗组)和更昔洛韦组(对照组),每组15人,两组病人都采用静脉给药,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更昔洛韦纳洛酮组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头痛、呕吐、抽搐、意识恢复的时间明显较更昔洛韦对照组缩短,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更昔洛韦纳洛酮组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作用迅速,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晚期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癌症晚期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无法接受将要失去亲人,永远离开人世的现实,加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和难以忍受的癌性疼痛,常变得十分焦虑、抑郁、激惹,希望和失望的矛盾情绪贯穿始终,心理支持疗法,可校正和干预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在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尚存生命的生存质量中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手术室地面卫生管理措施,观察了手术室人员的鞋,交换车轮及地面清洁消毒效果,采用微生物学方法进行了采样检测。结果,手术鞋采用5000 mg/L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30 m in,流水冲洗干净,集中管理(集中法)处理后,检出存活菌数仅为2 cfu/5 cm2。用新型的手术交换车,手术室内外分用,内用手术车轮细菌污染比外用车轮降低70%。手术室地面用10 g/L过氧乙酸擦拭消毒,地面细菌消除率为76.63%;用高强度紫外线快速地面消毒车消毒后,细菌消除率为96.60%。结论。采用上述综合管理措施,可使手术室地面清洁度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翟文海  刘汉丹  张燕 《中国药业》2006,15(18):47-48
目的调查支原体对氟喹诺酮类药物(FQs)的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05年国内公开发表的53篇文献报道的支原体对6种FQs的耐药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统计涉及国内13个省市共计30832株支原体,左氧氟沙星(LEV)、氧氟沙星(OFL)、环丙沙星(CIP)、司帕沙星(SPA)在各省之间最高和最低耐药率分别有极显著差异(P〈0.005),耐药率范围分别是4.6%~68%,17、2%~82.7%,10.3%~65、3%,8.2%~60%,最高耐药率都已达到或超过60%;4种药物的耐药率男女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5),在2000—2004年5年中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总的平均耐药率LOM接近1/5,LEV超过1/4,OFL和SPA将近1/3,CIP和NOR则超过1/2。结论CIP和NOR耐药率较高,临床应放弃这两种药物对支原体的经验治疗,加强药物敏感监测,选择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5.
殷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27):2636-2637
目的 探讨提高护生学习护理管理学效果的方法.方法 观察组采取"角色需要导引法"进行教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理论分值与调查分值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观察组学习过程的总体感受、学习管理知识的兴趣、课堂气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学习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多元回归分析,课堂气氛、学习的难易程度对理论分值提高有显著影响.结论 角色需要导引法能有效提高护生护理管理的学习效果;能促使护生良好的护理管理学学习动机的产生;能有效地激发学习积极性;能创造良好课堂气氛,使课程学习不再枯燥乏味,抽象难懂.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医院穿刺针清洗消毒质量,进行了清洗方法的改进并进行了效果观察。结果,经过对清洗干燥后的穿刺针洁净度、透明度、热原及存活细菌等指标检测证明,用传统方法清洗处理,上述指标合格率为76.73%;用改进方法清洗处理,上述指标合格率为91.72%。结论,改进的清洗方法对穿刺针清洗质量优于传统法,极大提高了清洗合格率。  相似文献   
17.
术后方促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排气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中西医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排气进行探讨。方法:对200例妇科术后病人,100例予服自拟术后方,100例作为对照,观察其服中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动物实验,观察术后方对大鼠离体肠道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临床研究表明,术后方对妇科术后病人的总有效率达97.14%;实验研究表明,术后方可增强大鼠离体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具有明显的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结论:术后肠麻痹为脏腑功能失调,属虚中夹实证,在治疗上应重点调理气机。术后方既能益气扶正通腑,又能养阴生津、健脾醒胃,即促进术后病人胃肠蠕动功能,增强体质,增强食欲,有利于术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8.
拔牙术后出血原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拔牙术后出血是拔牙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约占拔牙患者的 1.2 5 %~ 1.4 7% ,严重时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有效预防拔牙后出血 ,本文对 1994年以来我科诊治的 113例患者的出血原因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13例患者 ,男性 6 8例 ,女性 4 5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72岁 ,上牙多于下牙 ,后磨牙多于前磨牙 ,未见前牙出血病例。1.2 出血的诊断标准 牙拔除后半小时 ,吐出压迫的纱卷 ,即不再出血 ;仅涎液中偶带粉红色 ;如仍有明显出血时 ,称拔牙后出血。拔牙后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出血为拔牙后当…  相似文献   
19.
实验性精索静脉曲张对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大鼠精索静脉曲张对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阐明精索静脉曲张引起不育的病理机制。 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 32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4 5d模型组、6 0d模型组及 90d模型组。采用肾静脉缩窄法建立精索静脉曲张动物模型 ,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睾丸凋亡细胞数及各级生精细胞数。 结果 :假手术组未出现明显的凋亡峰 ,各模型组均出现明显的凋亡峰 ,且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凋亡峰增高。 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可引起睾丸生精细胞大量凋亡 ,各级生精细胞数减少 ,这可能是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睾丸生精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不育的根本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临床观察输精管结扎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对照1组40例,口服安宫黄体酮2mg,3次/d,长期服用;对照2组40例,口服保列治5mg,1次/d,长期服用;输精管结扎组16例,行双侧输精管及输精管静脉结扎。结果:输精管结扎组有效率66.7%,对照1组35.5%,对照2组68.8%,输精管结扎组与对照1组有效率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输精管结扎组与对照2组有效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输精管结扎对于BPH有治疗作用,且远期疗效优于性激素治疗,有与药物去势相近似的治疗效果。价廉、安全,特别适用于高危BPH的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