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40篇
  免费   3730篇
  国内免费   465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20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46篇
内科学   515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96篇
外科学   446篇
综合类   4587篇
预防医学   41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683篇
  5篇
中国医学   13404篇
肿瘤学   79篇
  2024年   286篇
  2023年   866篇
  2022年   632篇
  2021年   786篇
  2020年   781篇
  2019年   1256篇
  2018年   1522篇
  2017年   969篇
  2016年   1200篇
  2015年   1191篇
  2014年   1776篇
  2013年   1817篇
  2012年   2156篇
  2011年   1890篇
  2010年   1633篇
  2009年   1267篇
  2008年   1225篇
  2007年   1081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7 毫秒
31.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骨神经痛在我国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传统针灸疗法是被广泛应用的非手术疗法之一.本文仅对近年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概况简单归纳整理,由于没有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还很难比较各治疗方法的优劣,但可总结出坐骨神经痛的针灸治疗呈现单纯针刺结合其它疗法综合治疗的模式.  相似文献   
32.
水沟,又名人中、鬼客厅、鬼宫、鬼市.因其穴在鼻下人中沟中,故名水沟.此名出于《针灸甲乙经》:“水沟,在鼻柱下人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会.“道家认为,闭口藏舌舌抵上颚,运送口中津液下行,滋润喉咙,通渗脏腑,为口水吞咽向上翻转之路,故名水沟.又因中医理论认为,天食人以五气,天气通于鼻;地食人以五味,地气通于口,该穴位于鼻之下口之上,故又名人中.人中穴的主治病症从古以来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33.
血府逐瘀汤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邵淑娟 《北京中医药》2008,27(9):724-727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等11味药组成.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瘀"所致诸证.其在中医现代临床被广泛应用,且取得较好疗效,同时对其临床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现将近年来对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4.
对自乳化释药系统在中药和天然药物中的研究和应用加以综述,阐明自乳化释药系统能有效提高疏水性药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掩盖不良刺激,降低毒性和不稳定性等优点;指出了自乳化释药系统在中药制剂的应用前景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抗抑郁剂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在辨证应用柴平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厚朴、陈皮、苍术等)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舒必利治疗慢性胃炎29例,并以单纯应用柴平汤治疗的34例做对照。结果:观察组29例中总有效率93.1%;对照组34例中总有效率67.6%。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在辨证应用中药柴平汤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舒必利治疗慢性胃炎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6.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宁  尹新中 《吉林中医药》2009,29(2):102-103
在人体十二经脉和脏腑的相互联系中,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和大肠不仅在脏腑、经络等方面相互联系,且在胚胎发育、免疫学、解剖学上也相互关联.肺与大肠生理相关,病理相互影响,应重视肺肠并治,脏腑兼顾.肺肠并治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和肠病,可收到较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7.
老年性痴呆从肾论治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崔远武  张玉莲 《河北中医》2009,31(11):1653-1654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脑循环障碍,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以智力衰退、行为及人格异常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主要有记忆力、抽象思维及定向力障碍等。古代中医文献中无“老年性痴呆”的病名,但类似其症状的描述可散见于“呆证”、“善忘”、“文痴”、  相似文献   
38.
尹新中教授从医30余年,精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熟悉本专业中西医研究进展,尤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稳定期患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颇有研究。笔者有幸随师侍诊,体会到尹师运用培土生金法治疗稳定期COPD的学术思想,深有感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记载名老中医郭赛珊教授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的文献进行初步总结,为下一步数据挖掘和学术访谈打下基础。方法以郭赛珊为检索词,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的学术论文,采用Noteexpress2.0筛查和管理文献,用Excel2003对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1982年至今,共有10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呈现出分散度高、涉及面广的特点;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脑血管病、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结论郭赛珊教授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文献的研究主要特点为成果丰富、研究系统、传承清晰;体现内容主要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血管性痴呆的中西结合防治经验及学术思想,补肾活血方的组方思想,中西结合临床诊疗特色及防治思维,以郭赛珊教授为代表的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40.
杜洋 《山西中医》2009,25(7):1-4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创立脾胃学说,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不足则内生火热之邪,即阴火,是由饮食不节,形体劳役,七情内伤所致,这种阴火内盛的病证称为“热中”。后世医家对于热中证及阴火的实质有诸多争议,影响对脾胃学说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根据李杲医著及其他医家论述分析,热中证的实质是由于脾胃内伤,化生风、湿、热、燥邪气,致使经络营卫运行不利而产生;阴火的治疗侧重于培补中气,除热祛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