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正常中国成年人足底压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正常中国成年人足底压力分布。[方法]使用F-scs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收集100例志愿学站立、行走、慢跑、上、下楼梯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分析5种生理状态的足底压力分布,以及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步速等因素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正常中国成年人5种生理状态的足底压力分布各有特点,静、动态差别显著;四种动态方式中,以水平行走的步态最为稳定,步速加快和上、下楼导致步态不稳;性别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步速的影响则有显著性意义,身高、体重、体重指数与足底压力分布呈弱相关。[结论]中国正常人的足底压力分布具有独特性,本实验得出的数据可对临床足底压力分析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背景:国内外学者已应用有限元分析在前臂的桡骨骨折及其固定、尺骨骨折及其固定等方面进行了生物力学评价,但还未见应用该方法对下尺桡关节进行生物力学评价相关的文献报道。目的:建立并验证下尺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临床的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将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右肱骨远端到腕关节中段的CT和MRI图像,导入Mimics10.01和ANSYS10.0中,建立下尺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体外生物力学试验,在横向拉伸、轴向压缩、旋前和旋后扭转4种工况下观测下尺桡关节各结构的应力分布,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生物力学实测数据比较验证。结果与结论:所构建的下尺桡关节有限元模型共有333805个单元,508384个节点,客观反映下尺桡关节真实解剖形态。所建模型在横向拉伸、轴向压缩、旋前和旋后扭转4种工况下,理论分析结果与生物力学实测数据一致。证实所建的下尺桡关节有限元模型真实性较高,可用于生物力学分析实验。  相似文献   
43.
背景:国内外学者已应用有限元分析在前臂的桡骨骨折及其固定、尺骨骨折及其固定等方面进行了生物力学评价,但还未见应用该方法对下尺桡关节进行生物力学评价相关的文献报道。 目的:建立并验证下尺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临床的生物力学研究。 方法:将1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右肱骨远端到腕关节中段的CT和MRI图像,导入Mimics10.01和ANSYS10.0中,建立下尺桡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体外生物力学试验,在横向拉伸、轴向压缩、旋前和旋后扭转4种工况下观测下尺桡关节各结构的应力分布,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生物力学实测数据比较验证。 结果与结论:所构建的下尺桡关节有限元模型共有333 805个单元,508 384个节点,客观反映下尺桡关节真实解剖形态。所建模型在横向拉伸、轴向压缩、旋前和旋后扭转4种工况下,理论分析结果与生物力学实测数据一致。证实所建的下尺桡关节有限元模型真实性较高,可用于生物力学分析实验。  相似文献   
44.
早在1928年,Yeoman就认为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异常可导致坐骨神经痛.1937年,Freiberg首次采用切断梨状肌的方法治疗不明原因的坐骨神经痛12例,其中10例治疗有效.1947年初,Robinson开始使用梨状肌综合征一词,他描述了该病的5个明显的特点:①局部外伤史;②疼痛局限在骶髂关节、坐骨结节和梨状肌,疼痛沿着坐骨神经放射并出现行走困难;③弯腰、举重导致疼痛加重,通过牵引可不同程度缓解;④在梨状肌的解剖部位可触到梭形、腊肠状的块状物;⑤Lasegue征阳性.一般认为,梨状肌综合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一种,由梨状肌压迫坐骨神经引起坐骨神经痛表现,临床上容易漏诊和误诊[1].髋关节过度内、外旋或外展可拉伤梨状肌,而痉挛的梨状肌压迫坐骨神经,可产生臀后部及大腿后侧疼痛,其他原因包括解剖变异、梨状肌炎症、肌张力异常、注射后肌纤维化、骶髂关节炎症及坐骨结节肿块等[2].  相似文献   
45.
肩关节脱位闭合复位的体位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荣博 《中国骨伤》2009,22(1):25-26
肩关节脱位是全身大关节脱位中最常见的部位,根据肩关节脱位后不稳定的方向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上脱位和下脱位。其中前脱位是最常见的类型,它又可分为喙突下型、盂下型、锁骨下型和胸内脱位型。临床中常用的复位方法是仰卧位闭合复位,但有时结果并不满意。自2000年6月至2007年12月共诊治46例肩关节脱位,部分患者采用仰卧位复位失败后,偶然改用俯卧位复位,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6.
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肩部损伤,约占肩部损伤的12%。目前对完全脱位患者主张手术治疗,手术方法近40种,主要分为6大类。笔者现对其手术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7.
背景:近年来,锁骨钩钢板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但对术中是否同时修复喙锁韧带,存在一定争议。 目的:评价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 Ⅲ、Ⅴ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MRI表现,探讨术中修复喙锁韧带的必要性。 方法:纳入Rockwood Ⅲ、Ⅴ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4例,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不修复喙锁韧带,所有病例均接受再次手术取出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钢板取出24个月后,通过X射线片测量双侧喙锁间隙,进行双侧肩关节Costant评分,通过MRI观察喙锁韧带愈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39例(89%)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9±3.1)个月(30-45个月),锁骨钩钢板在体内存留时间为(12.9±177;3.1)个月(6-21个月)。健侧喙锁间隙平均为(6.04±177;1.21) mm (4.3-8.8 mm),患侧平均为(5.09±177;1.18) mm (3.4-7.8 mm),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健侧Costant评分平均为(98.9±177;1.2)分(96-100分),患侧平均(96.7±177;3.4)分(90-100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除1例发生肩锁关节再脱位外,其余38例MRI扫描均显示喙锁韧带已愈合,有连续的瘢痕组织形成。证实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 Ⅲ、Ⅴ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满意,术中不需修复喙锁韧带,MRI 提示喙锁韧带在未进行手术修复的情况下可达到瘢痕愈合。  相似文献   
48.
目的综述椎间盘退变分子机制与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修复作用的研究现状。方法查阅椎间盘退变分子机制与PRP修复作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椎间盘退变分子机制涉及基因影响、细胞衰老、细胞外基质改变、降解酶生成增加、促炎因子表达、细胞凋亡、神经内生长等方面。PRP能释放多种生长因子,促进椎间盘细胞增殖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抑制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结论 PRP在修复椎间盘退变的应用前景令人鼓舞,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比观察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2019年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低分子肝素组(45例)和利伐沙班组(45例),低分子肝素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利伐沙班组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疗,对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利伐沙班组患者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与低分子肝素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5周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5周凝血功能指标均较同组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低分子肝素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均有助于改善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凝血功能,但利伐沙班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0.
张勤 《实用骨科杂志》2008,14(2):125-126
肱骨骨折约占全身所有骨折的1%。以往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随着内固定材料的发展,特别是髓内钉技术的日趋完善,肱骨骨折的治疗越来越多采用内固定手术,现将我科从2000年至2006年2月采用髓内钉治疗54例肱骨干骨折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