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目的: 观察大黄提取物局部应用治疗伴糖尿病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伴糖尿病的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和实验组(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术后局部应用大黄提取物软膏)。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检查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pocket depth, PD)、临床附着水平(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 CAL)、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 BOP)。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相比治疗前,2组患者在治疗后6周和治疗后12周, PD、CAL、BOP均有下降,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表明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牙周状况都有明显改善,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整个实验过程中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大黄提取物局部应用辅助治疗伴糖尿病的重度牙周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2.
背景 功能连接性(整合),相对于解剖结构连接性,是指在耦联的神经系统中信号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依赖关系,近年来发现大脑不同区域之间的功能连接性与意识关系密切,而麻醉药物诱导意识丧失的机制很可能与功能连接性有关.目的 现从意识与大脑功能连接性角度对麻醉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内容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在分析大脑功能连接性方面具有优势,多项研究应用rs-fMRI技术分析全身麻醉药物对脑区功能连接性的影响,提示麻醉药物的可能作用靶点为脑区功能连接性. 趋向 rs-fMRI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研究麻醉药物作用机制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成像技术观察深度麻醉下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对大脑功能连结性的影响。方法  6位在术中磁共振手术室行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的神经外科患者,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4 μg/mL)进行麻醉诱导并维持。分别在患者处于清醒、麻醉和麻醉下进行疼痛刺激三种状态时应用3.0 T场强磁共振仪进行扫描。获取的影象学资料应用AFNI软件分析大脑默认网络,体感运动网络和疼痛相关网络的功能连结性,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种子体素相关分析法结果显示,与清醒状态相比,丙泊酚导致在外科麻醉水平大脑默认网络、躯体运动感觉皮层以及疼痛相关脑区岛叶皮层的脑功能连接显著下降,表现为扣带回、内侧前额叶、岛叶等脑区被抑制(P<0.01)。疼痛刺激后在躯体运动感觉皮层及疼痛相关脑区的功能连接呈现部分恢复,表现为右侧舌回、梭状回、岛叶及扣带回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激活(P<0.01);而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则进一步下降(P<0.01)。结论  在外科麻醉水平,丙泊酚导致大脑各脑区功能连接减弱,提示可能与意识水平降低相关。扣带回、岛叶以及内侧前额叶可能是丙泊酚中枢作用靶点。而疼痛刺激虽可恢复部分脑区功能连结性,但重要脑区的功能连结性仍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比较不同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对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的影响,为术中MEPs监测选择合适的神经肌肉阻滞程度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0例,年龄22~65岁,ASAⅠ~Ⅱ级。选择拇短展肌作为记录肌肉,采用经颅电刺激技术记录MEPs,刺激参数为:电压300 V,频率1 000 Hz,持续时间75 μs,脉冲数6个/串。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维库溴铵持续输注维持肌松,分别记录4个成串刺激(train of four stimulations,TOF)为0、1、2和4时的MEPs波幅和潜伏期变化情况。结果  TOF为0~4时均可记录到MEPs波幅。TOF为0与TOF为1、2和4之间的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TOF为1、2和4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EPs潜伏期变化不显著(F=0.050,P=0.980)。结论  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神经肌肉阻滞剂对MEPs有显著的抑制作用,MEPs波幅随着神经肌肉阻滞程度的加深而减小,但在较深的神经肌肉阻滞程度下(TOF=1)仍可监测MEPs。  相似文献   
35.
感觉神经元细胞上存在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钙离子是神经元突触前膜兴奋和递质释放必要的偶联因子,阻断钙 的内流可影响感觉传导过程而产生抗伤害反应。本文就钙通道阻滞剂的中枢镇痛作用及对阿片类药物的影响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比较在困难气道中使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GlideScope videolaryngoscope,GVL)经口与经鼻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60例行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GVL经口气管插管组和GVL经鼻气管插管组。麻醉诱导后,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质费城颈托固定颈部,模拟困难气道。比较两种方法的气管插管时间、困难插管评分、总的插管成功率、试插的次数及插管并发症。结果 与经口气管插管比较,GVL经鼻气管插管的时间较短(49 s vs. 38 s,P<0.01),且插管难度降低。但两组总的插管成功率及试插次数相似。两组均无误入食管以及缺氧情况发生,但经鼻气管插管组的鼻出血发生率较高(28% vs. 7%,P=0.042)。结论 在困难气道中,GVL经鼻气管插管较GVL经口气管插管快速、容易,但经鼻插管的鼻出血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丙泊酚不同麻醉方案用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和经济效益。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阳谷县中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66例)、丙泊酚组(67例)和联合组(67例)。分别给予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和静脉注射丙泊酚诱导-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3种不同麻醉方案。比较3组患者麻醉和苏醒质量、麻醉费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于术前、术后3d检测免疫反应指标。结果七氟醚组意识消失时间显著短于联合组,丙泊酚组高于联合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长于七氟醚组、联合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丙泊酚组麻醉诱导费用、麻醉维持费用、总费用及每分钟费用均显著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麻醉诱导费用、麻醉维持费用、总费用及每分钟费用均显著高于七氟醚组,但追加麻醉费用低于七氟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3 d CD4、CD8、CD4/CD8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3组患者CD4、CD8、CD4/CD8水平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麻醉及麻醉恢复质量相近的情况下,腹腔镜手术麻醉方案中,静脉注射丙泊酚诱导-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是最为经济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置管术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10例拟行后颅窝手术的神经外科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的经胸腋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前采用超声图像对腋静脉第三段的横截面、纵切面进行位置确认,然后采用平面内技术行实时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术.结果:10例患者均穿刺顺利并成功在腋静脉置入静脉导管,无血管损伤、气胸等并发症.结论:神经外科后颅窝手术患者采用实时超声引导下的腋静脉穿刺置管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9.
背景:细胞在生物支架上的生长行为受到支架表面形貌、润湿性、孔径及孔隙率等多种因素影响。目的:观察许旺细胞在不同孔径丝素蛋白支架上的生长情况。方法:制备大孔径50~60μm、小孔径10~20μm两种多孔丝素材料。选用许旺细胞永生化细胞R3[33-10ras3]为种子细胞,当细胞在培养瓶底形成致密单层时即可消化细胞并进行接种实验,将许旺细胞悬液种于不同形貌的多孔丝素材料表面。复合培养1周后,扫描电镜观察许旺细胞的生长形态及增殖等情况。结果与结论:不同孔径丝素材料的表面可见许旺细胞生长情况不一。在10~20μm孔径材料支架上,细胞浓度较低,细胞表现为特异的双极性形态,细胞与细胞之间或平行排列,或首尾相连成细胞链;细胞与细胞之间或平行排列,或首尾相连成细胞链;在50~60μm孔径丝素材料支架上,细胞浓度较高,细胞多为球形,单个分散在多孔支架表面,或呈现成团成串葡萄样聚集在孔的底部,未延展成双极性形态,只有极少量生长在孔与孔之间嵴上的细胞呈双极样。说明多孔丝素蛋白支架的孔径对许旺细胞的黏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许旺细胞更适合生长在孔径略大于胞体直径的支架材料上。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颅内压、脑氧供需平衡以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9年1-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80例择期行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年龄18 ~60岁,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血液稀释组(H组)以及对照组(C组),每组40例.全麻诱导后H组以24 ml·kg-1·h-1的速度输入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C组以6ml·kg-1 ·h-1输入复方电解质注射液.分别于全麻诱导前(TBase)、机械通气后(T0)、输液30 min( T30)以及输液60 min( T60)记录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指数(CI)、每搏输出量变异(SVV)、脑脊液压力(CSFP)、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2),并计算外周血管阻力指数( SVRI)以及脑氧摄取率(CERO2),比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结果 开始输液后,CI在H组明显高于C组(P<0.01).SjvO2与CERO2在两组间以及不同时点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P以及CSFP在血液稀释结束时分别为(12.0±2.2) mm Hg以及(20.0±2.1)mm Hg(1 mm Hg=0.133 kPa),均高于C组(P<0.01).结论 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术前高容量血液稀释可使患者心排量指数增加,且不影响脑氧供需平衡,然而会引起CVP以及CSFP增加,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其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