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7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柯萨奇B组3型病毒(CVB3)中国分离株结构蛋白VP4、非结构蛋白3D基因序列及变异性。方法在HeLa细胞中增殖病毒,用RT-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与pMDl8-T载体连接,PCR初步鉴定后测序,进行序列同源性及系统发生分析。结果CVB3中国分离株VP4基因含207个碱基,编码69个氨基酸,与Nancy株氨基酸同源性为97.10%;3D基因含1386个碱基,编码462个氨基酸,与Nancy株氨基酸同源性为97.62%。在系统发生中,CVB3中国株VP4基因、3D基因均与Nancy株聚簇。结论CVB3中国分离株VP4和3D基因长度与Nancy株一致,进化上属同一分支。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临床中减少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不良反应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骨质疏松诊疗基地首次确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所有入组患者在口服钙和维生素D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A组为口服阿仑膦酸钠70 mg每周一次,共3个月,3个月后静滴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B组为静滴伊班膦酸钠2 mg,3个月后静滴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C组为直接静滴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其中A、B两组为双膦酸盐预治疗组,观察3组患者首次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入组患者中有32%首次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肌肉酸痛、骨痛等症状,其中A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B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C组出现不良反应52例,3组均未出现腹泻、皮疹、心律失常及肝肾功能损害,将3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双膦酸盐预治疗组(A组和B组)首次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比C组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中,双膦酸盐预治疗能减少首次应用唑来膦酸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33.
本研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冠心病(CHD)患者不同病期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浓度,旨在探讨这些物质在CHD发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58.74±6.30)岁,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其中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5755±8.19)岁。正常组:2O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6.76±8.20)岁。…  相似文献   
34.
活性维生素D与多发性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维生系D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它与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维生系D的活性形式可以预防和治疗MS的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对活性维生素D的深入研究,有望为MS的防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35.
背景:课题组前期实验表明野生型p53基因具有抑制移植心脏冠状动脉内膜增厚的作用。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转移至移植心脏的安全性。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在取出供心后,经供心冠状动脉分别注射携带野生型p5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液、携带β-半乳糖酐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液和生理盐水800μL,4℃静置30min后进行心脏移植。结果与结论:移植后5d,重组腺病毒液组的供心冠状动脉组织可见野生型P53蛋白的表达。移植后28d,未见受体大鼠血液生化学指标异常和重要脏器的病理性改变,RT-PCR扩增未见腺病毒E1A区产物。说明在心脏移植中,将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转移至移植心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内源性睾酮缺失对血清脂联素(Adip)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观察32例老年前列腺癌睾丸全切患者与30例前列腺次全切或全切以及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SN)和C肽、血清Adip以及IR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QUICKI)。结果去势组Adi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1.43±0.79)vs(2.38±0.77)mg/L,P〈0.05],HOMA-I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75±4.84)vs(1.10±3.45),P〈0.01];总睾酮与ISN(r=-0.17,P=0.043)、C肽(r=-0.249,P=0.32)和HOMA-IR(r=-0.781,P〈0.01)呈负相关,与Adip水平(r=0.819,P〈0.01)和QUICK(r=0.420,P=0.026)呈正相关。结论内源性睾酮缺乏可能通过对IR及Adip水平的影响参与调节男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7.
背景:研究表明野生型p53基因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减轻血管内膜损伤后内膜增生和管腔狭窄的作用.目的:观察野生犁p53基因对心脏移植后移植心脏冠状动脉内膜增厚的抑制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建立人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取出供心后,经供心冠状动脉分别注射携带野生型p5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液(Ad-p53组)、携带β一半乳糖酐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液(Ad-LacZ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800 μL,4℃静置30 min后进行心脏移植.移植后5 d,采用RT-PCR扩增法检测各组供心冠状动脉组织外源性p53表达;移植后28 d,组织学观察移植心脏,计算各组冠状动脉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和血管壁厚度与管腔直径比.结果与结论:移植后5 d,Ad-p53组供心内可见野生型p53基因的表达.移植后28 d,Ad-p53基因组冠状动脉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和血管壁厚度与管腔氲径比均较Ad-LacZ组及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Ad-LacZ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证实在心脏移植中,采用冠状动脉注射法可以将目的基因转移至供心内,供心内转染野生型p53基因能显著抑制移植心脏冠状动脉内膜增生,减轻管腔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38.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老年慢性疾病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老年医学专科型人才短缺,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既能满足当前老龄化社会的基本医疗需求,又可适应老年医学的现代化学科发展规划。目前我国老年医学学科发展现状与世界先进国家仍存在差距,因此,老年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尤为重要,应着重从加强老年医学理论知识培训及规范运用综合评估手段、注重多学科团队协作及提高缓和医疗理念认知水平、促进科研思维的建立、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能力、重视核心素养培养及完善培训考核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可以提升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环加氧酶-2诱导的大鼠神经细胞死亡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胎鼠皮质神经细胞,给予缺氧再加氧处理;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再加氧组及选择性抑制剂 缺氧再加氧组;用噻唑蓝比色法测定神经细胞生存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环加氧酶-2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缺氧再加氧后神经细胞表达呈平行性、一致性增高;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能明显降低CyclinD1的表达;而CyclinD1选择性抑制剂flavopiridol对COX-2的表达则没有影响;flavopiridol还能明显改善缺氧再加氧后神经细胞的生存率(P<0.001)。结论COX-2诱导的缺氧性神经细胞死亡的分子发病机制可能是通过CyclinD1表达的增加使成熟神经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0.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胃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随着介入放射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与外科切除联合的综合治疗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介入术温热疗法后可使肿瘤内药物浓度区域曲线比单纯药物灌注提高约1.6倍,更加有效杀灭癌细胞。因此,胃癌行化疗泵留置热灌注化疗成为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